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东诗歌解析:数字密码与诗性的重构
《挽歌:褚橙,褚成》是云南诗人郁东写给褚时健的一首非常特殊的作品,该诗以非虚构的叙事手法和诗性语言,完成了对褚时健传奇一生的文学重构。全诗兼具史诗的壮阔与挽歌的深沉,在数字的冰冷与情感的炽热之间,构建了一个立体而充满张力的文本。据诗人口述,该诗是听到褚时健逝世的消息时,第一时间完成的,是有足够的储备的条件下一气呵成,可...
分类: 评论 点击: 36 日期: 2025-04-05 03:29:10
重构诗歌的价值坐标——论阿库乌雾的诗与诗学
彝族诗人阿库乌雾敏锐意识到“混血时代”的到来,对“混血时代”诗歌的价值追求有着清晰的认知、充分的理解和执着的践行。他的多语种诗歌已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标本案例,彰显出全球化语境下“跨文明写作”的在场意义。同时,作为诗评家和学者的阿库乌雾,他的诗与诗学有着持续的互文性。如何在彝人、学者、诗评家与诗人等多重...
分类: 评论 点击: 744 日期: 2022-11-01 09:35:10
邓达:跨文化伦理冲突与适应——以彝族的现代化嬗变为例
文章以彝族的现代化嬗变为例,试图说明少数民族在跨文化交往中,其传统伦理遭遇的冲突,以及从原则与途径上如何去消解冲突,而最终导致其伦理秩序的重构。...
分类: 论文 点击: 510 日期: 2021-02-01 05:47:25
彝族现代诗派论 ——温暖的家园与重构的挑战
彝族现代诗派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叶并一直活跃于今天,但是汉族主流文学界从未关注过她,为数极少的彝诗内部的评论,也基本止于一般的现象扫描。而本论文力图将彝族现代诗派做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把握,追求诗学分析与文化批评的有机结合。本论文分为上、...
分类: 评论 点击: 16053 日期: 2015-02-21 00:00:00
彝族火把节的“文本”重构与文化表征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其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表现出地域性、时代性、变异性等特征。在社会变迁的历程中,彝族火把节形成了两个内涵与意义各不相同的节日“文本”:在乡间,有一个表征彝族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原生性“文本”;随着现代旅游文化向民族地区的挺进,这一“文本”由当地政府“搬演”到...
分类: 论文 点击: 5929 日期: 2010-01-28 16:34:16
彝族现代诗派论――温暖的家园与重构的挑战
[摘要] 彝族现代诗派起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叶并一直活跃于今天,但是汉族主流文学界从未关注过她,为数极少的彝诗内部的评论, 也基本止于一般的现象扫描。而本论文力图将彝族现代诗派做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的把握,追求诗学分析与文化批评的有机结合。本论文分为...
分类: 评论 点击: 362666 日期: 2008-07-17 00:00:00
解构与重构的深层预谋——阿库乌雾彝文诗集《冬天的河流》的文化
摘要:本文拟就阿库乌雾的彝文诗集《冬天的河流》,以文本的“解构”和“重构”的文化策略为解读线索,翻译其中部分诗节作文本凭据,为读者呈现这本越来越成为“天书”的诗集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品质和文化内涵,并尝试从时代背景、创作主体的创作心理历程、叙事范式的转...
分类: 评论 点击: 118816 日期: 2008-01-18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