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武定发窝乡:火把狂欢不夜天
激情七月,火把狂舞。发窝乡第十三届“六月六”民族体育文化节丰富多彩,活动吸引了发窝乡及周边地区4000余名游客前来参加。田间祭祀、祭火、祈福、火把狂欢、民歌比赛、斗牛、斗鸡、磨担秋、射弩、打陀螺,一项项极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活动在竞技中玩出了“花样”,特色美食、羊汤锅、长街宴、民族服饰展销、特色农产品交易,整个乡街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歌声、笑声、火把狂欢不夜天。
“喜欢呢你要喝,不喜欢你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彝族的霸道酒歌就是这样的好客,由不得你,只要进入这里,你就得喝,不喝,热情好客的彝家妹子一首接着一首地唱,直到喝完为止。第二道,“傈僳高粱酒,越喝越爽口,喝在小嘴里、甜在心坎上!”傈僳族姑娘十分动听的酒也容不得你不喝。
第三道更是热情似火,一条红前站满了一排苗族小姑娘,他们个个打伴得花枝招展,脸上像苗家山上盛开的马缨花,双手举弯弯的牛角,天籁般的声音惊艳四方。若你不喝,她就裙子飞舞地转一圈,再不喝,她再转,直到一角酒下肚,这时你被发窝热情好客的栏门酒搞得晕晕乎乎。
开幕仪式上,让游客大饱眼福的是异彩纷呈的娱乐节目。文艺演出在歌伴舞《欢聚一堂》中拉开帷幕,男女合唱《发窝欢迎你》表达了发窝各族群众热情好客,歌曲《彝山谣》《幸福中国》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民族舞蹈《八脚穿花》《情山》《子拉勒》展现了各民族群众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演出在合唱《要走的阿老表》中落下帷幕。舞台上,来自各村的演员们精心表演、用心歌唱;舞台下,观众们连声叫好、掌声不断。开幕式结束后,到场观众和游客参与到各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
感受乡野夏季,探寻土风巫韵,盼望风调雨顺、品尝舌尖美食,走玩特色集市,观赏非遗展演......“六月六”是历史悠久的彝族族传统节日,此次活动以传统祭祀、彝家歌舞为载体,集中展示彝族民俗特色文化。迎宾礼严肃庄重、气氛热情,其独特的“以拦代迎”的迎送方式,彰显了彝家人热情好客、质朴亲和、友善谦让的待客之道。田间祭祀、祈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民安居乐业。民俗文化好戏轮番上演,群众目不暇接,纷纷拍手叫绝。
“他们的酒歌、服饰和活动很有特色,也很有意思,真是不虚此行!”来自贵州的游客李杰围着大火盆边跳边说,赞不绝口。
体验活动,观赏才艺,游客们玩得开心,当地村民也由此受益。“三年后,乡上再次举办‘六月六’,第一次看到发窝集镇有那么多人,第一次看到晚上夜市依旧那么热闹。真希望乡里能多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在家门口有更多的收入!”三天的节日期间,在集镇开餐馆的许聪特意推出了羊汤锅,把摊点摆到了斗牛场边,每天收入比平时翻了好几倍。
节庆期间,发窝乡还组织了民族酒歌新歌赛20:25:23、祭火仪式、民族跌脚舞、大型篝火晚会、民歌对唱、村BA、避暑露营、主题摄影展、非遗论坛等极具观赏性、娱乐性的系列民间民俗活动和文化活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据了解,发窝乡“六月六”民族体育文化节于2022年入选云南省体育文化优秀项目。自2007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以来,发窝乡继续巩固和提升民族团结示范乡创建工作成果,大力传承和发扬民族服装服饰、民歌小调、彝族刺绣、特色饮食等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把发窝乡“六月六”传统民族文化节打造成了一个独具观赏性、娱乐性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节庆活动,在丰富了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动了发窝乡同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走出了一条发挥特色民族文化节庆影响力发展旅游经济的新路子。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展、巩固、传承好发窝厚重的民族文化、把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实、做精彩,在满足游客吃、住、行、玩的同时全力营造“这回来了,下回还想来”的良好氛围和优美环境,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推动魅力彝乡、生态发窝作出新贡献。”发窝乡党委书记李华信心满满地说。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李绍德、武学成,武定县委宣传部;莫开国,发窝乡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