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魅力十足
正在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上,一台充分展现彝族文化传统的“凉山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魅力十足,获得中外游人的好评。
5日,凉山民族文化艺术中心的长廊里很是热闹,彝族文化的传承人在此献艺,他们的绝活与作品,让人大开眼界。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布拖县著名彝族民间银饰工艺师乃古沙日用灵巧的手敲打出件件银器,指甲大的饰件上的美图要用放大镜观赏。
月琴王,来自美姑巴普的彝族长老阿火坐在红地毯上,月琴时悠扬,时忧伤,让人听后很是动情。
绣花王,昭觉县的诺玛果在现场飞针走线绣出的香袋,别致、艳丽,望着争相买她的绣品的客人,这位大姐一脸的灿烂。
刚从北京毕业回乡的巴尔撤博卿,当天在现场与做民间艺人的父亲杨德隆一起向参观者介绍尔苏沙巴图画文,他们制作的工艺T恤,挂图等件件精美。
负责此次活动组织的凉山州外宣办主任陈甫林介绍说,这届国际火把节的亮点就是推出此项活动,以手工艺“活态”形式展示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州17个县市为单位组队,以各自独特的手工艺等为主进行展演。
凉山近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成绩斐然,自2006年以来,凉山州开展了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州进入非遗名录的有:县级1209项,州级116项,省级57项,省级传承人71人,国家 级10项,正在申报第三批国家级名录34项。经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于7月1日起实施,在全国率先开启法律保护“非遗”的先河。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现有彝族人口231万人,占凉山总人口的48.5%,占全国彝族人口的近30%。凉山火把节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十大民俗节之一。今年凉山火把节于8月4日至6日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