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姿仙态螺髻山
螺髻山,彝语称安哈波,意为五百里山峰和五指山峰,因其主峰高耸入云,直插九霄,形似青螺,宛如玉髻而得其美名:螺髻山。1986年11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省级自然景色,文物古迹和彝族风情相融一体的大型综合性风景名胜旅游区。
螺髻山,叠岭层峦,茂林修竹,繁花似锦,香飘四溢,兼有黄山、泰山之雄奇,衡山、华山之峻峭,峨嵋山、九寨沟之秀美。明朝万代年间进士马中良在《螺髻山记》中曾写下“螺髻山开、峨眉山闭”的赞语;清末举人颜汝玉在其《螺髻山赋》中云,“景或异夫峨眉,名可齐乎姑射”;原民国政府中央大学教授朱契在《螺髻山探胜记》中把螺髻山称为“胜地”、“奥区”,并与黄山、庐山、衡山齐名。近年来,不少文人骚客褒螺髻山比“秀越天下,名噪中外的童话世界??九寨沟”还美,亦有“西子浓妆,峨眉淡抹,螺髻天生”之美誉。古籍中将螺髻山名胜归结为“十二佛洞、十八顶、二十五坪、三十二天池、七十二峰、一百单八景,另加一处神奇幽美的温泉瀑布。主峰??也俄额哈峰海拔4359米,重峦叠嶂,气势磅礴,耸立于普格县境内。
螺髻山具有中外罕见的古冰川,第四纪冰川地貌类型保存十分完整,在我国已知山地中是罕见的。早在1938年袁复礼教授曾对螺髻山第四纪冰川遗迹作过考查报告。1965年由李四光组织的西南第四纪冰川考察中曾把本区列为重点,进行了综合考察。1964年曾列入中国科学院基金项目《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问题与环境变迁》及《攀西裂谷》研究内容,同年在兰州召开的中国古冰川研究会上,专家、学者们建议在螺髻山上建立我国第一个古冰川公园,供人们欣赏、研究。二十多年来,先后有北京大学地理系等几十个单位和英、美、德、日、奥地利、荷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来螺髻山考察,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一)地质成因
螺髻山旅游风景区在地质史上,处于“康滇古陆”中段东缘,陆地隆起出现于距今约9亿年的早震旦世。有强烈的火山口喷发,形成一层巨厚的早震旦世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层,后受灯影海浸影响,大部分从水下隆起,在距今约4.5亿年左右的晚奥陶世,陆地面积已逐步扩大,以后从未被湖海淹没,为古生物的繁衍创造了条件。第三纪至第四纪初(距今约三、四百万年),由于受大规模喜马拉雅褶皱造山运动的影响,使其山体沿两侧断裂不断抬升,至第四纪升至雪线以上,地球上交替出现了若干次全球性的冰期和间冰期,当冰期到来,大量的古生物为了躲避寒冷气候,退至低山河谷一带。据化石和饱粉资料表明,在第四纪,冷云杉大至分布在上限为现今海拔2000米左右的河谷地带,随着冰期过去,植物分布上限已大大提高,使许多物种得以保存,这是本区多珍稀物种的重要原因。特定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和大自然环境形成了螺髻山气势磅礴,雄伟壮观,色彩斑斓的地质生物、气候特征。
(二)动植物资源
据调查:螺髻山旅游区内有森林62.3万亩(其中冷杉等原始林11.4万亩),据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调查,计有高等植物180余科,2000余种。本区植物区系上,属中国喜马拉雅??横断山区。植被水平区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由于地势高差悬殊,森林垂直带谱完整自下而上,是南亚热带植被,分布高度为1500米以下地区,以攀枝花、红椿、余甘子、香蕉、酸角、木蝴蝶为代表;亚热带硬叶常绿阔叶林,分布高度1500-2500米,以云南松、杉木、云南油杉、华山松、干香白为代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高度为1500-3100米,以滇石砾,多变石栎、高山栲、包槲、银木荷、银叶桂、光叶高山栎及樟科、山茶科为代表;温带暗针叶林,分布高度3100-3300米,以高山栎为代表,间有少量冷杉呈小块分布;亚高山针叶林,分布在3300-4000米;优势树种为长苞冷杉,川滇冷杉,灌木层中有多种花楸及杜鹃,有的杜鹃种类形成小乔木伸入乔木层。此外,还有部分高山草甸。在螺髻山这座天然的植物公园里有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以杜鹃花科、木兰科、山茶科、报春花科、百合科、龙胆科、兰科等植物观赏价值最高,是螺髻山最迷人的景色。多样的森林、花卉景观,为旅游区增添了光彩。
本区珍稀植物丰富,据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考察,属于国家第一批保护植物有扇蕨,攀枝花苏铁,长苞冷杉,德昌杉木,棕背杜鹃,西康玉兰,银叶桂,香果树,康定木兰,大王杜鹃等30余种。大部为我国四川云南特有种,原始类型保存较好。并有大型真菌约150种,其中食用和药用真菌占80%。
螺髻山还是一处动物王国。有高等动物近400种,已知兽类60余种,乌类252种,爬行类19种,两栖类29种。动物区系组成主要以古北界喜马拉雅山系种类为主,东洋界种类也有一定数量,属于我国重点保护的种类有普通树鼯、短尾猴、小熊猫、穿山甲、金猫、豹猫、黑熊、林麝、斑羚、红腹角雉、白腹锦鸡、灰头鹦鹉等30余种。还有许多稀有种类,如圆胧齿蟾、宝兴树蛙、大凉疣螈、赤麂、东坡墨鱼等,其次是画眉、雉类等分布较丰富,鸟类全省有572种,螺髻山(包括邛海)产252种,占全省总数的44%,这跟螺髻山丰富的森林和水域有关。
(三)螺髻山“五绝”
螺髻山第一绝当推五彩缤纷的冰川湖泊。它是第四纪冰川的一批巨大囤冰场所,冰斗底部发育一批冰蚀湖和冰蚀洼地。当地群众称“海子”或“干海子”。前者全年积水,成高山湖泊,后者雨季积水,晶莹发光,据89年12月拍摄的TM卫星照片资料,螺髻山共有冰斗湖33个,大者百余亩,小者1-2亩,除黑龙潭、黄龙潭、干海子较为分散外,其余沿主峰山脊两侧呈群状分布,一般相距200-300米,便于旅游开发,且别有情趣。湖泊大都深藏在原始森林中,水边杜鹃环绕,四周冷杉密布,烟波浩淼。有的背靠山峰,峰群丛树倒映,云影天光,景色奇绝。山峰、森林、湖泊的美给人以寂静、幽深之感,陶醉于古朴原始的自然美之中。山、林、花、湖相依相伴,交相辉映。如五彩湖、珍珠湖、姐妹湖、叠翠湖等,都是螺髻山优美的湖泊景区。水色褐红的干海子,终年云蒸雾锁、变幻莫测;湖水暗红的驼峰海和五彩湖,位于海拔4000米的驼峰山麓,海子四周长满雪茶、草灵芝等稀有植物。清水沟的大冰窑口的大海子,面积450亩,是螺髻山最大的冰川湖泊。位于主峰脚下的姐妹湖,辉映着倚天雄奇的金字塔主峰,云影飞驰,神秘莫测,掩映在螺髻山原始森林中的大、小海子,大部分布在海拔3800米的地带,运去曾被人们称为“天池”。40年代朱契教授游螺髻山时曾赞誉天池说“庐山有天池,因王阳明之诗而得名;天目山有天池,因郭璞之诗而得名,然庐山天池逼窄,天目山天池淤浅,皆无螺髻山之天池气象……然云影天光,颇有一碧千倾之势”。
螺髻山二绝当是雄奇壮观的冰川角峰、刃脊。古籍中称为“七十二峰”,实际是在海拔4000米高的主山脊上排列成长龙一般的高大山峰群、峰丛或孤峰。据80年卫星遥感资料表明,其山脊有高出4000米的山峰58座,主峰就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形角峰,著名的有骆驼峰、蓓蕾峰等。有的峰群叠翠上临苍穹,有的四壁陡立,犹如擎天柱,有的绝壁万仞,深岩巨壑,这批山峰迂迥于高山雾海之中,忽隐忽现,如苍龙遨游九天,其峰之集中,规模之宏大,造型之奇异在我国东南部山中尚属罕见。雄奇壮观的角峰刃脊,均薄利如刀,形若鱼龙脊鳍。陡峭的剥蚀面上,怪石嶙峋,以原始森林、冰川湖泊、五彩缤纷的杜鹃花为依托,更增添了山林的原始气息,使游人能观赏规模壮观、气势宏伟的古冰川遗址,领略自然界的沧桑巨变,享受山林的野趣。
杜鹃花海乃螺髻山三绝,山上属杜鹃科的花卉就有30余种,分布在海拔1500-4000米的地带,如低山的报春花,萌芽初绿,就爆绽出色彩艳红的花朵,送来春的气息;中山的云南杜鹃、大白杜鹃、圆叶杜鹃、棕背杜鹃、乳黄杜鹃、大王杜鹃,繁花怒放于初夏,多系杜鹃古树,枝干扭曲,虬根裸露,棵棵皆似盆景高手,盛开时或红或白,或紫或蓝,五彩缤纷,漫灿山岗;而姗姗来迟的高山乳黄杜鹃最为珍贵,她天生丽质,花簇成球,华贵典雅,更别具一种风韵。总之,从初春到夏,各类杜鹃花从低山到高山渐次开放,竞相争艳,万紫千红,把这里装扮成花的海洋。彝语称杜鹃为“索玛花”,即迎客之花。
第四绝当数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刻槽。它是由古冰川带夹坚硬的岩块,以强大的力量刻碾冰川底部的两侧岩石,形成宽而深的刻槽,如清水沟源头大冰窑和“U”谷两侧,这种刻槽处处可见,仅大海子出口下侧的“U”谷中,至少已发现5处,每处3-5条,多见“U”谷两侧的冰溜面上,这些刻槽从高处到低处,一般长数十米,宽30-60厘米,深10-20厘米,位于大海子下侧海拔3550米处,发现一个长30米、宽3.5米、深2米的冰川刻槽,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古冰川刻槽,因此具有极为重要的科考价值,槽中遗有古冰川作螺旋式推进碾磨的清晰擦痕,显示了冰川运动巨大的自然威力。
螺髻山第五绝,自然就是那被誉为“水帘洞”的螺髻山温泉瀑布了。
螺髻山温泉瀑布位于普格县城西北部荞窝镇境内,螺髻山东坡中段,海拔1800米的大槽河北岸。南来北往的游人,可从凉山州首府西昌乘车50公里直达海拔1600米的青杠坪,然后爬上海拔1700米的大槽河水渠堤坎、顺渠而上,攀沿“老虎嘴”,来到水势汹涌的大槽河,展现在眼前的就是青山环抱之中,热气蒸腾,声响如雷的温泉瀑布。泉水分三台直泻而下,从喷口射出的泉水沿仙女池、水帘洞、鸳鸯池、青龙宫飞泻而下,形成宽10米,高5米的瀑布,洁白晶莹,夏日白练垂空,光射长虹,冬天腾腾蒸雾笼罩瑶池,真可谓“石壁高千仞,银河落九天”。
第二台喷口前面,天生一个长槽形大池,长约10米,宽1.7米,可同时容纳20人沐浴,温泉从喷口坠入崖腔之中,蒸气四溢,美丽多情的姑娘们最喜欢攀崖爬壁来池中戏浴,如仙山瑶池,故称“仙女池”。池下有一凹形浅穴,温泉从仙女池泻下恰似银帘挂洞口,人称“水帘洞”,入洞沐浴别有情趣。水帘洞两边各并立一个水池,每池可容纳二人,戏称“鸳鸯池”,水帘洞泻下,洁白的水帘挂满凹岩上,人在岩下洗澡如临龙宫,因之又叫“青龙宫”这里便是男士沐浴的天然场所。
温泉沿大槽河断层出露在螺髻山脊斜东翼中段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层中,上部是震旦系岩层,下部是奥陶岩层,流量大于100升/秒,水温32℃,矿化度0.192克/升,PH值7.9,属重碳酸镁型泉水,水质无色、透明、无臭、无味,是理想的天然沐浴场所。
泉水所处地貌是峡谷地貌,谷深平均为500米,是东西走向的平推断层发育而成。峡谷两岸是近于直立的悬崖陡壁,岩层没有发生明显的错动移位,走向、倾向和倾角几乎一致,断面比较粗糙,形态十分吻合。
温泉瀑布地处亚热带气候带,由于周围是青山环抱和温泉大量热气散发,小区气候特点十分明显,年均气温为17℃,年降水量1400毫米,年日照1000小时,无霜期300余天,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夏无酷署、冬无严寒、四季如春的特点。
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生长茂盛,种类繁多,是典型的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覆盖度达90%以上,乔木以桤木、樟木为主,间生有合欢、黑枣和杉木;竹类有硬头竹、刺竹、箭竹和芦苇;灌木有马桑、全绿火棘、绣线菊蔷薇和南烛等,此外还有各种山花四季开放,画眉和云雀林间穿来飞去,时而追逐嬉戏,时而发出婉转悦耳的歌声。
螺髻山温泉瀑布,不仅是难得的温泉浴场,而且是天然的皮肤病防治所,东晋人常璩所著《华阳国志》记载“温泉穴,冬夏常热,下流洗澡,治疾病”。一九九四年被评为四川名泉。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