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诗境探析
崛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成型于90年代的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是中国当代文坛史上一个特殊的诗歌现象。通过对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诗歌创作中对传统诗脉的传承和对现代中西方精神文化吸取过程中形成的诗境作质的探析,认为大凉山熔铸着地域特色和时代新风的诗境是当代大凉山...[ 详情+ ]
作者:马友呷莫 刘辰 发布时间:2023-01-11
- 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诗境探析 [2023-01-11]
- 让诗歌生命之火熊熊燃烧! [2022-12-26]
- 打开“想象能力的匮乏”之枷锁——读柏叶的《登云寺》 [2022-12-20]
- 论彝族诗人阿库乌雾的“边界写作" [2022-11-28]
- “彝族女性现实审黑写作”的群体崛起——阿力么日牛、阿于阿英、毛阿依、木子四人诗论 [2022-11-20]
- 将人生燃烧成诗篇——彝族诗人茶山青诗歌及新书评述 [2022-11-20]
- “彝族女性现实审黑写作”的前躯者——吉克布、吉格喜珍论 [2022-11-19]
- “回归纯朴的乡野”——阿于阿英乡土诗歌论 [2022-11-19]
- 彝族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鲁娟论 [2022-11-18]
- 发星彝族现代诗评论:当下大凉山(西昌)诗歌态势 [2022-11-17]
- 发星彝族现代诗评论:四川大凉山诗境创场的形成——另一种诗歌野史 [2022-11-14]
- 发星彝族现代诗评论:四川大凉山40年三次诗歌浪潮简史(1980-2020) [2022-11-13]
- “大凉山彝族现代诗群”简论:《当代大凉山彝族现代诗选》整理者语 [2022-11-12]
- 四川大凉山诗歌70年:应补进《彝族现代诗派论》(2003-2013)的前言 [2022-11-12]
- 名家眼中的彝族现代汉诗:驾着这小舟一叶——读《当代大凉山彝族现代诗选》 [2022-11-09]
- 名家眼中的彝族现代汉诗:我们奋斗同一天空下——复发星 [2022-11-09]
- 名家眼中的彝族现代汉诗:挺住意味一切——读《当代大凉山彝族现代诗选》 [2022-11-09]
- 名家眼中的彝族现代汉诗:1980-2008“大凉山彝族现代汉诗”山外回响(一) [2022-11-08]
- 名家眼中的彝族现代汉诗:出山——澳门《中外诗歌》“大凉山彝族当代汉语诗歌”特刊号前言 [2022-11-07]
- 名家眼中的彝族现代汉诗:彝族现代诗中的自然界 [2022-11-07]
- 名家眼中的彝族现代汉诗:走向“造山运动”的黑族诗群 [2022-11-06]
- 以诗歌的方式呼吸——序王国清诗集《听呼吸的声音》 [2022-10-17]
- 试论吉狄马加作品的“文化性”——以长诗《应许之地》为例 [2022-10-15]
- 大凉山彝族诗人群中的两朵云——巴莫曲布嫫与鲁娟的诗歌片谈 [2022-10-10]
- 吉克.布点评:王国清的作品《我们》 [2022-10-05]
- 赏析王国清诗作:听呼吸的声音 [2022-10-03]
- 风中伫立的诗歌场所精神——彝族诗人王红彬诗歌《风》点评 [2022-09-28]
- 罗庆春 莫百颂:情爱与乡土——彝族青年诗人王红彬爱情诗论 [2022-09-26]
- 新时代彝族的诗与歌:在精神生活中交融互生,凸显时代风貌 [2022-08-30]
- 论阿库乌雾对法国象征主义诗学的接受 [2022-08-29]
- 邱婧:新时期彝族汉语诗歌的多元发展 [2022-07-19]
- 寓言、族群记忆与抒情诗——关于新时期彝族抒情诗的再观察(1980-2000) [2022-07-18]
- 寻找“被埋葬的词”——论吉狄马加诗歌的原型意象 [2022-07-04]
- 依然缤纷绚丽的诗歌风景——凉山州2021年诗歌发展状况简述 [2022-07-04]
- 随笔唐鸿南的散文诗创作:《用文字呼吸的人》 [2022-05-30]
- “第二母语”与阿库乌雾汉语先锋诗 [2022-05-23]
- 沙辉发《文艺报》的文论:片面追捧“叙事”而忽略“抒情”要不得 [2022-05-17]
- 本色、本真和本质化诗写下的异彩——以《四月过故乡》简析鲁娟的诗歌写作 [2022-05-09]
- 从信仰缺失的困境中突围——读沙辉“祖先情结”系列诗歌 [2022-05-06]
- 叶维廉传释学视角下的彝族现代诗歌——以阿库乌雾的诗为例 [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