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乡旅游 Touris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乡旅游 > 彝区概览

走进美姑

作者:巴莫曲布嫫 发布时间:2005-03-28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县境南北长94.8公里,东西宽46.4公里。县域实辖面积2731.6平方公里,常耕地面积24.3万亩,农村人平占有耕地1.69亩。全县辖8个区,1个镇,44个乡,291个村,1475个村民小组;有34276户,152024人,其中彝族146649人,占总人口的97.1%。这里是最为典型的彝族聚居县,尤其是彝族本土的传统宗教与民俗文化在这里保存得最为系统和完整,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国内学者就开始进入美姑进行实地调查,其中以林耀华先生及其所著的《凉山夷家》为代表;80年代以后,美姑成为中外学者考察研究凉山彝族的一个热点地区。  8T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T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地理、历史、文化、语言、社会、传统等诸多方面的特殊因素,美姑一直被视为义诺彝区的腹地,尤其是因为这一带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毕摩和世传的毕摩家支,正如彝谚有云:“硕诺毕波帕” (shuonuo bibbopat),即“毕摩的源头在黄茅埂下”,美姑也被誉为“毕摩的故乡”。以黄茅埂为自然分界线的川、滇大小凉山彝区,留下了彝族先民古侯、曲涅两大部族由滇入川的历史足迹,美姑作为迁徙过程中的汇集地也成为彝族历史文化胜地,这里不仅留下了回响千年的史诗绝唱,更在一代宗师“毕阿苏拉则”的盛名下传承着蕴藉深厚、丰富多彩的毕摩文化。与纳西族的东巴文化相似,彝族的哲学思想、历史地理、教育伦理、天文历法、文学艺术、风俗礼制、农艺医药等,通过毕摩文化的仪式传承与口头传播,在西南这片古老而馥郁的土地上孕育成长,气韵生动,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创造力,泽及百世后人。 8T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T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大小凉山的腹地,美姑民间的口头语言民俗同样保持着古老的毕摩经颂传统与地方性的口头传承特征,堪称是研究彝族口头论辩和史诗演述传统的一个特定文化空间。“克智”不仅是一种带有竞赛性和娱乐性的口头论辩活动,也是史诗演述的形式载体,它不仅造就了一批批崇尚口头艺术的辩才,也为一代代史诗演述人提供了天然的舞台,为史诗传统的世代相承拓展了广阔的文化空间。正是在“克智”论辩得以弘扬光大的义诺地区,史诗“勒俄”的演述作为一种鲜活的口头表演艺术一直经久不衰,同时也在社会经济文化的急速变迁中面临着发展的危机。1956年,凉山进行民主改革,全面废除等级制度与奴隶制度,完成了从奴隶制度到社会主义制度的飞跃,正所谓“一步跨千年”。四十多年来,凉山彝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了巨大的变化。中国航天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也耸立在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古老的文化传统、天成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与现代化的航天技术交相辉映出别具一格的古今之差。正是在历史变革、经济发展、现代文明逐步渗透的过程中,彝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也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境遇和挑战。从目前口头论辩活动的日趋简化,尤其是从三代演述人的交替来看,民间论辩家和史诗演述人这一群体的传承和发展状况颇令人担忧,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古老传统正在走向衰落的明显表征。因此,怎样保护这一优秀的民间口头艺术,也应当作为学术问题纳入长期的田野追踪研究计划中来加以认真对待,同时也需要学界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进行协调,早日促成切实可行的学术性策略,以期有效地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生态。8T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美姑作为义诺彝区的腹地,保存着浓郁的山地仪式生活和民俗传统,至今仍然按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发展着、沿传着,较之其它地区而言,其变异程度较低而更具有代表性,同时也具有相当明显的族群亚支系性和地方色彩。从仪式生活与地方口头传统的关系来看,各类仪式活动都伴随着口头文学的传演而展开,容纳了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叙事长诗、毕摩经颂、风俗歌调、谚语、格言等多种口头传承,其中“克智”论辩与仪式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史诗“勒俄”则以其极富活力的演述方式嵌入在“克智”论辩活动中,并在一次次的仪式化表演情境中动态地传续在美姑的山山寨寨,其口头叙事的民俗涵义、文化特质及民间美学往往也在这些仪式生活的语境中得到呈现和张扬。换言之,“克智”论辩活动一直按照当地的表演规范传承在民间的婚丧嫁娶活动中,不论是婚礼、葬礼还是送灵大典,“克智”论辩都有相对稳定的论辩原则、论辩技巧和论辩程式,以及胜负评判的民间规约。因此,民俗仪式与口头传统的内在关联构筑了这一地区的公共社会生活空间。因此,我所与美姑地方政府联合建立“美姑彝族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将立足于民俗生活传统的生命情态与文化生态保护的整体性框架中,将彝族独特的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传统纳入到10年乃至更为长远的目标跟踪和田野研究中,同时辐射川滇大小凉山的彝族口头传统及其现实状况与保护策略,并为地方政府制订相应的文化政策以保护民族民间文化传统的优秀基因,采取切实措施扶助民间传承人,以及培养年轻一代的民间论辩家和史诗演述人提供相应的学术支持和文化决策的理论依据。8T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