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西昌古城:寻找中营巷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笑语中,路过吉羊巷,漫步涌泉街,没告诉那个多嘴的,吉羊巷里有座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它的历史没细究过,但那里的阿訇是个慈祥的老人,吉羊巷附近有条巷子叫四沟坝,它的坡度决定它不是个坝子,也不仅四条沟,因为每户人家低矮房屋门前都有一条沟,估计排洪而修沟渠。
历史上涌泉街在古城九街十八巷中不显赫,而今它绝对是古城保留较为完整的街道。走走看看,风轻拂脸颊,远望天边的云彩,物欲横流中搏击的人,你丢掉了多少闲情逸致,你丢掉了多少美丽故事。想着想着,面呈一口古井,古城原来有 许许多多水井,现保存下来的有近十来口,而名气最大的要算此“豆芽井”和彼“大水井”。豆芽井:在大通门以东,涌泉街南侧,建于明代。水质清冽甘甜,水如泉涌,涌泉街名由此而来。
悠悠六百年,街坊居民汲其水洗涤磨浆,做饭沏茶,生发豆芽,生生不息。所生豆芽清冽爽嫩,闻名建昌城,故名豆芽井。水之恩胜似玉液琼浆,怀想十月怀胎、嗷嗷待哺,母亲的汗水和眼泪养育了我们;怀想一路成长,父辈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就了我们;怀想而今的衣食无忧,时代变迁恩及了我们,知足的人一定会快乐。跟屁虫发现修缮后的豆芽井的趣味,真的乐不思蜀了,催促下,慢步行,其实从涌泉街可以走一条叫玉璧巷的路回家,此巷名副其实,小家碧玉,最为讽刺的是街名牌上的彝族文字小得似蝌蚪,汉书上称古彝文为蝌蚪文,会不会由此而来,诚然,这是笑谈,不足认真。
沿街而行,夕阳余辉下,“接友”(接送小孩)老王坐在门前,端着一碗饭吃得有滋有味,吃出了惬意和 韵味,看见我们后,乐呵呵地说:进来进来,喝酒喝酒,他的热情和惊喜布满脸庞,其实性格和脾气决定本人不宜饮酒,况且饮酒已成我的苦痛和悲哀,苦苦谢绝下逃离老王的美意。一路走去右手边,高大城墙下,有一门洞,上书:安定门,墙体斑驳、厚重,墙上长了不少古树和蔷薇,显得古朴中又有悠悠的生命力。
从以往涉猎的史料和传说中,深知这座古城是有历史的,是有故 事的,它与历朝历代、与南诏国、与藏传佛教、特别是与彝族古候曲涅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建昌城四门:建平门(北门)、大通门(南门)、安定门(东门),西门还未考究到,北来先生著的《大凉山往事》(红军过凉山前后时期)里描绘建昌城也没讲有西门,只描写从西边进来时路边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说明西门早早打开,打开不是坏事,它意味着交流、融合、包容、发展与开放。矗立安定门前,仿佛看见建昌城内张灯结彩、烟雾缭绕;仿佛听见建昌城外饮马长啸、金戈铁马、血雨腥风;仿佛面现汉装彝服藏袍的各异风采。似乎听到了茶马古道的悠悠铃声;似乎闻到了香气四溢的美味美食;似乎诵出了毕摩的朗朗经书;似乎背出了阿普(爷爷)句句口传的家谱……
定居三衙街,那是不悔之年,学性方勃,顽劣尚存,但充满着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气概和胸怀。花开花落,四季轮回,而立之年在踌躇中没能满志,而今不惑之年,虽母不捶胸、妻不夜泣、儿不惊厥、维斯如斯、老不桀撅,但安身立命、雄心未能壮志之苦仍然困惑或困顿着。有如北方谚语“年过中秋月过半”,逝者如斯夫,恰世人说,世本无悔药,我们都在把不悔、而立之年作为无限的赌资任意透支和糟蹋之后,在牢骚或感慨中苦渡着余生,在异彩纷呈中品读着生活的多样性。
居住二十来年的三衙街,地处偏僻、蛮荒与闭塞,但有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的称谓,甚为惊叹。史料上的三衙: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有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唐后期,习惯称藩镇的亲兵为牙(衙)兵,五代至宋的皇帝多半是由藩镇而夺得帝位,故相沿称为三衙。曾听故人讲:某某朝代一太子太傅,官至三衙,后因太子被废,宫廷斗争的惨烈波及其,流落此地居住而名三衙街。据李瑞禾先生《西昌历史上的人口迁徙》,西昌人口来源中云南人最多,其次是贵州人、陕西人、安徽人、湖北人、湖南人、华北一带人较少,许多人都能说出先辈在何地,大多与史料相符。按理说西昌没土著人,文中李先生也提到:据说西昌有十三家“土著人”,人们称之为“十三宝”,或叫“宝十三”,他们现在都是汉族,这个问题有待于细究。古城里居住的年长的都说他们不是土著人,但对三衙街的来历众口一辞,曾经这里先后建过三个衙门,所以叫三衙街,反帝反修时叫过“反帝路”,后更正。毋庸置疑古城自古便是祖国西南边陲的一个重镇,自秦汉始,历代政权均在此建立过郡、州、司府、委派过官吏。
生活在这样的古城,总有一种探究的冲动或欲望。闲暇日的晚餐后,向家人告假出门走走,尚在义务教育中的儿子也提出同行,应承同路。穿越三衙街,跨过什字街,到陶家祠巷时,想象 中陶氏祠堂曾经的庄严和圣神已没踪影,在曲折街道中只忆起某冬日的午后,一后生画匠笔下的复古,肺腑那后生的浓墨重彩,让一俗人见证那一刻的美丽。南街永远是熙熙攘攘的,左营巷肯定与安营扎寨有故事,巷中旧宅破败,但十分的宁静,是历史和战争该让它休憩了。不合时宜的儿子突然念到:左营巷,爸爸,你的彝族字,因我的职业和他妈妈是汉语教学的书匠,娃娃总认为彝文是我的,不是他的惊叫我真的忘了这个跟屁虫。
笑语中,路过吉羊巷,漫步涌泉街,没告诉那个多嘴的,吉羊巷里有座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它的历史没细究过,但那里的阿訇是个慈祥的老人,吉羊巷附近有条巷子叫四沟坝,它的坡度决定它不是个坝子,也不仅四条沟,因为每户人家低矮房屋门前都有一条沟,估计排洪而修沟渠。
历史上涌泉街在古城九街十八巷中不显赫,而今它绝对是古城保留较为完整的街道。走走看看,风轻拂脸颊,远望天边的云彩,物欲横流中搏击的人,你丢掉了多少闲情逸致,你丢掉了多少美丽故事。想着想着,面呈一口古井,古城原来有 许许多多水井,现保存下来的有近十来口,而名气最大的要算此“豆芽井”和彼“大水井”。豆芽井:在大通门以东,涌泉街南侧,建于明代。水质清冽甘甜,水如泉涌,涌泉街名由此而来。
悠悠六百年,街坊居民汲其水洗涤磨浆,做饭沏茶,生发豆芽,生生不息。所生豆芽清冽爽嫩,闻名建昌城,故名豆芽井。水之恩胜似玉液琼浆,怀想十月怀胎、嗷嗷待哺,母亲的汗水和眼泪养育了我们;怀想一路成长,父辈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成就了我们;怀想而今的衣食无忧,时代变迁恩及了我们,知足的人一定会快乐。跟屁虫发现修缮后的豆芽井的趣味,真的乐不思蜀了,催促下,慢步行,其实从涌泉街可以走一条叫玉璧巷的路回家,此巷名副其实,小家碧玉,最为讽刺的是街名牌上的彝族文字小得似蝌蚪,汉书上称古彝文为蝌蚪文,会不会由此而来,诚然,这是笑谈,不足认真。
沿街而行,夕阳余辉下,“接友”(接送小孩)老王坐在门前,端着一碗饭吃得有滋有味,吃出了惬意和 韵味,看见我们后,乐呵呵地说:进来进来,喝酒喝酒,他的热情和惊喜布满脸庞,其实性格和脾气决定本人不宜饮酒,况且饮酒已成我的苦痛和悲哀,苦苦谢绝下逃离老王的美意。一路走去右手边,高大城墙下,有一门洞,上书:安定门,墙体斑驳、厚重,墙上长了不少古树和蔷薇,显得古朴中又有悠悠的生命力。
从以往涉猎的史料和传说中,深知这座古城是有历史的,是有故 事的,它与历朝历代、与南诏国、与藏传佛教、特别是与彝族古候曲涅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联系。建昌城四门:建平门(北门)、大通门(南门)、安定门(东门),西门还未考究到,北来先生著的《大凉山往事》(红军过凉山前后时期)里描绘建昌城也没讲有西门,只描写从西边进来时路边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说明西门早早打开,打开不是坏事,它意味着交流、融合、包容、发展与开放。矗立安定门前,仿佛看见建昌城内张灯结彩、烟雾缭绕;仿佛听见建昌城外饮马长啸、金戈铁马、血雨腥风;仿佛面现汉装彝服藏袍的各异风采。似乎听到了茶马古道的悠悠铃声;似乎闻到了香气四溢的美味美食;似乎诵出了毕摩的朗朗经书;似乎背出了阿普(爷爷)句句口传的家谱……
沿着安定门一路向北,跟屁虫又念到:后营巷,显然他只忙于他的走马观花,看见有点相似的街名绕起兴趣来了。问到:既然有左营巷就该有右营巷,以此推论,前营巷、中营巷就该有哦?思忖后我就对他说:那,今天我们来找找中间的营巷。寻找中营巷成了他的终极目标,他的话语也多了起来,已经容不得我的思考与思绪。平时陪伴和沟通较少,家人是有怨气的,彝族成年男子血性里面就羞于做家事,其实我们也在修正和改良自己,所以说跟屁虫的举动是可以理解的。顺着曲折的后营巷,左拐右拐来到有指示牌引路的东林寺。在同东林寺尼姑庵短暂攀谈与《佛祖飞来白塔寺》中考证到:明朝正德年间,为庆贺佛祖从西方飞来,在古城中的东西南北各建佛寺一座,北街建了北庵,涌泉街建了涌泉寺,城西建了西盛寺,城东建了东林寺。只有东林寺历经无数劫难和风雨保存至今,成为城内一处幽静的禅院。匆匆离别东林寺后,启程寻找 中营巷,其实心中在想,出门我们就在寻找了,只是感觉不到在寻找什么。
从上大水沟由北向南而行到府街。《西昌县志》(民国版):民国三十年,由石塔街新辟马路,直抵望远室,又自鸡心石经书院街四牌楼,辟马路以达行辕,荡荡平平,市容焕若,而夙街市,犹有纪而存之者,知县胡薇元西昌街衡记曰,夫圣人之道,犹中 衢而设尊,过者斟酌,多寡不同,各得其所……。古城仓街、府街和南北街的交汇处曾有个四牌楼,后毁于一场大火,四牌楼这个名称而今在古城名望也十分大,可今天物非人也非,已不见昔日的繁华。顺下大水沟、吉羊巷、涌泉街一路走下来,筋疲力尽。到建昌城南门(大通门),我们一直没有找着右营巷、前营巷,更别提中营巷。
大通楼前刚修缮了一小型惠民广场,身着彝族服装的彝汉大爷大妈欢快地跳着彝族达体舞,足见社会进步和民族和谐,谁曾想,大通楼外曾悬挂血淋淋的人头;谁曾想,大通楼内抢掠的啼哭声。跟屁虫发现大通楼面前有张施工地图,他兴奋地凑了上去,好像找到了救命稻草,在足足静看了十多分钟后,转身绝望地对我说:爸爸骗人,地图上根本没有右营巷、前营巷和中营巷,其实之前我也不知历史上有没有,而今有没有。拖着疲惫的身躯,沿着顺城街回家,顺城街牌匾上的彝汉文十分规范和标准,曾是这座城市和我的骄傲,十分反感本地人现又叫仿古街,其实顺城街历来占据着建昌古城九街十八巷的重要位置。不管失意得意,家永远是身体和心灵的栖所,归意促使脚步快起来。司马相如挥毫写下“月出邓池水,空明澈九霄”的千古佳句来赞赏邛海的月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所以古城又被称之为月城,于是后来古城有了这微型的月亮公园,从月亮公园上行至右边有个路口时,跟屁虫东跳西跳拐了进去,他的举动令人懊恼,同时夜空中飘来清脆的声音,阿达、阿达(爸爸),中营巷、中营巷。一般跟屁虫在兴奋或喜悦时,才叫他父亲彝族人称呼父亲的阿达,中营巷就在家门口,这是我也万万没想到的啊!找到中营巷,就像走失的孩子找到焦急的妈妈。微弱灯影下,跟屁虫手舞足蹈,极度痴狂,洋溢着快乐的幸福。古城,你的积淀与谁吟、你的美丽与谁舞,游走你,为的是寻求心灵救赎,而此刻,从没有过的强烈的幸福感快意地袭击着躯体、袭击着灵魂,升腾,对的,用升腾来形容恰如其分。
(2015年5月13日三衙书屋)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