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宁 | 丰富旅游载体 铸就城市之魂
冕宁县红军广场。
秀美彝海。
“红色底蕴厚、民族风情浓、科技含量高、湖光山色美、康养条件优”谈起冕宁文旅资源,冕宁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旅游股股长邓松讲得头头是道。
近年来,冕宁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不断深化全域旅游战略,加快文旅融合、加强品牌建设,努力打造“中国亚高原最佳康养旅游目的地”。全域旅游提质升温,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各类活动丰富多彩。
2019年,冕宁成功进入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申报名单。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全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总收入分别增长21.2%和27.1%。
历史人文风光深赋发展底蕴
冕宁,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冕宁,红军先遣队司令员刘伯承与彝族果基家支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红军顺利通过彝区,“彝海结盟”成为民族团结的光辉典范。2004年,冕宁县城“红军长征纪念馆”以及“彝海结盟遗址”命名为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将冕宁县红色旅游线路参观点列入全国三十条精品参观线的第十五条“民族团结之旅”的主要参观点。
冕宁地处中国藏羌彝文化走廊核心区域,民族文化绚烂多姿。安定祠、康家大院等古老的祠堂里弄、挑花刺绣等传统手工和一些老地名里,明清时的屯堡文化遗风犹存;闻名中外彝族十月太阳历也是人类学家庄学本教授在冕宁田野考察时发现并报道而为世人所熟知;古老的茶马古道在雅砻江畔蜿蜒起伏高低飘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赶马调》自历史深处悠然飘来,承载着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变迁。
冕宁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典型的亚高原。这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公认的“清凉夏都”“冬日暖城”。
2019年,冕宁饮用水源达标率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100%,新增森林面积1.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7.6%。负氧离子常年保持在8000个/cm3以上,是适宜人居的“天然氧吧”。
冕宁火腿、泸宁鸡、冶勒绵羊、冕宁粳米、复兴樱桃等地方特产和“泸宁浑浆豆花”“冕宁豆豉”等地方风味备受青睐。
冕宁的温度、湿度、海拔高度、环境洁静度、优产度(物产优质)、森林覆盖度(负氧离子)等条件极适宜人类居住,加上冕宁日臻完善的医疗、交通、商贸、通讯配套度,成为打造中国亚高原最佳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坚实基础。
丰富旅游载体筑造城市“灵魂”
自2017年以来,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新方向,冕宁县站在“全域”的高度统筹谋划,不断完善丰富旅游载体。拥有良好红色旅游资源和人文自然资源的冕宁县优势突出。
彝海景区以彝海为核心、“彝海结盟”为灵魂,建成结盟新寨、结盟泉、相望树、相识湿地、彝海书屋、结盟井、小海子、红军湿地等主要景点构成的综合旅游线路。建成集党性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此外,依托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景区,打造一条高科技“研学游”旅游线路。目前正在打造的“问天谷”,是一个以航天科技博览园为核心的航天特色镇。将建成集研学、科普教学、互动体验、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科技旅游示范基地,重点塑造一个国际化旅游产品。
全县范围内,加快“两湖景区”、灵溪康养小镇、牧羊小镇、结盟小镇、航天小镇建设,推进景区景点系统开发和精品线路打造,构建“两湖一山一海一镇两走廊”旅游发展空间新格局。同时推进美丽县城建设,打造“中国亚高原最佳康养旅游目的地”,以红色文化为根基,让城市有根有魂、有品位有魅力。
2020年,冕宁将以建设天府旅游名县的契机,进一步提升冕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面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冕宁县上下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全域谋篇布局,精心制定了旅游发展“路线图”“作战图”,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格局。
目前,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服务接待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全面提档升级。
文/凉山广播电视报记者 伍忠明 图/冕宁县文广旅局提供
原标题:自然景观 红色遗迹 风情民俗 丰富旅游载体 铸就城市之魂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