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其依合:传播彝族文化不仅需要音乐
《我呼吸——博什瓦黑》演员阵容,后排右二为瓦其依合。(受访者供图)
2017年5月18日以来,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舞台剧《我呼吸——博什瓦黑》在成都黑螺艺术空间持续上演。这出长度只有46分钟、演员只有7人的小剧场舞台剧,几乎每场都观众爆满,更有不少人观后为之感动落泪。
而在主创人员中,出现了一个久违的名字:瓦其依合。作为彝族著名音乐人、“山鹰组合”成员之一,瓦其依合在剧中不仅担任演员,还负责音乐监制及现场演唱。在他看来,彝族文化的当代传播,需要寻求更多载体。□本报记者 余如波
用节奏跨越语言障碍
早在2013年,四川人艺的彝族青年演员邱瑞,便萌生了创作一部彝族题材舞台剧的想法。经过资料查阅和采风创作,他和同事完成了两个版本的剧本,一个主要以语言的方式呈现,一个主要以肢体、声音、音乐的方式呈现。
两个版本均超过两小时。今年,由于该剧受邀参加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主创人员又应主办方要求精简至46分钟。
博什瓦黑位于凉山州昭觉县西南部,保存着唐宋时代南诏大理国的彝族石刻岩画,这里也是瓦其依合的故乡。由于这样的机缘巧合,瓦其依合从一开始便见证了这部舞台剧的创作,最终受邀负责音乐环节。
“以前从没接触过舞台剧,刚开始完全是懵的,只能一边学习一边摸索。”今年4月排练正式启动后,瓦其依合逐渐“进入状态”。“现场看着导演把故事和空间搭起来,音乐的位置、形式很快就有数了。”
由于该剧全部采用彝语对白及演唱,瓦其依合认为如果完全采用彝族民间音乐,非彝族观众可能难以产生共鸣。于是,他大量运用了苏尼鼓、摇铃等节奏元素。“节奏感是一种人类共通的语言,观众会随着节奏的起伏融入舞台剧的情绪变化。尽管听不懂对白或者歌词,却能够感受那种文化氛围。”
推广纯正的彝族文化
瓦其依合为人熟知,此前更多是通过音乐作品。1992年,瓦其依合等人组建我国首支少数民族原创音乐组合“山鹰组合”,在著名音乐人陈小奇的邀请下加盟唱片公司,首张专辑《走出大凉山》发行量达到80万张。
近年来,“山鹰组合”成员各自发展,推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中国好声音”舞台上被吉克隽逸唱红的《不要怕》,便出自瓦其依合2009年发行的个人专辑《黑鹰之梦》。“第一次听到莫西子诗创作的这首歌,我就觉得它肯定会感动很多人。为了把《不要怕》放进《黑影之梦》,我还特意换掉了一首已经录制好的歌曲。”
近年来,彝族流行音乐可谓人才辈出,几乎每年都有一位甚至数位音乐人走红:吉杰、吉克隽逸、莫西子诗、贾巴阿叁、吉克皓……“老大哥”瓦其依合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开始提携更多年轻的彝族音乐人。
今年,瓦其依合与5位彝族青年音乐人一道,组建了“瓦其依合与空行者”组合,并推出首支单曲《出云之月》。5位音乐人之中,有出自毕摩世家的年轻毕摩,有出身专业音乐院校、擅长彝语创作和即兴演唱的歌手,也有演奏吉他、键盘、打击乐、口弦等的专业乐手。“相比个人或乐队创作的方式,这样的组合能碰撞出更多可能。”
不过在他看来,尽管彝族流行音乐前景光明,也不应成为认识彝族文化的唯一途径。“除了音乐,提到彝族题材文艺作品,人们往往只能想到舞蹈《快乐的啰嗦》、歌剧《彝红》等少数,这也是我参与《我呼吸——博什瓦黑》的重要原因。”瓦其依合希望以更多样的文艺形式为载体,将原汁原味的彝族文化传播、介绍给人们。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