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邑——彝族文化旅游村
在休闲旅游、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等各种旅游方式中,生态文化旅游尤其是“村落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都市人,特别是“老外”的青睐。
新千年伊始,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与浙江大学旅游学院联袂获得云南省政府工程“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其中“彝族文化旅游村”子项目明确该项目旨在保存与弘扬彝族文化特色,集中展示有代表性的彝族文化活形态,使之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的精品工程驶,为此,课题负责人经过艰苦的田野考察,选定弥勒西三乡可邑村(彝族阿细支)做为项目栏,边研究边建设开发。
可邑阿累语言为吉祥的地方 ,位于石林延伸线25公里的弥勒县境内。距昆河国道5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虽然距县城仅十几公里,但这里的阿细人并未受到太多现代化、商品经济的“冲击”。仍保持着古朴的民风民俗。这里也是“阿细跳月”的故乡,一遇喜庆节日,激昂奔放的大三弦便会响彻通宵。在欢快的阿细跳月旋律感染下 ,男女老少汇聚到村外古木参天 、浓荫蔽日、奇石环抑的密枝林里跳月、摔跤。在这里人与自然是那么的和谐相融。80岁的老翁不减当年勇、60多岁的老太太、十几岁的小姑娘、五六岁的小男孩都会争先恐后一显身手。可邑还是《阿细先基》(彝族创世纪史诗)的发源地。至今村里的中年以上的人大多会唱,据说对唱《阿细先基》调可以三天三夜不分高下。
“彝族文化旅游村”项目一开始就把理论上的“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觉性、自豪感”转化为现实的村民的能力。为此,课题的定位是“民族社区的发展项目”。目标人群是项目村的全体村民。围绕着以“目标人群为本”的理念,项目设计了一整套目标人群能力建设的方法。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和实践,这一套全新的做法取得了成效。村民们自觉地把中断了20余年的“驱火妖”传统民俗活动恢复起来,中断了的文化链被自觉地接上了。项目的终极目标――把民族文化当作宝贵资源,把文化自觉传承下去,同时使增加经济收入,提高人口素质推动社会协调进步。环境的生态(基础)、生活方式的生态(手段)、文化的生态(核心)有可能实现。
可邑村的定位是精品 ,旅游产品也跟其它商品一样有自己的属性 、自己的消费群。受生态环境承载量的制约,可邑不能承受大批的一般游客。村民旅游的意识、机制的建立、分配问题、市场、营销、等等一系问题,项目成员与村民一道正在逐一解决,我们希望种出一块试验田。不管结果如何、试验正在进行中。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