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乡旅游 Touris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乡旅游 > 彝乡览胜

黔中第一彝寨

作者:李锦明 发布时间:2011-11-08 原出处:虎山彝寨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题记:很久以来,中国人就有这样一种说法:“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湖水、山峦和彝族人家,在这里融为一体,组合成一幅浓郁的山水田园画。卧虎伏山,守护着贵阳这片彝族人家;碧波拥寨,滋养着这世代相传的彝族文化。人们称这里为虎山彝寨。让我们为您打开虎山彝寨的彩色之门,进入“黔中第一彝寨”。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地里位置及民族历史渊源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虎山彝寨位于贵州高原明珠——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畔南湖和北湖的交界处。从贵阳出发,经贵黄高速公路,过红枫湖大桥,总行程29公里后,便可见青山绿水掩映下的虎山彝寨。这里,全寨有66户村民,246人,其中,90%是彝族。彝族是一个自古崇拜虎的名族,古彝人以虎为图腾,自称为“虎的民族”。不知是巧合,还是彝族先辈人的有意选择,这里因为所依靠的大青山酷似一只卧伏着的庞然大虎,因而在山脚下的寨子故名虎山彝寨。这里的虎山有安详惬意的睡姿,有深情凝望的表情,也有欲奋跃呼啸搏斗的架势,时刻守护着世代居住于此的彝族人家。 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平整的公路直通虎山彝寨村民家的门前

  虎山彝寨的彝族大多数来自黔西北。明清时期,战火不断,为逃避战祸,彝族先民和其他民族一道,从黔西北的西水一带(今鸭池河西岸的毕节等地区)迁徙至此,建“寨”而居。1958年,国家修建红枫湖,筑坝蓄水,其它民族村寨迁居他处,唯彝寨整体后靠在虎山脚,在虎山的庇佑下,繁衍生息。 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船到码头 

  建设发展情况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受传统农耕观念的影响,虎山彝寨村民长年守护着“富贵水”,虎威山,却找不到致富路。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省市各级政府、省彝学研究会和清镇市委、市政府、市彝学会的共同努力下,依靠彝寨独特的民族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加大对彝寨的投入,提高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使虎山彝寨成为红枫湖畔继侗寨、苗寨、布依寨之后的又一个独具魅力的特色旅游村寨。 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有水,后有山,虎山彝寨村民的农家乐
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虎山彝寨拥有了一整套符合国家标准的排污系统,时刻保护着他们赖以生存的红枫湖。如今,虎山彝寨被贵阳市人民政府列为“贵阳市少数民族精品示范村(寨)”,还被确定为“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贵阳市民族宗教文化旅游示范接待点”。为了以更生态更绿色的良好面貌喜迎八方宾客,清镇市共整合了省、市民委和清镇市相关部门项目资金1200余万元,先后完成进村道路硬化、寨内串户路面建设、迎宾广场修建、民族文化广场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此外,在省彝学研究会的鼎力支持下,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清镇市引进了金昆仑集团贵州省清镇虎山彝寨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投资3000万元,与政府共同打造“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特色鲜明”精品示范村。实施环境整治项目13个,基础配套建设项目3个,建特色经果生态园1000亩、生态蔬菜园1500余亩。并按照彝族的建筑风格,对彝家房屋进行立面改造,黑瓦白墙的农家院落,在绿树的装扮下,更显雅致、和谐。除了这些农家特色的乡村特色旅游接待点,今年8月投入使用的彝文化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核心区域将成立中华彝族企业家培训基地,贵州彝学研究中心。成为集彝族文化研究、彝族文化展示、彝族企业家培训教育、会务接待、休闲观光、旅游食宿为一体的地方。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吊脚楼景观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占地4亩的灯光球场,运动于其中,四周的青山恰如你忠实的球迷,让你在健身锻炼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柔柔情意,滋润心脾。

  贵州最具魅力的民族村寨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进虎山彝寨)在虎山彝寨的入口,耸立着彝族三道“彩门”之一的银门,银门谐音有迎接远方宾客的意思。彝族同胞崇尚单数,客人进入彝族村寨,要过金、银、铜三道门,有“三进三出”的说法。在进入三道门时,热情好客的彝家人,会向客人进上不同的酒,盛酒的器皿也会不一样,银门用大碗进酒、金门用羊角进酒、铜门用竹筒进酒。而酒的度数,也由低到高。在铜门时,客人可以喝到上好的彝家水酒。这种采用数十种中草药混合的酒曲发酵糯米、高粱、大麦、包谷等酝酿而成的低度酒。颜色橙黄红润,晶莹透彻;香味柔和悠远,口感甘醇;养颜健身,老少皆宜。 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家新房

  来到虎山彝寨,还能欣赏到原滋原味的彝家歌舞。《迎宾曲》、《红枫彝家》、《达体舞》,《敬酒歌》,曲调清新激越,雄壮欢快。彝家姑娘和小伙子的舞蹈更是豪情奔放,刚柔并济,跳得煽情,跳得人心沸腾!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也许是热爱自然的原因,彝族崇尚青色。虎山彝寨的彝族服装中,男装以青色镶嵌花边并向右开襟上衣,或胸口开襟的对襟上衣,肥腿镶花边的下装,配以披风,彝族自己称呼为查尔瓦。头帽上的缨须,名为“英雄结”,旁人不能随意触摸,否则被认为是对彝族的不敬。彝族姑娘身着花边右开襟上衣,青色或红色头帽,下穿做工精细的百褶长裙,更显窈窕娉婷,令人艳羡。彝族共有不同花样的服饰280多个品种。 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又是一景

  彝族除了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外,还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建筑。虎山彝寨大酒店,就较好的体现了彝族建筑风格:房屋多为三层,并讲究房屋的装饰。工匠们充分运用了自古相传的木雕、漆绘艺术,在大门上作拱形造型,在门楣上刻日月、鸟兽、牛头羊首等图案。其他梁柱上也有体现彝家人耕地劳作,娱乐竞技等场面的图案。因为牛在农耕文明时期,是彝族人不可缺少的伙伴,因而,彝族人房前屋后的房檐上,都有木雕的牛头,以表示对牛的尊重和纪念。这些建筑装饰,处处都呈现着彝家人的文化。如今,虎山彝寨以她独有的魅力,被贵州省第九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评为贵州省“最具魅力的少数民族村寨”。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特色农家乐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虎山彝寨彝族青年、村民组组长李进的家,从他的父辈开始,他们就定居在虎山脚下。因为房屋宽敞,且家人有一手好的厨艺,李进家与其他27户村民一样,获得清镇市旅游局的批准,搞起了农家乐,并成为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期间,民族风情旅游的接待户之一。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到了彝家,喝水拌酒自然是少不了的了。大碗喝酒,得配上大口吃肉。坨坨肉肥而不腻,肉质松软,唇齿留香。羊肉,也是彝家人的一道美食,可以是烤,可以是煮,丝丝入味,处处透出主人的热情。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天的虎山彝寨,人们不用火煮饭,不用火驱寒,不用火照明,但是他们却依然用火迎客,用火欢聚。当落日熔金,夜幕降临后,虎山彝寨的另一道风景便会出现——篝火。当彝寨附近燃起熊熊篝火,彝家姑娘、小伙子便与客人手拉着手,围着火塘,踩着欢乐的舞曲,边唱边跳,唱得至情至性,跳得酣畅淋漓,直至深夜,才尽兴而散。夜幕下的虎山彝寨,静谧,安详!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欢迎远方贵宾来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山环水饶,仁厚智源;悠然村落,深深庭院;彝族歌舞,农家美食;独具魅力,开放共存;文化研究,培训教育;体育运动,休闲娱乐;尽在红枫湖畔,虎山彝寨!来吧,朋友,这里的彝族同胞正在高唱着深情的彝族《敬酒歌》欢迎 着你:“远方的贵宾四方的朋友,我们不相见难有相聚时。彝家有传统,待客先用酒。彝乡多美酒,美酒敬宾朋。请喝一杯酒呀,请喝一杯酒哟……” pPN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