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红》 信仰和承诺撞开艺术之花——再现“彝海结盟”的传奇故事 顶尖力量打造彝族首部歌剧
小档案:《彝红》
由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凉山文广传媒集团联合出品的《彝红》,是中国彝民族文化艺术史上的第一部歌剧作品,是国家大剧院、中共中央党校特邀演出剧目,国家艺术基金首批资助项目。
国家一级编剧、四川人艺艺术总监李亭任编剧、艺术总监,著名戏剧导演、解放军总政歌剧团团长黄定山任总导演,国家一级导演曹平任导演,四川通俗音乐协会主席刘党庆作曲,国家一级指挥唐青石任音乐总监、指挥,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童为列担纲舞美设计,解放军艺术学院舞美队队长周丹林任舞美总监,沈龙服装设计,吴玮灯光设计,宋多多音响设计。
《彝红》自2014年公演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摘得第二届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二等奖,第六届国际戏剧奥林匹克奖,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银奖,第三届四川省文华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最佳剧目奖,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彝红》得到了刘伯承元帅家人、果基小叶丹家人和乔佩娟、郭兰英等老艺术家的肯定与支持。
《彝红》融合展现了独特的彝族音乐艺术魅力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特色。
(凉山新闻网讯)作为凝聚彝族顶尖艺术力量的民族歌剧,《彝红》通过精妙的舞台艺术,再现了“彝海结盟”,也将独特的彝族文化展现于世人。《彝红》是中国彝民族文化艺术史上的第一部歌剧,创作时间长达两年,历经4次改版。从2014年7月15日开始首演,截止2018年8月4日,已累计演出84场。得到了刘伯承元帅家人、果基小叶丹家人和乔佩娟、郭兰英等老艺术家们的肯定与支持。
2018年8月4日晚,时隔两年,《彝红》再次在西昌金鹰大剧院上演,带给观众的仍如2014年6月13日首次联排时的震憾和感动。当晚,受邀参加凉山州第五届民族文化艺术节·2018凉山彝族传统火把节暨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西昌)博览会的500多名中外来宾,无一不为其穿透心扉的力量所折服,纷纷点赞。
“很震撼!”“第一次看彝族原创歌剧,对凉山的红色文化和彝族风情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听说过‘彝海结盟’,这次来凉山看《彝红》,了解到很多过去都不知道的故事,很棒!”
吟唱者原生态的彝族母语演唱,声情并茂地展现出与剧情相匹配的仪式感,没有因为不懂彝语而受影响,反而为歌者穿透心扉的音频振荡倏然惊鸿。也许这就是歌剧艺术的魅力所在。
8月4日晚,受邀参加凉山州第五届民族文化艺术节·2018凉山彝族传统火把节暨魅力中国城文化旅游(西昌)博览会的500多名中外来宾在西昌火把广场金鹰大剧院观看民族歌剧《彝红》后,纷纷为其点赞。
83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踏上凉山这块神秘而又神奇的土地,发生了对中国革命有着重大而又深远影响的两件大事:一是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进一步巩固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团结一致、继续北上的方针;二是红军先遣队总司令刘伯承与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结盟,创造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红军战士和彝族小伙结下深厚的兄弟情。
1935年红军长征过凉山,刘伯承与彝族头人果基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建立了第一支少数民族地方红色武装,留下了一面见证“彝海结盟”的旗帜。2015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了表达彝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团结和谐、繁荣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生命情怀,2014年,凉山州歌舞团决定把“彝海结盟”这段英雄传奇故事以歌剧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
于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非凡历史、诠释红色经典、弘扬主旋律的民族歌剧《彝红》应运而生,这也是中国彝民族文化艺术史上的第一部歌剧作品,融合展现了独特的彝族音乐艺术魅力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特色。
记录历史 用小人物的故事演绎信仰
事实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金沙水拍》《彝海结盟》《万水千山》《大渡河》都曾经以不同立意诠释过“彝海结盟”的传奇故事。为此,编剧选择了“以小见大”的表现形式,透过小人物的情感命运来展示“彝海结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在创作上,《彝红》起用了强大的创作阵容,由国家一级编剧、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艺术总监李亭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曹平任导演,四川通俗音乐协会主席刘党庆作曲。
李亭在谈及《彝红》的创作时坦言:“难度很大,因为我们要在舞台上呈现的是一个史诗式的故事。对于《彝红》而言,走进剧场看戏的观众希望看到一个艺术品。”
李亭称,作为《彝红》的编剧,她在创作采风期间了解到,刘伯承元帅曾经留下了一面红旗,小叶丹的夫人为了保护这面红旗,将它缝在了自己的百褶裙内。“我当时感触特别深,一个少数民族这样重视承诺,为了一个承诺,坚守了几十年,还因此失去了生命。所以,我希望,这部剧应该是围绕一个主题——承诺。而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会注重一个‘情’字,爱情、亲情、友情、兄弟情。所以,我将小人物的‘情’编织在一起,共同为了一个承诺,去付出自己的热血。”李亭说,“剧中没有出现小叶丹头人,没有出现刘伯承元帅,仅有一名红军战士和一名彝族小伙,没有一句套话,就用最质朴的歌词将自己的信仰演绎出来。这就是它所独有的东西,用有质感的东西打动观众。”
《彝红》已演出84场,全国巡演21场,途径9个省、16个市。
讲述情怀 民族情、兄弟情、亲情、爱情
舞台上,沧桑质朴的彝语清唱、婉转悠扬的月琴弹奏、欢快活泼的彝族舞蹈……当这些独具凉山特点的民族元素呈现在舞台上时,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是歌声美、故事美,更有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之美。
谈及创作初衷,凉山州歌舞团副团长吴永波说,“其实,彝红的创作初期,我们只是抱着要拿出一个作品的态度,在演出的过程中,更改、推翻、重新再创作,到最后能够参加中国歌剧节,不管是我们幕后的工作人员,还是演职人员,他们所付出的汗水,应该是很多人不能体会到的。”
《彝红》全剧由上篇《彝海不是传说》与下篇《红旗不是传说》组成,情节衔接自然、节奏紧凑、人物性格鲜明。把红色主题与彝族优美的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贯穿其中,无论是主题还是审美,都具有凉山的独特魅力。
而在创作上始终强调人的“情怀”——彝汉情、兄弟情、爱情,更是《彝红》能够打动观众的最主要原因。“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妮扎嫫经过反抗世俗而得到自由,天红的勇敢,拉铁的善良,这些性格显得格外鲜明。”对于故事主要人物的选择,吴永波说:“‘彝海结盟’是一个厚重的历史题材,涉及很多历史人物。我们选择以虚构的小人物,彝族姑娘妮扎嫫、红军天红以及彝族小伙拉铁三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的故事来呈现,事实上也能很好地体现那个时代的人性和情感,反映那个时代的精神。”
在音乐方面,《彝红》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旋律却非常简单好记。把音乐语言化,不仅使语言的魅力大增,也使音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
论真实,舞台演出敌不过报告文学甚至纪录片,所以在创作初期,创作团队就已经意识到,《彝红》必须通过写人物命运、人物情感来取得观众的共鸣。作为中国彝族文化艺术史上的首部歌剧作品,《彝红》的创作时间长达两年,历经4次改版。
“索玛花一朵朵,红军从咱家乡过……”《彝红》中的彝歌、彝舞、彝乡、彝韵,可谓“彝脉相承”。
《彝红》从2013年8月立项,到2016年5月在重庆开县的最后一场巡演,经历四次改版升级,包括第一版音乐剧版、第二版歌剧转型版、第三版歌剧提升版及第四版歌剧提升版。每一次改版都是一次升华,《彝红》将民族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舞台上,沧桑质朴的彝语清唱、婉转悠扬的月琴弹奏、欢快活泼的彝族舞蹈,以及换童裙、砍门槛、吟唱、竖笛等民风民俗和民间音乐,将凉山当地的民族特色完美呈现。
《彝红》呈现给舞台的是一幅民族的诗与画。
艺术升华 给每一位有准备和努力的人
从2014年1月的初次排练,到2015年大年初一启动的剧目升级排练,参与《彝红》的演职人员没有一个是参加过专业歌剧表演技能培训的。他们,全是本土演员,完全从零开始。
“很幸运,能参加《彝红》的排练和演出,随剧组进行全国巡演累计21场,途径9个省、16个市,一路收获也很多,每一场谢幕的时候,观众都站起来为我们呐喊鼓掌。”果基阿妈的扮演者迪姆微微(安东)说,“每次谢幕的时候,眼泪都会在眼眶里打转,这样一部大型的剧目,台前幕后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非常非常的辛苦,特别是巡演的时候,演员要自己装台,演出结束还要拆台,那种辛苦是大家无法想象的,但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些辛苦又是值得的。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感受彝族的风情民俗,并且在全国传播这段我们让人引以为傲的历史,是一件很给力的事情。”
谈及对《彝红》的感受,迪姆微微说:“我饰演的果基阿妈是整部剧里唯一的一位真实人物,能扮演这样一个英勇睿智的彝族妇女,可以用‘死而无憾’来形容了。”迪姆微微回忆道:“整场剧中感触最深的,应该是听到果基头人被害的那一幕,既要表现出一个女人失去主心骨的绝望,又要表现出作为头人老婆该有的担当。这样的心理变化是需要反复不断地在每一次排练中琢磨、体会,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可以说,很难也很有挑战。”
“我的父亲在剧中饰演的是‘吟唱者’,因为这部歌剧,我和父亲能够一起同台演出,一起出去巡演,我觉得这是上天对我的眷顾。所以真的很感谢《彝红》台前幕后的每一位老师。” 迪姆微微说。
“《彝红》是凉山州歌舞团历史上的第一部歌剧,我们都不是歌剧专业演员。从2014年1月开始排练,到2015年大年初一的升级排练,我们都是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到北京,走进了国家大剧院。”说起《彝红》,凉山州歌舞团彝族男高音歌唱家日沙尔体一口一个我们,流露出难以抑制的自豪和骄傲。
日沙尔体在剧中饰演吟唱者。剧目一开始,他的吟唱便吸引了很多观众,他汲取了中外优秀音乐的精髓,在演唱时收放自如,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深厚的民族底蕴相结合,并将地道的民间演唱风格保持得原汁原味,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韵味。
凉山州歌舞团彝族声乐演员海日乌芝是妮扎嫫的扮演者之一。“这一次演出,应该说是一次专业的提升、一次艺术修养的提升。”海日乌芝称,“可以说,没有《彝红》,就没有现在的我,那时候,我们算是幸运的,遇到了专业的台词老师、专业的表演老师,少走了很多弯路。回过头想想之前的每一场演出,真的是每一场都在进步,每一场都能感动到自己。”
接到任务后,海日乌芝心里一直在盘算着,自己要如何把妮扎嫫活灵活现地演绎出来,如何才能饰演出换童裙时的童真、遇见心上人时的羞涩、后来对心上人的思念,以及剧中的勇敢、独立。海日乌芝从最初接到任务,到带着深情演绎出一个真实存在的妮扎嫫,用她的话说:“用了整整21场演出,用了无数通宵达旦的排练。”
硕果阿福从没想过,《彝红》成了自己演艺生涯的“点睛之笔”。
凉山州歌舞团声乐演员硕果阿福是主演拉铁的饰演者。“现在很多人看到我,一句话是,‘你演的拉铁不错’,作为一名凉山人,一名彝族,有幸演绎这样的角色,很有成就感。演出对我而言,是挑战,也是成长。”硕果阿福称,因为普通话不过关,自己在台词上下了很多功夫。“为了将最好的演出呈现给观众,每一次的排练,我们的演出人员都特别努力,两年时间,大家对角色的理解都已经渗入到心里,也有了自己的理解,相信如果有机会再次演出,我们会有更好的表现。”
“参演《彝红》的200余名演员均为凉山州歌舞团及五彩云霞歌舞团的声乐和舞蹈演员,而且90%都是彝族。他们不具备专业的音乐剧表演技能,大多数人基本都是从零开始学习音乐剧的舞台表现。刚排练时,他们连说话、走路都不会,正因为如此,演员在舞台上反而更能真情流露,用心去表演,让观众更有代入感。”
担任此次歌剧现场演奏的是凉山交响乐团,担任现场合唱的是五彩凉山合唱团。吴永波回忆,“为了让整部剧从声、台、形、表都能够感染到观众,我们还邀请了专门的播音老师、声乐老师、台词老师,对演职人员进行突击培训,记得他们从每天背绕口令,一句一句学普通话开始,到丢开剧本,认认真真唱起来、演起来。我可以自豪地说,《彝红》团队的每一个演员都在用一种山地民族真诚的情感用心学、用心唱、用心演。这种呈现于舞台的真情实感、原生态表达,收获更多的是观众的感动和认可。”
1935年红军长征过凉山,留下了一面见证“彝海结盟”的旗帜。
时代脉动 民族艺术中一支绚丽的花朵
2014年6月13日晚,《彝红》在西昌金鹰大剧院举行首次联排,获得国家、省、州三级专家、领导高度评价和充分赞誉。首次联排当天,虽然没有舞美、没有灯光、没有服装,但演员卖力的演出还是受到了前来观看的相关专家一致好评。
剧作家黄奇石说道:“《彝红》的故事设计非常巧妙,它没有正面展现‘彝海结盟’,而是把爱情融入其中,以最直指人心的方式,让观众感受汉、彝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牺牲与努力。”
文化部副巡视员、艺术司音乐舞蹈处处长翟桂梅认为:“《彝红》表演深具感染力,让人感动、激动。凉山州歌舞团的演员虽然没有歌剧表演的经验,但他们真实、积极、投入,共同演绎出了一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人民而写的英雄故事,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也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高度,是老百姓需要的接地气的高度,也是为人民而写,为人民而作,为人民而演的高度,不愧为我们民族艺术中一只绚丽的花朵。”
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现场,中国民族歌剧的前辈乔佩娟说:“让我热泪盈眶的原因,不仅在于《彝红》讲述了汉、彝人民流血牺牲的往事,更在于我在这部歌剧中听到这么完整、这么充实的民族之声,这是中国人的音调、彝族人的音调。在视觉上也做到了民族美,它既是歌剧又是歌舞剧,里边编排了很多彝族风格的舞蹈,令整部作品的艺术魅力极具层次感。”
在全国巡演第五站杭州剧院巡演时,杭州剧院总经理柯朝平曾表示,作为首进杭州演出的凉山歌舞,《彝红》呈现给舞台的是一幅民族的诗与画,感动的是一个民族的心与魂,品味的是凉山民族文化原生态的独特魅力,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和正能量,是顶尖的民族艺术。 (文/记者 江滢 图/记者 冷文浩 钟源)
(原文标题:凉山艺术经典诞生记③:《彝红》 信仰和承诺撞开艺术之花 彝族人网编辑)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