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宣村彝族文化传习所助推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祥云县禾甸镇大营社区七宣自然村积极发掘民族特色村寨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延伸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新径,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遗址和彝族“跳哑巴”等方面的资源与潜力,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建起了一座具有研习、展示、收藏、传承和聚会、歌舞等功能的彝族文化传习所,对研习当地民族历史文化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有力地推进了当地民族历史文化“哑巴节”在传承中健康发展,为“哑巴节”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在变迁中保护抢救古村落古民居及其周边的环境,已成为摆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一个现实问题。针对村子里长期没有一个全面展示、收藏、保管和传承民间文化的传习所,同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极不相称,引起了祥云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把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制定措施妥善保管和开发利用民间文化成果,依据七宣村沿习多年的哑巴节和民族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按照“全面普查、摸清家底、突出重点、抓紧抢救”的原则,认真做好项目立项、申报和规划、实施等工作,经多方争取,将七宣村列为全省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建设项目村,争取到国家项目资金100万元,实施了彝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在实施这一项目建设中,从当地实际出发,立足于弘扬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远景,充分挖掘具有传统民居建筑、彝族服饰、民间工艺、传统技艺、民族歌舞、民风民俗等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完整的潜力,认真整理独具特色的哑神文化,在县镇社区和当地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在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建设项目的同时,建起了一座具有研习、展示、收藏、传承和聚会、歌舞等功能的彝族文化传习所,并进一步完善文化传习所的功能和定位,使传习所成为收藏、保管和传承民间文化的场所,以及研究、展示彝族文化的基地。
七宣村彝族文化传习所因建在村落的民族文化遗址附近,并充分利用其原有的建筑加以装修后进行展览,克服了空间不够、收藏条件不好等困难,按照收藏保管、展览研习等方面的要求,在做好民间文化展示的同时,还利用文化传习所内处空旷的场地进行婚礼、歌舞、篝火晚会等表演,并每年举办一次盛大的哑巴节表演活动,使彝族文化传习所成为远近各族群众集聚的场地,以及研习民族历史文化的好地方。由于七宣村彝族文化传习所就在村落中,左邻右舍都是民房,呈现出利用古老民族民居作为陪衬的展点,给收集民间文物和民族文化作为民俗展览带来了方便。对此,祥云县各级结合开展七宣村彝族文化传习所建设,不失时机地开展保护文化遗产工作,促使彝族“哑巴节”在成功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又积极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并在七宣村全面进行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布置墙体民族特色彩绘腾图432幅,更是让寨子里呈现出鲜明的彝族特色,村里的彝族文化传习所也逐渐打造成了向旅游者和研究者展示的场所。
延伸阅读:神秘的大营彝族“哑巴节”
来源:云南日报 作者:段 静
1月30日早晨,在太阳还没升起以前,我们便从祥云县城驱车赶往祥云县禾甸镇的大营七宣彝族村。车子前行了一个多小时,我们也如约而至的到达了这座位于白云深处的彝族村落。
平时相对僻静的大营七宣彝族村,在今天显得格外热闹,这里将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大营七宣村彝族民俗“哑巴节”。 来自祥云县东山、禾甸、米甸各乡镇和来自楚雄州姚安、大姚县的群众近3万余人云集七宣村,再加上做生意的经商者,“哑巴节”俨然成了一个热闹的街市。
七宣村“哑巴节”在每年农历正月初八举行,是祥云县禾甸大营七宣彝族村世代相传的一个传统节日,当地彝族群众认为,通过“跳哑巴”能使当地彝族村民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能为村民避邪免灾,带来清吉平安;也能给当天到七宣游玩的客人带来一年的吉祥、平安、和好运。
关于“哑巴节”的传说
在远古时代,由于自然灾害、兵荒马乱,少许几户人家迁移到现在的七宣,觉得这里的地势、水土都还不错,就定居下来,但还是避免不了自然灾害的冲击。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人们的生活更加艰难,多数人还染上疾病。村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孩,心地善良,可惜天生是哑巴。女孩为了村民的生活,徒步到寨子外面四处乞讨,给大家讨回干粮食物,求回药材。一天,女孩乞讨回来走到村外的龙潭边(现在的龙王庙)坐下休息,困得不行便沉睡过去。
当女孩醒来的时,自己吓了一跳。原来自己的心地和行为感动了龙王,被龙王带到了龙宫,纳为妃子,开始的时候女孩百般不情愿,因为她惦记自己的家和村民们,但最后还是嫁给了对她一片真心的龙王。
时间一缓过去了八年,女孩为龙王生了很多的子女,更让她惊喜的是,自己会说话了!可她还是忘不了生活苦难贫穷的七宣人民,几次恳请龙王放自己回去看看。龙王经不住女孩的诚心恳求,允许她在每年的正月初八带着自己的子女回村探亲,同时给七宣带去雨水,药材。从此,七宣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转了,疾病也少了。村民就在每年的正月初八,选出村民装扮成龙王,但装扮者都不讲话,代表对哑女的思念和感激。于是每逢正月初八,七宣村都按例举行隆重的“哑巴节”以示纪念。
各具象征意义的“哑巴”彩绘
七宣村不大,却很整洁。村里的大树上挂着许多的红绸条,整座村落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一路步行进村遇到的村民从小孩到老者,都身着着彝族特有的节日盛装,奇怪的是,他们的脸上布满彩绘,这让我们不由得好奇起来。
原来,大营七宣彝族“哑巴节”当日,整个村落男女老少都要进行脸部彩画,男青年要理固定的发型,代表着本地彝族对祖先的追随和崇拜,也体现了彝族从古至今的图腾崇拜。
“哑巴节”当天,由村里懂画的老者在龙王庙给大哑巴彩绘,大哑巴只在腰间穿一条羊皮短裤,赤裸上身和双腿,头上戴一个插着雉鸡毛的牛皮头饰。长者为他画上一条黄龙,黄龙为龙王,画在胸前,龙身缠绕双腿;两条青龙,青龙为龙子,画在后背,龙身缠绕双手,在青龙之间是二龙抢宝,还有云朵。大哑巴腰里还系着一个小竹箩,上面写有文字,跳到每家都会由主人给他装少许的米、油。手里拿着小研臼和盐臼棒,一是在跳哑巴的时候用来击打节拍,二是在小研臼里冲打食物,相传里面的食物可以医治百病,如果谁肚子痛、头痛,跟大哑巴求讨少许服下,立即见效。
中哑巴男的上身穿羊皮褂,下身穿一条短裤,脚穿绣花凉鞋;女的穿彝族绣花服饰,脚穿绣花毛边底的布鞋。身上和脸部的彩绘也比较讲究,额头画太阳,男的黄心黑边红光,女的红心白边白光,脸部三条,男的黑底白边上翘,女的红底白边下斜。在男的胸前画牛头,手臂上有女性生殖器官,人像手拿弓箭及劳动工具,双腿膝盖是女性乳房,有彝族文字,彩云图样,颜色以红、白、黑为主。男的头型是公鸡头,戴耳环。
小哑巴的化妆比较简单,只是用锅烟胡乱涂抹脸蛋和双手。小哑巴主要是给来客脸上涂抹锅烟,表示欢迎,来客被涂抹越多表示越受欢迎。
神牛身披灰色毯子,手举编制牛头,耕田老农头戴斗笠,身穿蓑衣,扶一犁,手拿鞭杆,高卷裤脚。
传承原生态“哑巴节”
七宣村里每年都有一户村民来承接“哑巴节”,倘若遇到家里有丧事或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就三年不能承接。“哑巴节”的活动是从龙王庙开始的,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所有的“哑巴子民”在“大哑巴”的带领下,围着熊熊的火堆进行“三正三反”的追跳,杀鸡恭酒,对龙王叩头祭拜,然后围绕盛满清水的石缸依次净身,即洗去烦琐尘埃。
接着是在承接“哑巴节”的村民家中举行恭请“大哑巴”仪式,在这里要有彝族六大支系的族人毕摩和护卫总管,也就是为村民守卫寨子和捕取猎物的狩猎人。通过毕摩老者的号令,村民主人的三叩四拜,天地神灵的相互作揖,相互吼叫,这无疑是彝族人最真诚的祈福。
恭请完“大哑巴”,接着就是恭迎“哑巴队”,“哑巴队”由一个大哑巴、12个中哑巴(男女各半),若干个小哑巴(有男有女),扮神牛一人,耕田老农一人,葫芦笙、三弦、笛子乐手各一人,讲吉利者一人,接收供品者若干人,共20多人组成。族人毕摩和整个寨子的村民对“哑巴队”是敬仰的,该有的礼数不能少,该做的叩拜不能缺,从村头接到村尾,必须经过“三请三唱三起号”。
整个过程没有导演艺术家编导,也没有现代艺术的加工。活动再现了“哑巴节”来源的历史故事,把平时农耕劳作的场面用歌舞的形式展现给人们,同时“哑巴节”也告诫人们不能忘记美好生活与劳动和汗水永远不能分开的道理,更不能忘记给彝家带来幸福的祖先。
大营七宣村“哑巴节”在传承过程中保留了其相对完整的原生态貌,“哑巴节”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