2017昆明文博会:用手艺留住传统 用匠心赋予艺术生命力
云南网讯(记者 张蕊)匠心,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有这样一群匠人,他们用手艺留住传统,用匠心雕琢作品。彝绣、陶瓷、版画、木雕……这些融合了云南各民族特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手工艺纷纷亮相2017云南文博会。
孙鸿雁:开创“滇派”内画艺术 不断创新丰富内画题材样式
在昆明精品馆官渡区展台内,一排排绘画精细、色彩丰富的鼻烟壶整齐划一地摆放着,鼻烟壶的瓶身有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晶莹透亮,瓶身内部分别画上山茶花、孔雀等图案。这些内画鼻烟壶作品都由中国内画艺术大师、滇派内画艺术传习馆馆长孙鸿雁和她的弟子们创作。
孙鸿雁弟子现场作画
孙鸿雁的学生李丁丁坐在现场工作台前,拿着画笔专心致志地绘制鼻烟壶内画,蘸着颜料,一点一点将山茶花的花瓣、茎叶填充起来。在云南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就读的李丁丁已经学习鼻烟壶内画两年多,“我们临沧还没有内画,我打算毕业后回家开个内画工作室,把这项技艺带到家乡去。”
孙鸿雁
祖籍山东的孙鸿雁,从事内画艺术创作20余年,她将内画这门艺术带到了云南,创立了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滇派”内画艺术,填补了云南内画艺术的空白,并创立了云南鸿雁内画艺术研究院。“内画工艺讲究气定神闲、细致入微。而云南民族风情丰富,民族文化多样,可供融入内画艺术的素材广泛。扎根云南这么多年,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点燃了我更多的创作灵感与激情。”她也将所见、所思、所感凝结在画笔上,在内画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示着云南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鼻烟壶内画
绘制内画作品不仅需要有深厚的绘画功底和人文底蕴的积淀,还需要细致入微,专心耐心。学习内画,至少需要四年不间断地学习磨练,方可学成。孙鸿雁一直积极收集整理鼻烟壶内画的历史资料,深入研究内画的流派、技法和艺术技巧,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不断地潜心研究内画技艺,开拓创新。如今,她的工作室在内画颜料、工具、造型、技法方面都有了创新。
孙鸿雁告诉云南网(微信公号:yunnancn):“我们结合了云南本土的矿物原料来做绘画颜料,借助云南本土的山竹、青竹做绘画工具,在绘画技法方面,我们取材云南本土文化,突出民族独创性,立足昆明,挖掘西山、官渡文化底蕴,进行再次创作,丰富滇派内画的内涵。”
在创新方面,孙鸿雁的滇派内画团队,结合年轻人的个性,吸纳年轻人的想法,研究开发了更多形式的内画产品。其中,不乏鼻烟壶、项链、烟具、茶具、香水瓶等多个品种。填充各种气味的香水瓶,深受女孩子喜爱。
目前,孙鸿雁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她鼓励学生们从事内画工作,自主创业,帮助学生们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以此传承和保护非遗项目。
“如果意志不坚定或者沉不下心,是学不好内画的。半途而废的学生,我不收。培养出一个学生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每一个弟子,我都希望他能把滇派内画传承下去。”孙鸿雁说。
任朝斌:艺术创作应当反映当下时代
在昆明馆官渡区的展区内,一位先生毛笔一挥,在宣纸上肆意写字作画,吸引了来来往往的人群。他便是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家任朝斌先生。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的任朝斌,从小酷爱雕刻绘画艺术,曾就读于中央工艺美院雕塑系,至今一直从事艺术绘画、陶瓷造型设计、特别是对钧瓷的釉色变化和造型设计有很深的研究。
任朝斌
2009年,在好友的邀请下,任朝斌来到云南旅游观光,一下子,他便被云南秀丽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和宜人的气候吸引了。这一趟旅行后,他决定留在云南创作陶瓷艺术,“我想将自己对陶瓷艺术的热爱落地云南,吸收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
在云南的这些日子,他花费3年半的时间,开车行驶21万公里,走访了全省所有的产陶制瓷县区,了解各民族地区的民风民俗。他大量地积累了云南各民族文化与中原陶瓷文化,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云南民族文化元素,创作出一批精美力作。
孔雀尊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在云南举办的中国南亚博览会上,他的作品彩云神鸟《孔雀尊》,作品呈亮红色,孔雀的神态生动灵活,得到同行业专家学者的肯定,云南省还把此作品作为国礼,赠予老挝前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收藏。
曲靖是爨文化发源之地,被康有为先生称之为“正书古石第一”的爨宝子碑,现存于曲靖市第一中学,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而曲靖越州潦浒是一座因陶而兴的千年陶瓷古镇,这里有丰富的陶瓷土矿物资源,天然的釉土资源,为陶瓷业的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任朝斌对曲靖的爨文化和陶瓷文化很有兴趣。2015年正值羊年,他到曲靖采风了解到当地的爨文化和陶瓷文化,结合本地特色,创作了陶瓷艺术品“三羊开泰”,寓意冬去春来的吉祥,作品的瓶身上拓有《爨宝子碑》上的“爨”字,以此发扬中华文化。
三羊开泰
任朝斌曾去过德国、法国等诸多国家,看到外国人对中国瓷器的赞赏,还看到国外有些陶瓷作品比中国做得更好,任朝斌感到既欣慰有忧虑。“我在不断地学习了解云南乃至中国各地文化,感悟历史,作为艺术家,我们应该在保留传统技艺等基础上,有表现当下时代的艺术作品,这是艺术家的一种社会责任。”任朝斌认为。
罗珺:给传统的彝绣予以适应当下时代的生命力
2014年,咪依噜服饰为代表的大姚服饰制作技艺和楚雄州服饰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本届文博会上,云南楚雄的彝绣也亮相于州市文产馆。颜色鲜艳、制作精美的彝绣服饰、挎包、卡片夹等,款式多样,设计也不再是传统的花色和图案,让人眼前一亮。
咪依噜彝绣
“5岁时就开始跟母亲、外婆学描图、绣花、缝衣。”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咪依噜民族服饰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珺说。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让她对彝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时候,她便经常走家串户,向当地彝族老艺人和绣女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构思、设计、针法方面,她都有突飞猛进的提高。
罗珺 资料图
2012年,罗珺成立了彝绣服饰制作的公司,从最初的3个人到后来的数百人,罗珺帮助当地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2013年,罗珺组建了专业合作社,由原来的单一模式改变为现在的’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员工也从原来的2人发展到210余人,社员辐射全县12个乡镇,带动了800多名农村妇女直接参与刺绣产业。
罗珺还曾主动到北京、杭州、苏州等地考察学习少数民族手工艺发展和项目管理等课程,在色调选材及绣法上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她将原先的红、黄、黑主色色调添加进一些时代的流行元素。
咪依噜彝绣
在保持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上,罗珺大胆创新,把传统彝绣的色彩、图案、风格融入现代服饰款式中,制作了有彝族元素的旗袍、礼仪装、新娘装、简便男装、火草马褂和手提包、公文包、床上用品、车上用品等。在制作工艺方面,罗珺在主用一种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多种工艺手法,或挑或织,挑织相兼,织中有绣,挑中有绣,染中有绣,将濒临灭绝的彝族贴布绣技艺融入彝族百褶裙、围腰、鞋垫等的设计制作中,使绣品图案花团锦簇、变化万端,彰显出鲜明的彝绣文化特色。
传承传统彝族服饰刺绣,罗珺加入了现代时尚元素,对产品的质地、款式等大胆创新改良。给传统的彝绣予以适应当下时代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