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杨晓敏,1970年出生于小凉山一个彝族家庭,从小在本民族原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曾先后在乡村小学、县城中学、中等师范从事语文教学,现为丽江教育学院中文讲师。 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内容提要: 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凉山、金沙江孕育了凉山彝族古老的历史,也禁锁着一个民族神奇的文化。但旧时视为旅行的禁区,而今已成为人们向往的文化原生地带。千百年来,在这块黑色的土地上,彝族先民与自然和社会进行着生存与消亡的抗争,也是这种抗争中积淀了生存的方式与特色。奴隶制曾在这块土地上长久生存在是不幸的,“大江大河一道墙,大山密林二道墙,家支制度三道墙”所包围的封闭形态也是不幸的,而这块土地上自称为“诺苏”(黑族)的主人却为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研究留下了一块“活化石”、“活标本”。自然地理的天然屏障,社会制度上的自我一体,经济发展的相对缓慢,使彝族古老的传统文化在这里得以完整保留,并按自己的方式延续和发展着。走在凉山,看着那些生活艰难如此而始终微笑着的彝人,似乎在证明着一个民族的存在、发展与进步的理由。 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 录: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言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的呼唤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祖先走过的路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栖居山林的民生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龙鹰之子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火的民族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酒的民族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块吃肉的民族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十月过年的民族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风犹存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用诗说话的民族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承着古老的婚俗 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妈妈的女儿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月亮的女儿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雁恋情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口弦会说话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女儿长大了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索玛花儿开在凉山上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高山上的苦荞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生生不息的祝福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仰望祖先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魂兮归来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神的世界里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鬼的世界里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吉狄马加的诗看凉山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的童年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万格梁子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故乡行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图典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回望凉山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7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