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小说/纪实文学/剧本

毛文凤:追“光”时刻

作者:毛文凤 发布时间:2024-06-20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在成长的道路上
总有一束束光
指引着我
催我奋进
让我一路前行
——题记

黎明之光——超龄儿童进学堂

国家恢复高考是一九七七年,从此,教育秩序重新迈上正轨,祖国大地一切欣欣向荣。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xcimage001.jpg

(贵州省晴隆县鸡场镇小王寨村坡绕彝寨)

但到了八十年代末,在贵州的深山里,却还有这么一个彝族同胞聚居的村寨,只有一名初中毕业生。高中生、大学生人数为零,中师毕业生只有一个(其实和初中毕业生是同一个人)。全寨子近四百多人,上小学的孩子不足三十个。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成长到九岁时,才丢下了牵着放牧老水牛的牵绳,有机会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学校。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说是学校,有点言过其实。那是从生产队原来的三间瓦房中隔离出来,只有一间教室,却开办了两个班的“学校”。在同一间教室里,前三排是一年级,后三排是二年级。另外两个房间,是老师家的住房。两个班的学生加起来,有二十几个。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课桌是东家一条木板,西家一块木板,凑起来做成的,参差不齐,石墩子垫起来,就成了“课桌”的脚。板凳都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各式各样,高的高低的低。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师也只有一位。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体育等等,凡是开设的课程,都由他一个人承担。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到农闲季节,上课时,“挂”在教室四周看我们读书的人,都比上课的学生要多很多。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年级开始就不得不到乡政府所在地上学,因为这里已经容不下我们这些“高年级”的学生了。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起上学的小伙伴,大多到二年级毕业就弃学放牧,或随父母下地,帮家里干活。我是少数到乡里继续求学的学生之一。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年级暑假,父母同意我到乡里继续读书的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求学生涯的“黎明之光”。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引航之光——铜线连着电灯泡

在镇上上中学的哥哥放假回来,带来约两米长的一段铜线,铜线的另一段连着一个钨丝都已经烧断了的灯泡。那是小学二年级暑假快结束的一天,我在哥哥的床边无意间发现了它。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看到连着坏灯泡的铜线时,我非常激动。因为,老家还没有通电,我到二年级,都没有看到过接电用的铜线,电灯泡就更不用说了,从未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到这些“高科技”的东西。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把铜线和灯泡拿在手里,仔细地端详着,如获至宝,像母亲抚摸着久别重逢的孩子的脸庞一样。我用手轻轻地抚摸着灯泡,又轻轻的捏着铜线,爱不释手。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铜线是由绿色和红色两根缠绕而成,交织在一起,像童年玩伴的小辫子,非常漂亮。已经烧断了的乌丝,在灯泡里一颤一颤的,在我眼里,尤如春风吹皱的湖面上的水波,一波连着一波,美妙至极。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时,我的心里也如水波一般,不知不觉荡出了一个决心——我一定要努力读书!一定要到一个有电灯照明的学校读书!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家里没有通电,再说坏的灯泡也不可能会亮。可那时,我清楚的感觉到,我的心里已经有了一盏明亮的“灯”,发射出照亮我求学之路,催我奋进的“引航之光”!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驱黑之光——电线杆子立村头

求学之路漫长,而求学的时光却总是那么的快。转眼,我已高中毕业。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虽说与名牌大学“失之交臂”,但还是考上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大专院校教育类专业。这在当地,虽说算不上飞出的金凤凰,但毕业后是能够端上 “铁饭碗”的。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实现了自己人生的小小目标。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大学第一个寒假放假回家,走到村口,一根约六七米高的水泥杆子,矗立在路旁,我定睛一看,对!就是电线杆子。再往不远处看,又有一根,看到更远处还有……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明白了:“老家要通电了、老家要通电了……”心里不停地重复着这句话。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想起记事以来,家里用的都是煤油灯照明。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那没有电的日子,因离镇政府大约要步行三个小时,如果没到赶集天,家里又没有煤油了,就要到邻居家借煤油。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邻居家借煤油,如果邻居家也赶巧没有煤油了,那只好用平日里晒干的油桐籽点着照明。油桐籽的燃烧时间不长,只能应急,漫长的黑夜是难以对付的。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家里没有油桐籽的,就只有早早地吃晚饭,然后早点睡觉!”不过,农闲时间还可以,要是农忙季节,那就可想而知了。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想着想着,我心里一股暖流油然而生,眼眶湿润了!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想到那种在夜里摸黑的日子即将一去不复返了!我闭上双眼,向电线杆子深深的鞠了一躬!瞬间,脑海里闪过一束“驱黑之光”!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希望之光——挖机掘进脱贫路

上大学三年级的一天,接到家里来信说,政府规划了一条县级公路,途经我的老家。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沿途要经过一些有坟地的地方,而我家的祖坟就有六座需要迁移。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信中得知,耕地也要占用不少。祖坟迁移,每座政府只补助六十元,占用的耕地没有一点赔偿。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父亲在信中坚定地说:“要想富,先修路。坚决支持政府的工作”。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父亲还说已择好迁移祖坟的日子,按照习俗,还是希望我能请上几天假回去。一来出出劳力,二来也要祭拜祭拜先祖。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看完信后,回想起过去人背马驼,翻山越岭的艰难岁月,我兴奋得好几宿没睡好。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了预定迁移祖坟的日子,我如约回了老家。从镇上通往老家的方向,已经开挖了。沿着开挖的路,走到离村口两公里开外时,就看见正在施工的挖掘机。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挖掘机的轰鸣声,如同交响乐团演奏的《黄河大合唱》,令人振奋,充满希望的力量;挖掘机的机械臂,时而向下,铲子使劲地咬进土里;时而高高扬起,烟管里不断喷出浓浓的黑烟,犹如舞台上渲染气氛的雾气。庞大而又强壮的机身一次次的转动,像翩翩起舞的钢铁巨人,一次又一次将满满的一铲子泥土夹杂石块,狠狠地摔到路的下面。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此时,我也在畅想着,等路修通以后,这里的贫困生活,也将向挖掘机抛摔泥土石块一样,被勤劳勇敢的人们狠狠地甩在身后!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想着想着,脑海里浮现出一股奔向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之光”!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幸福之光——彝寨旧貌换新颜

如今,我已走上了工作岗位,也过了不惑之年,曾经以驻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参加了国家的扶贫工作。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扶贫,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党和国家始终以人民至上,关心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6年,国家全面推进扶贫工作,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役,以“五个一批”,实现全面脱贫。我的家乡主要是以“发展生产脱贫一批”为主。产业方面,政府争取到栽种果树和养殖等项目。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乘着脱贫攻坚的“翅膀”,老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大为改观。一条柏油路穿寨而过。政府为村里修起了串户路、机耕路。每家每户都建起了卫生厕所,还安装了太阳能电灯。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脱贫攻坚战役收官之后,我回了一趟老家。开车到镇上时,天已黑了,我驾着车,行驶在崭新的柏油路上,蜿蜒前行。虽然山路有些曲折,但与过去相比,从镇上回去用脚丈量着三个小时才能到家的情景,我一脸惬意!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知不觉,车已驶进村口。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奇怪!我忽然看不到自己车灯的亮光了!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来,是村里安装上了太阳能电灯,整个寨子在太阳能电灯的照耀下,明晃晃的,犹如白昼。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哪是我记忆中夜晚出门靠火把、手电筒照明的老家!分明是城市里的灯火辉煌!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顿时,我感到有些恍惚,并慢慢靠边停下车,定了定神。静静地看着村子里那片光的“海洋”。车上正在播放着那首熟悉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的眼睛渐渐的变得模糊起来,眼里噙着幸福的泪水,溢出眼眶,感受得到泪珠在脸上描出优美的曲线,缓缓下滑!朦朦胧胧中,我看到彝寨上空映射着一束束“幸福之光”。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xcimage003.jpg

(贯穿彝寨的柏油路、彝寨里的电杆线路、太阳能路灯、卫生厕所——黄色小屋)

如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党的乡村振兴之“光”普照中华大地,各族人民正沐浴着“幸福之光”,奋斗在各条战线上,创造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的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大踏步前进!km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毛文凤,男,彝族,贵州省黔西南州民族文化中心副研究馆员,黔西南州彝学研究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