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艺 Culture and Ar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演艺•活动

彝族舞台剧《博什瓦黑》不插电,传统文化被击响后更加震撼

作者:老黄 邱文华 发布时间:2019-07-04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博什瓦黑》宣传片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年前,听朋友说瓦其依合与四川人艺排了一部原生态彝族舞台剧《博什瓦黑》,这是第一次知道《博什瓦黑》。后来陆续在媒体上看到相关报道,彝族人网也陆续做了转载,直观以为是一部普通的歌舞剧,没有太多留意。今年6月初,有幸得到瓦其依合邀请,在北京和朋友一道观看了这部《博什瓦黑》,彻底改变了对这部舞台剧的印象……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C_2976.jpg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国家话剧院,两个多小时,尚且感觉未过足瘾的时候,演出就结束了,这种体验只有看大片的时候才有。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能如此浸入到舞台剧中,本人经历不多,如果一定要对该剧进行评价,就两个字:震撼!在剧院门口,碰到著名音乐人李杰、曲比哈布、沙玛拉且等朋友,大家仍意犹未尽,兴致盎然的在讨论这部舞台剧,同样的观点:震撼!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C_2535.jpg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客观地说,《博什瓦黑》其实不是大体量的舞台剧,何以有这样的震撼效果。李杰认为,该剧里面传统元素和现代舞台剧的表现方式结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对撞,加上原生态的音乐和不插电的表现方式,在视觉和听觉上就是震撼。曲比哈布和沙玛拉且对这部剧在彝族传统音乐元素的挖掘和表现上赞许不已,并不约而同的表示期待这部剧的深入挖掘和精彩展现。苦于听不懂彝语北部方言,好友罗伟详细将剧情翻译给我们听的时候,李杰笑道:对彝语听不懂的问题已经不重要了,音乐的表现已经超过了语言的表达。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C_2545.jpg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几天,了解到《博什瓦黑》即将在成都再次上演,于是抓紧把看演出拍到的剧照导了出来,希望从一名普通观众的角度,为这部剧写点感想。自己说来为彝族文化宣传了近20年,这么好的彝族舞台剧不推一下,实在对不起”彝族文化“了……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C_2947.jpg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和大家一样,看到《博什瓦黑》这个名字就有点蒙,这是啥意思?所以还是先做一个名词解释。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什么是"博什瓦黑":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博什瓦黑(彝语,意为岩石上的龙蛇)其实是一个地名,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碗厂乡团结村,这里因距今约1200年的博什瓦黑岩画而闻名。唐朝末年大小凉山并入南诏大理国置建昌府,博什瓦黑岩画为该时期的彝族宗教文物遗迹,岩画主要有《支格阿龙》、《龙图》、《南诏王出巡图》、《毕摩作法图》等。博什瓦黑岩画群对了解当地历史、佛教的传播以及古代民族关系提供了新的史料,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C_2672.jpg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博什瓦黑》剧的由来: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熟悉彝族音乐的人都知道瓦其依合,山鹰组合成员,彝族著名音乐人。他就是昭觉人,生长于博什瓦黑。他一直致力于追寻和探索彝族音乐发展和传承的各种可能性,数年前他和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曲比乌合、彝族诗人罗洪木果就萌生了把博什瓦黑搬上舞台的想法。经过几年筹备,梦想终于成真: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与西昌市文联音乐家协会共同打造的舞台剧《我呼吸——博什瓦黑》于2017年5月18日在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黑螺艺术空间成功首演。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C_2720.jpg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博什瓦黑》已经走出了国门: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年来《博什瓦黑》在成都、北京等国内城市多次上演,并于2017年7月走出国门,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演出,2018年9月在韩国首尔演出,2019年5月,受邀参加第五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C_2954.jpg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博什瓦黑》的魅力所在: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该剧的故事线索其实是根据瓦其依合《黑鹰之梦》中的《石头》这首歌的四段歌词分解而来,其中有少年、母亲、恋人、老人各时期的演绎。三年的磨砺,《博什瓦黑》不断蜕变,日臻完善,古老的岩画石刻迸发出的民族文化创作灵感,传递了更多的博什瓦黑的故事,展现了我们心中更好的博什瓦黑。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C_2782.jpg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部剧其最大的魅力在于:对彝族原生态元素的挖掘和展现。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简单说来是这样的:这部剧全部用不插电的彝族原生态乐器伴奏,全部用彝语表述和演唱。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C_2590.jpg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专业一点说,就是下面的意思: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博什瓦黑》利用原生态山歌、舞蹈形体、民族器乐、民族服饰、祭祀仪式等元素,全方位展现彝族的生产生活。瓦其依合是《博什瓦黑》的主演及音乐监制,在剧中他现场演绎了《神曲》《流淌的思念》等代表作品,七位彝族艺术家完全采用“不插电”演唱形式,运用彝族苏尼鼓、口弦、铜铃、月琴等乐器,真实还原彝族原生态音乐风貌。囊括了彝族祭祀、求爱对歌、彝族婚俗、口弦、高腔、指路经等十余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仅用纯粹自然的人声、乐声,却击响了文化的震撼。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C_2544.jpg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给本人最大的印象是:在暗调的舞台上,彝族苏尼鼓敲击出来声音和回响如此震撼,与各种乐器的配合是如此自然无瑕。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C_2851.jpg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文化积淀数千年,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有积淀的文化也会沉睡,更需要有人去击响,才会有回响和震撼。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DSC_2584.jpg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老黄 邱文华 图:老黄)wol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