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艺 Culture and Ar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节庆纪实

十余所武汉高校彝族学子“打跳”彝族新年

作者:段玲燕 发布时间:2011-11-12 原出处:湖北新闻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11月11日晚,来自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湖北大学等武汉各大高校的彝族学子在中南民族大学的火之舞广场举行隆重的“新年达体”晚会。s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历年”和火把节是彝族的两个重大的节日庆典。彝族以太力法为民族的传统日历,以此为依据,不同的彝族居住区规定某一天为本地区彝族的新年,即“彝历年”。 “彝历年”的具体时间因地区而不同,同一地区,也会有变动。”华中科技大学来自四川大凉山的黄尔钾告诉记者,“规定是某一天,但如果不是好日子的话,我们会顺期推延。”至于是不是好日子,村里或族里年老的长辈会根据历法预先告知。s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地区“彝历年”时间不定,所以各大高校的学子会以一个地区的为标准,共同庆祝“新年”。 记者了解到,今天是太力法的腊月十六,属于小凉山(即云南的小凉山)的“彝历年”。s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达体舞”是每逢佳节彝族同胞一个必须的节目。“达体”是彝族语言,即打跳,就是跳舞的意思。“你看,就这样,前一步,后一步,中间停顿一下,很简单的。”云南丽江的彝族姑娘胡雁鸿穿着彝族服装,给围观的同学讲解着。s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欢快的民族音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同学们比划着,跃跃欲试。中南民族大学电子信息与技术管理学院的川鹤同学专门找穿彝族服装的同学合影,然后加入“打跳”。“开始是不太熟悉,不过跟着节奏,很容易,也很好玩!”宿管的阿姨也循着音乐过来观看,“孩子们太有活力啦!我们是跳不动喽!不过可以沾沾他们的喜气噻!”阿姨说。到了8点钟,人们已经围了三个圈,跟着音符跳动。s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地质大学的杨赟达(彝族名:吉宏尼刚)5点多久来到火之舞准备,带头“打跳”。“我本来是带了民族服装的,但一来就被同学们抢着穿!”杨赟达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我们基本都有自己的服装,只是有些同学没带过来。”现场,来自不同高校的彝族同学用着纯正的彝族语言交流着。s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崇拜火,在家乡我们围着篝火‘打跳’,出来求学,那已不可能。但火之舞却可以给我们一些心理慰藉!所以选择在这儿相聚。”研究生二年级的杨海军告诉记者。s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