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鸠射:用6年时间写“悬崖村”,追寻凉山脱贫攻坚的历程
“曾经‘一步跨千年’,而今跑步奔小康。”彝区群众脱贫奔小康,堪比当年从奴隶制社会跨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对人们来说已不再陌生的“悬崖村”(阿土勒尔村)就是彝区脱贫攻坚的生动样本。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昭觉人、第一个报道“悬崖村”的人,我对故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对“悬崖村”有着多年的牵挂。在我心中,一直有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将这份情感化作笔下的文字,成就一部反映“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的作品,献给我最亲爱的乡亲,以及奋斗在全国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每一个人。
2019年3月,我的长篇报告文学《悬崖村》出版发行。它反映了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四川大凉山重点贫困地区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的脱贫攻坚历程。在作品中,我用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真实地呈现了“悬崖村”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的艰苦,描述了“悬崖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基层党员干部的帮扶下,转变思想观念、艰苦奋斗,建起方便出行的钢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旅游业,重视教育,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之路的故事。
跟踪采访“悬崖村”
我是一枚幸运的“种子”,不仅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成长,而且有幸参与、见证、报道了生我养我的彝家山寨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和“悬崖村”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悬崖村”已经不需要注释了,倒是它世代沿用的传统名字——阿土勒尔村,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
阿土勒尔村坐落于大凉山腹地昭觉县支尔莫乡古里拉达大峡谷深处,距离昭觉县城72公里,有常住居民100多户480多人,是典型的贫困落后山村。阿土勒尔村勒尔组位于海拔约1400米的悬崖上,上下落差约800米,村民主要靠踩过12段218级藤条和木棒编成的“天梯”来维系和外界的联系。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凉山中的这个“悬崖村”,抬头是悬崖峭壁,低头是深沟险壑,有的地方能下脚的空间还不到半个脚掌大。藤梯长年风吹雨淋,朽得很快,攀爬时稍有大意,后果不堪设想。孩子们每进出一趟都战战兢兢,扶贫干部每翻越一次都犹如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2010年7月,我下乡调研,得知乡政府工作人员到阿土勒尔村要攀爬很长的藤梯才能进到村子里,就与支尔莫乡乡长阿皮几体相约,找机会一起去爬藤梯,写一写阿土勒尔村。
2013年2月,我带队赴阿土勒尔村和古里拉达大峡谷采访。爬悬崖、走藤梯,调研组克服重重困难,一路走、一路拍、一路采访,经过14个小时,终于从阿土勒尔村的牛觉组穿越到支尔莫乡布色来洛村的大平台上。
我将这次到访“悬崖村”和古里拉达大峡谷的经过、体验以及感受,写成了8万余字的系列报道《探寻昭觉古里拉达秘境》,于2013年3月在《凉山日报》、《凉山城市新报》、《民族》杂志、四川广播电台等媒体上刊发、播发。2014年,凉山日报社出版发行的第1期《锦绣凉山》用了56个页码,图文并茂地再次全文刊发。
由此,阿土勒尔村和古里拉达大峡谷引起外界的关注,“悬崖村”的名字叫开了,我也开始了接下来几年的深度跟踪采访。
一条藤梯通向“云端”,娃娃们的上学路如此艰险。住在悬崖边上的莫色拉则,攀爬到高处寻找手机信号的勒尔组村民以及3名村民护送15个孩子爬藤梯回到山上的情景,让“悬崖上的村庄”阿土勒尔村成为新闻焦点,引来各方的关注。
交通闭塞制约着阿土勒尔村脱贫致富,修路一直是村民们的期盼。经测算,修建通村路需要高达4000万元资金,昭觉县实难承担。而是否把“悬崖村”搬下山,也是困扰昭觉很久的一个问题。
藤梯变钢梯
2015年,昭觉迎来了新的希望。
当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各级党委和政府“逐级立下军令状”,要在未来5年,实现7000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作为全国典型的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凉山是全国少有的“直过民族”地区之一,既存在交通闭塞、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社会事业发展不足等共性难题,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是全国贫困问题最突出、致贫原因最复杂、脱贫任务最繁重的地区之一。地处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更是全国彝族人口第一大县,也是四川省少数民族人口第一大县,还是四川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广的县之一。而“悬崖村”就是四川脱贫攻坚主战场中最硬的“硬骨头”,是脱贫路上最难攻克的堡垒。
如何破解扶贫难题,从中央到地方都聚焦凉山。
2015年12月中旬,中央电视台四川站记者前往凉山实地踩点调研。到了昭觉县,通过我们的介绍并阅读了《探寻昭觉古里拉达秘境》后,记者们决定进驻“悬崖村”采访。
从前期踩点到制作播出,经过了半年时间,拍摄团队五上五下“悬崖村”。
2016年5月,有关“悬崖村”的深度报道刊播后,立刻引起全国媒体乃至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更让人激动的是,“悬崖村”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与关怀。
为改善“悬崖村”艰难的出行条件,凉山州和昭觉县拨款将藤梯升级为钢梯,出行条件得到很大改善。钢梯修好不到4个月,就有6个来自外村的新娘嫁进村来,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一时间,旅游成为“悬崖村”的新产业支柱。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听取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代表发言后,他说:“曾在电视上看到有关凉山州‘悬崖村’的报道,特别是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了解到当地建了新的钢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稍稍松了一些。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十九大后调研的第一站安排在凉山。在深入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访贫困户时,习近平总书记主动问起“悬崖村”的近况,凉山州副州长、昭觉县委书记子克拉格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悬崖村”的发展变化,并把我拍摄的摄影专辑《悬崖村之变》呈递给总书记,总书记翻阅后频频点头。
2018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听取了四川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讲道:“从这次我到凉山彝区调研的情况看,你们确实下了一番‘绣花功夫’,彝族同胞生活,彝区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2月10日《凉山日报》报道中得知,被称为‘悬崖村’的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不仅有了新的钢梯,而且村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村民用电困难已成为历史,互联网已经进入,让人不再揪心了,我看了很高兴。”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在社会各界的帮扶下,一年多的时间里,“悬崖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556级的钢梯,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改扩建的村小学和“一村一幼”给孩子们创设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实现了4G移动互联网覆盖。
2019年4月,又有好消息传到“悬崖村”——村民将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迁入县城的集中安置点。
在最近开展的脱贫验收预评估中,村民人均年收入近9000元,其中84户贫困户的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远高于脱贫标准。
2020年5月12日至14日,“悬崖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44人走下2556级钢梯,离开已经生活了7代人的地方。72公里外,昭觉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一座座设施齐全的新居等待着他们,悬崖之上的生活将成为家族的回忆。
《悬崖村》见证“悬崖村”的变迁
历经6年,我的作品《悬崖村》终于问世了。从2013年2月起,我数十次到“悬崖村”,一次又一次爬藤梯、攀钢梯,与村民、基层干部同吃同住,进行了深入采访,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了“悬崖村”6年的点滴变化,积累了大量的一手素材。这些素材为我写好“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6年里,我把自己“变”成了“悬崖村”人,看到了“悬崖村”因为新闻报道被广泛关注,切身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亲历了“悬崖村”修建起2556级钢梯的过程,记录了银行、网络、电力走进“悬崖村”的激动时刻,见证了“悬崖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创造幸福生活的历程,也见证了84户村民陆续搬迁至集中安置点的新家,开启了新生活……
6年时间里,现代文明的成果走进了大凉山一个又一个彝家山寨,也走进了“悬崖村”的家家户户。大凉山再也不像我儿时那样远离现代文明,今天,这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我的笔下,“悬崖村”这个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步跨千年”的“直过”彝族山村,经历了摆脱贫穷落后,如今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跑步奔向小康。
我以纪实的手法,通过典型细节和情节的塑造,以生动的文字,讲述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奋斗故事。对于阿皮几体形象的塑造,我抓住他个子矮小、灵活爬藤梯的细节,用“猴子书记”的亲昵称呼,点出了他和村民的亲密关系。将阿皮几体披着军大衣,蹲在山顶上思考的形象比喻成云雾缭绕的山峰,写出了基层干部面临难题时冷静、沉着的形象。“牛书记”是村民对壮实、年轻的阿吾木牛的昵称,和阿皮几体形成鲜明对比。“新官上任”时遭遇的雨水、洪水,浇不熄“牛书记”带领村民建钢梯的激情。这些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塑造,使脱贫攻坚故事更加精彩。
对于故事的提炼,我用藤梯到钢梯,再到通往幸福生活的“天梯”的框架,穿起了彝区山村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从古老的恐龙脚印,映出了彝族厚重的历史;探寻罗莫拉达悬崖古洞,写出了“悬崖村”深厚的文化积淀;红军长征时刘伯承司令员和彝族首领小叶丹的彝海结盟,刻画了民族团结的情深谊长;村民攀爬藤梯,不仅悬着生命,更是吊着故事;孩子们的上学路,不仅充满艰辛,更是承载着希望;基层干部的扶贫路,不仅靠着挥洒汗水,考验的更是智慧;对旅游开发的思考,不仅有抓住机会的兴奋,更有对旅游配套产业的思考……这些情节真实生动地呈现出“悬崖村”脱贫攻坚的艰辛历程,带着深情讲述着彝族同胞脱贫攻坚的奋斗故事。
吹响奋进的号角
我以记者的敏锐和承担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持续6年跟踪报道“悬崖村”,采访数十次,对话上百人,记录下了深度贫困乡村基层干部、党员、村民脱贫奔小康的心声,以及齐心协力建钢梯、养山羊、种油橄榄、开发旅游业、发展教育事业的真实历程。从一个彝家山寨的小角度,反映出彝区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正是因为有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悬崖村”的内生动力被激发了。村民们战天斗地,上上下下3万人次,用坚实的肩头将1500多根、40多吨重的钢管和6000多个扣件背上了山,用粗糙的双手建起了2556级钢梯。有了方便出行的钢梯,有了脱贫政策的指引,“悬崖村”的村民奔忙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村民陈古吉成了职业追蜂人,野生蜂蜜给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俄的来格种上了经济作物青花椒、脐橙;莫色拉博发挥自己善于攀岩的特长,成了“悬崖村”的攀岩领队……乡亲们的生活蒸蒸日上。
我在描写这些喜人变化的同时,也记录下了村民思想观念的改变。银行、金融服务在“悬崖村”开通后,村民们巧借资金,搞起了多样的种植养殖和其他产业;4G网络和基站建起后,村民们感受到了信息化的便捷,通过网络把土特产卖到了成都和上海,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悬崖村”;旅游开发后,村民们看到了食、住、行等商机,切实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父母们更加认识到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现代化的“悬崖村”小学,更是给孩子们的成长插上了翅膀。新一代的“悬崖村”人不仅能走出大凉山,也会走向成都、上海、北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今天的“悬崖村”已经闻名全国,让“悬崖村”闻名的,已经不是这里的藤梯,而是“悬崖村”发生的改变。透过“悬崖村”,可以看见凉山彝区的未来。
在彝家火塘边,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凉山变“暖”了,以超凡的脱贫毅力和奋斗精神,走出贫困,实现着又一次的“一步跨千年”。
翻开彝区的历史,能够清晰地看到在党的领导下发生的巨变,追寻凉山脱贫攻坚的历程,能够清晰地听到中国脱贫攻坚的铿锵脚步声。
过去,彝家山寨里每逢重大事情,都会吹响牛角号提醒族人。如今,愿《悬崖村》化作催人的号角,激荡拼搏脱贫攻坚、筑梦全面小康的奋进力量。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彝族作家马德清文学创作简历
- 2 彝族军旅作家杨佳富简介
- 3 彝族青年诗人阿卓务林赴京参加《诗...
- 4 农民诗人巴莫沙沙简介
- 5 李毕:彝族民间文化的“淘金者”
- 6 一位年轻的彝族女诗人
- 7 阿洛可斯夫基简介
- 8 彝汉双语作家――沙马加甲
- 9 走近吉狄马加
- 10 代俄勾兔汝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