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艺 Culture and Ar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演艺•活动

普格首部古典彝族歌舞剧《妈妈的女儿》好评如潮

作者:​李晓超 发布时间:2023-09-03 原出处:​凉报融媒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8月24日19点30分,普格首部古典彝族歌舞剧《妈妈的女儿》在西昌金鹰大剧院倾情上演,为观众带来一个关于彝族妈妈和女儿的故事。温暖的剧情,精彩的舞蹈,赢得阵阵掌声,一首首深入人心的歌曲,更是戳中很多人的泪点,不少观众表示,这是一部有燃点、有泪点的歌舞剧,值得推荐给更多人观看。
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cae697bad2d991326b21d6f9c5bf0a9_65e324aa97fa4fe68d7b9acf2188ddb3.png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是一个“阿嫫妮惹”的故事,“阿嫫妮惹”在彝语中的原意为“妈妈的女儿”,也通常泛指所有的彝族女性。《阿嫫妮惹》是彝族妇女在闺房里口耳相传的叙事抒情长诗,叙述的是妈妈的女儿从出生、成长、婚姻到孕育那如泣如诉、血泪声声的一生,它是彝族妇女用血泪凝成的诗篇,也蕴含着彝族妇女内心深处对自由婚姻的追求与向往。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观众:打动人心歌舞中潸然泪下

“在美丽的阿尼山下有条蜿蜒曲折的小溪,远近闻名的阿尼村寨就坐落在这里。阿尼此拉是这个村寨的头人,他带领着整个村寨在此生息。远在千里之外的利利土司家与阿尼土司家世代联姻,以此来壮大彼此的力量。阿尼此拉的夫人就是来自利利土司家,温柔慈爱的她已经有了身孕,村民们一起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缝制新衣……”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欢乐的氛围中,歌舞剧拉开帷幕,一个古典的彝寨展现在眼前,一个彝族女儿的故事也在众人的精彩演绎中被娓娓道来。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abf67474dd0da57b95f3fbd53e5f69e1_d5ec096a4b76476a887ae6599ccd1246.png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妈妈的女儿哟,人说高山乐趣多,高山未必真快乐,在那绵绵山脉上,只有羊儿最快活……”从女儿的出生到童年的成长,舞台上都是喜悦的氛围,直到媒人出现在村口,悲伤的情感一点一点的涌上心头。至此,少女的无忧无虑戛然而止,告别亲人离开故土的不舍,对未来的不知所措被一一展现出来。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有人说,这是一场属于妈妈的舞台剧。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陪妈妈来看了这部优秀的舞台剧,结束时看到好多老一辈的妈妈们手中都拿着擦了眼泪的纸巾。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是无法透彻的去体会剧中那种悲伤的,我们想回娘家,随时就可以,但妈妈那时候就不行,回娘家要走几天的路,而且自己有忙不完的农活儿,更多的家庭是贫穷,做不到经常回娘家走动。有了这样的铺垫再来看剧情的时候,我能够理解彝族的妈妈彝族的女儿是多么的不容易,也佩服彝族女人的勇敢,出嫁后便挑起很多重担。”观众杨女士如是说。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74c0bff03eff5016ac1eb6c0ab28663_706acf6f97bd414aa9dc9c269ea0128d.png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也有人说,这是一场跨越了民族的剧。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观众王岚在观剧后说:“这是一场很棒的剧,能够感受到剧中的真情实感,那种彝族女人的内敛含蓄,坚韧不拔,直入人心。而且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彝族女人的故事,我是汉族,我也有共情的地方,我想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女人,都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传递着从女儿到妈妈的经历和故事。虽然全程听不懂彝语,看字幕,但剧中好多歌词都唱到了心里。”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妈妈的女儿》,不仅在情感上触动了观众,在视觉上也表现出色。舞台上连接剧情的舞蹈是整场剧的亮点,无论是威武有力的男子群舞还是经典的彝族女子舞蹈,都尽显彝族歌舞的魅力,每一支舞蹈都包含了丰富的情感,推动剧情的同时,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编剧:创作中对彝族文化有了更深理解

《妈妈的女儿》演绎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代又一代彝族女人的一生。每一位妈妈都曾经是女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妈妈把坚韧勇敢的精神传给了她,她又把这种精神传递给自己的女儿。生命的种子不断播种在四方,“阿嫫妮惹”的故事也不断被女儿们传唱。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206f30fabd0ac13fcef9a7e1c5f904a_5536fa9db5a847168fad8e3691ceda5d.png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古至今,彝族人民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具有民族特色的韵文诗歌,是彝族民俗文化口口相传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浩瀚的彝族口头诗歌之洋中,彝族民间叙事长诗经历了时间的洗濯,越发光彩夺目。其中,《妈妈的女儿》是广泛流传于川、滇彝区的最长、最感人的一首叙事长诗,本剧首次将“阿嫫妮惹”的故事以歌舞剧的形式搬上舞台,力求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通过“阿嫫妮惹”的人生轨迹,为人们再现了一个古代彝族女人的欢乐、幸福与悲伤。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虽然这是一个讲述女人的故事,但两位主创人员都是彝族男子。俄木沙马,西昌学院音乐学副教授,俄木阿鸿,凉山广播电视台彝语中心编导、记者,两人既是堂兄弟,又是一个创作团队,近年来,二人共同完成了不少彝族舞台剧的剧本创作。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次合力完成的《妈妈的女儿》,前期的民间走访工作于两年前便展开。在普格“阿嫫妮惹”的人物出生地开展民间采风,被当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所吸引。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810b43dbc4754631ea2533c5493ae30_832207afe9a4448fbce6039bcf7cceb8.png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期作了很多的调查和研究,反复推敲论证,最后形成了这部剧。我们感慨彝族女人创造出这么多经典的民间音乐,传唱度这么高,表现出彝族女人的坚韧不拔、使命和责任。剧中的很多创作都是我们对彝族民间文化的深刻理解,包含了音乐教育、文化教育。”俄木沙马介绍说。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俄木阿鸿介绍,在采风过程中,收集整理了不少民间音乐,但由于旋律过于单调,所以后期进行了二次创作,在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增加了新的音乐元素,让剧中的音乐和歌词都更加丰满更容易理解,希望能被更多人所接受和喜爱。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f4cba412d0a0caafaee45527d7f269ac_a4779f2f20ad4095a1689180ad92d096.png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创作过程中,常常是写着写着就流下眼泪,写着写着天就亮了,我们对‘阿嫫妮惹’的理解随着年龄的不同也在发生着转变,变得更加深刻,也更加理解这份深沉厚重的情感。”俄木阿鸿说,音乐和歌词贯穿了整个剧,几十首作品包括合唱独唱,因为有了主创人员的辛勤付出,最终呈现出最完美的版本。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很感谢大家对这部剧的热爱,在网络上看到了很多人对这部剧给出了很好的评价,更要由衷的对所有主创人员和参演人员说一声辛苦了,有了大家的共同发力,才有了这么一部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的歌舞剧,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灿烂的彝族文化。”俄木沙马说。4yy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图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超)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