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艺 Culture and Ar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演艺•活动

唯美演绎红色历史和民族文化 音乐剧《彝红》首排

作者:吴梦琳 发布时间:2014-06-21 原出处:四川日报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四川日报网消息(记者 吴梦琳)2014年6月13日,西昌金鹰大剧院的小剧场,凉山州打造的大型本土民族音乐剧《彝红》首次联排成功落幕。
 
  《彝红》以红军战士天红、彝族小伙拉铁、彝族姑娘妮扎嫫三人的爱情、友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红军长征过彝区时,刘伯承与冕宁彝族果基部落头人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以及红军在当地建立了第一只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中国夷民红军沽基(果基)支队的历史故事。
 
  “彝海结盟是一个厚重的历史题材。”《彝红》导演、国家一级导演曹平说,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壮烈的故事,但在舞台上表现的并不多。
 
  对于故事的主要人物选择,曹平坦言,彝海结盟是一个宏大的历史事实,涉及很多历史人物,如果完全还原历史,会过于复杂,且存在不够准确等问题,音乐剧选择以虚构的小人物的故事来呈现,事实上也能很好地体现那个时代的人性和情感,反映那个大时代下的精神。
 
  《彝红》的编剧和作曲都非凉山本土人,但语言风格、故事内容、编曲风格,与彝族本土文化一脉相承。据编剧李亭介绍,这部剧的编写,除了靠她较强的“编故事”能力,还来自于她早期在凉山的生活经历,和编写过程中多次到凉山采风、与彝族朋友交流。“剧本中大量运用了‘换童裙’、‘嫁石磨’、‘抢婚’等彝族传统习俗元素,此外我选择用含蓄、内敛方式来进行情感表达,这样更符合民族特性。”李亭说,对于故事的结局,她曾经设想过几百种版本,虽然最后选择了悲剧这样一种方式,但可能更能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联排当天,没有舞美、没有灯光,但演出受到了前来观看的相关专家一致好评。据了解,这部音乐剧的所有演员均为凉山州歌舞团的声乐或舞蹈演员,并不具备专业的音乐剧表演技能,但曹平对他们评价非常高。“大多人基本都是从零开始学习如何进行音乐剧的舞台表现,刚排练时,他们连说话、走路都不会,但这样的演员在舞台上反而更能流露情感,用心去表演。”
 
  排练成熟后,《彝红》除了在州内展演,还将在北京、上海等地参加国际性比赛并进行展演。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