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古彝文将有望成功申报国际编码
在川滇黔桂四省(区)专家共同努力下,传统古彝文有望成功申报国际编码。届时,传统古彝文统一编码输入计算机,将有助于彝文古籍的抢救、保护和研究。
毕节学院外语系归国学者吴学军近日告诉记者,由毕节学院研究员陈英领衔,以教育部、国家语委2005年批准立项的“古彝文整理及计算机输入软件”科研项目为依托,借助美国high-logic公司开发的文字软件,通过人工手写进行识别、调整后,已经做出了8.4万个传统古彝文的输入编码。国家信息标准管理委员会即将向有关国际机构申报国际编码。
“一旦申报成功,每个传统古彝文就有了户口。国内外专家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古彝文的数据交换、数据分析和古籍研究。这对于解决当前彝文研究队伍中存在的会彝文不懂汉文、会汉语不懂彝文的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吴学军认为:“申报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这8.4万个传统古彝文是由国内彝族聚居地川、滇、黔、桂四省(区)相关彝文专家共同筛选整理的,具有权威性。”
吴学军说,彝文典籍的内容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天文、地理、医学、算术、地形、地貌、生物、农牧等无所不包,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生产与生活的技能智慧,是彝族人民开发利用所在地自然资源的经验总结和科学的结晶。目前发现的古彝文距今有8000年至1万年。
其他媒体的相关消息:
中评社香港3月30日电/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区专家的努力下,古彝文将申报国际编码,届时传统古彝文统一编码输入电脑后,将有助于彝文古籍的抢救、保护和研究。不过,古彝文在贵州省目前只有三名研究人员能够完整翻译,有人慨叹后继乏人。
新华社今天报道,由贵州省毕节学院研究员陈英率领的古彝文整理及电脑输入软体研究小组,借用美国开发的文字软体,透过人工手写进行识别、调整后,已经做出了八点四万个传统古彝文的输入编码。
据称,国家信息标准管理委员会即将向有关国际机构申报国际编码。
毕节学院外语系学者吴学军说,申报成功的机率很大,因为这些都是由彝文专家共同筛选整理的,具有权威性;一旦申报成功,国内外专家就可以在电脑交换古彝文的资讯、分析和研究古籍。
彝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等地,彝族在贵州聚集、使用彝文时间超过千年,古彝文至今仍是彝族通行的文字。
但据报道,由于多种原因,现在贵州能识别古彝文的彝族老人越来越少,认识古彝文的彝族老人因为不认识汉文,对古老彝文典籍翻译不出来,古彝文研究人才严重缺乏。
据了解,彝文典籍的内容广泛,天文、地理、医学、算术、地形、地貌、生物、农牧等无所不包,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生产与生活的技能智慧,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适用价值。
有关专家已呼吁政府有关单位加强古彝文研究团队,尽快抢救古彝文这一文化瑰宝。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