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有福:探访巡检司阿哲刺绣工作室
服饰刺绣具有民族特征和地域特性,是民族之间互相认知的形象存在。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评价为“民族刺绣艺术精品”的阿哲服饰刺绣,承载着历史、蕴含了哲理、体现了审美艺术,价值取向集中在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和合理念。...[ 详情+ ]
作者:师有福 发布时间:2022-09-22
- 钟山区“彝族铃铛舞”:一幅史诗般的历史画卷 [2023-06-05]
- 无量盛宴——有“东方芭蕾”“东方饮食文化之一绝”“世界饮食文化的奇葩”之称的南涧跳菜 [2022-12-16]
- 凉山彝族电影的困境及发展探究——以《我的圣途》为例 [2022-11-21]
- 《阿诗玛》的传播历史,见证石林的成长变迁 [2022-10-24]
- 彝族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享誉世界被译成七国文字,手稿时隔60余年在汉保存完好 [2022-10-13]
- 师有福:探访巡检司阿哲刺绣工作室 [2022-09-22]
- 艺术创新的困境与希望:也谈彝族电影 [2022-07-29]
- 民族团结精神的创新美学表达——以舞剧《情深谊长》为例 [2022-05-16]
- 传承与创新相得益彰 历史与当下交相辉映——盐源文学艺术概览 [2021-10-15]
- 当代四川彝族风情油画与彝族文化的关系 [2021-05-30]
- 彝族歌舞的艺术展现——评大型彝族歌剧《古微鲁》 [2021-05-16]
- 田玉华:从远古到现代的蜕变——中国彝文书法作品赏析 [2021-03-15]
- 马边彝族年:传统与现代 ——一部采录自小凉山真实生活的音像 [2020-11-17]
- 珍贵视频:1950年建国一周年彝族“阿细跳月”(大三弦舞)跳到了中南海 [2020-10-01]
- 凉山文学:吉克曲布如是说…… [2020-08-21]
- 杨林文:对当下彝族电影的一点小见解和浅思考 [2020-06-01]
- 中国书法与彝文书法两面手——记青年书法创作者田玉华 [2020-05-18]
- 儿童广播剧:《翻过那座山——悬崖上的孩子们》剧本 [2020-03-05]
- 彝族首部原创儿童广播剧《翻过那座山——悬崖村的孩子们》 [2020-03-05]
- 凉山文艺 | 以精品力作书写新时代 [2020-01-29]
- 王家训 | 大凉山彝族年写生 [2020-01-04]
- 沪滇文化帮扶项目重头戏:《云绣彝裳》魅力上演 [2019-09-04]
- 你知道中国彝文是人类古老六大文字之一还是一直延续使用至今的吗 [2019-09-04]
- 中国彩墨画新立体表现主义——何雨春56个民族系列作品《彝族》 [2019-09-04]
- 美丽的爱情看得见:2019中国石林阿诗玛文化旅游节美图集萃(撒尼剧) [2019-05-07]
- 美丽的声音看得见:2019中国石林阿诗玛文化旅游节美图集萃(民间乐器比赛) [2019-05-07]
- 美丽的歌声看得见:2019中国石林阿诗玛文化旅游节美图集萃(音乐会) [2019-05-07]
- 楚雄永仁:千年赛装舞动“丝路云裳” [2019-02-26]
- 《喜背新娘》把生活的艺术之美搬上舞台演绎最炫民族风 [2018-09-14]
- 凉山“最炫民族风” 把彝族歌舞带向世界 [2018-08-09]
- 传播彝文化的使者—— 峨山县文工团传承彝文化纪实 [2018-05-18]
- 彝族漆器:流动的盛宴 [2018-05-02]
- 凉山,一面在全国异军突起的文艺旗帜 [2018-04-06]
- 红土地上的彝族艺术奇葩——浓墨重彩石林农民画(四) [2017-11-08]
- 红土地上的彝族艺术奇葩——浓墨重彩石林农民画(三) [2017-10-17]
- 红土地上的彝族艺术奇葩:浓墨重彩石林农民画(二) [2017-09-19]
- 红土地上的彝族艺术奇葩——浓墨重彩石林农民画(一) [2017-09-04]
- 中国第一部彝文书法研究与彝文碑刻临摹著作 [2016-12-15]
- 乌撒大地的民族文化盛典——2016中国·威宁第二届“撮泰吉”旅游文化艺术节暨第三届中国支嘎阿鲁学术研讨会全纪实 [2016-07-30]
- 大型歌剧《彝红》将登国家大剧院 精彩剧照欣赏 [201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