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在礼敬中传承——解读歌剧《天穹的歌谣》中的民族文化自信
一声声嘶喊,一声声哭诉,一声声低语,一声声呢喃,当藏在大山深处的彝族元素呈现在舞台上时,观众不仅感受到了歌声美、故事美,更感受到了原生文化之美。
《天穹的歌谣》作为贵州首部彝族歌剧,是贵州继反映苗族文化、侗族文化之后重点反映彝族文化的精品力作,它以歌剧方式,展现了一幅民族的诗与画,引领着一个民族的心与魂。
《天穹的歌谣》紧紧抓住“仁爱”主题,以“挖心救兄”的神话传说为戏核,讲述了彝人阿米、阿妮诺的悲美爱情故事,生动刻画了阿米的仁慈大爱、阿木的狂妄自大、阿妮诺的坚强勇敢、阿妮鲁的果敢大气等人物形象,描写了彝族同胞的儿女情、兄弟情、英雄情、民族情。这部由盘县人民政府出品的原创歌剧,于4月26日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首演,首演当天座无虚席,黔城观众看后好评如潮。
中央民族乐团原团长、中国音乐剧协会常务副会长顾夏阳观看后认为,《天穹的歌谣》地域特色浓郁、人物性格鲜明、故事内容动人、特别是平行二度的演唱很有特点,是一部很好的民族歌剧,非常值得一看。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大四学生陈芳说,《天穹的歌谣》一拉开序幕就把我震撼了,舞台的背景、服饰设计得很精美,传统的彝族音乐让人陶醉,整个过程让我很享受。
《天穹的歌谣》作为贵州首部民族歌剧,通过演唱反映彝族的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宗教信仰以及审美需求,具有鲜明的民族形态特征。剧中呈现的大量的创作音乐,由雷艳、熊正宇、隆松涛等贵州省著名演员担纲。全剧分五幕呈现,幕与幕之间由彝族山歌传承人王富怀、洪冬通过彝族古歌、哭嫁歌、彝族酒令等原始声腔完成,让人耳目一新,一次次情不自禁为之鼓掌。
在民族文化被迫同化、民歌土壤遭到严重破坏、民族音乐加速消亡的今天,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至今还没有从根本上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天穹的歌谣》里的幕间戏,音乐取材于盘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山歌。这种音乐形态的存在,不能不让当地的文化部门重新思考,怎样才能让非遗从文物般状态里活起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有专家到盘县采风,在听了彝族山歌后,质疑演唱声音不准、唱腔不对。三十多年过去了,彝族声腔再次从《天穹的歌谣》中走进人们的视野。此前,盘县本土演员试图用记谱、记音的方法进入幕间戏的音乐训练,但最终无果。他们所谓的“科学方法”完全进入不了彝歌演唱,这让他们明白,不能用西方的音乐体系来看待彝族音乐,必须退回来,回到彝族音乐的原始形态上来。他们五下娘娘山,从采风到实践,到再采风再实践,继而从迷离中逐渐清晰起来。通过不懈的努力,重新在彝族古歌的音层关系里获得了启发,获得了解读彝族音乐的全新认知。
为渲染剧中阿妮诺拒婚不从的悲痛之情,第三幕间戏所演绎的彝族哭嫁歌,震撼全场。女歌王王富怀说,以前觉得自己是四邻八里很会唱歌的人,但面对车秀花、杜元元那些老一辈歌师,才突然发现自己会唱的实在太少太少了。她表示一定会将彝歌传承下去。尾声的演唱者赵韦晏感悟说,摈弃原来所学的西方音乐体系,重新认识彝族音乐,这是彝族音乐让我的认知重建,更是对我思想的洗礼,心灵的洗礼。
一种有效保护和传承非遗音乐的全新尝试,让我们在短短的幕间戏里,感受到了盘县彝族音乐的真正魅力。敬畏文化而执著坚守,或许,这就是一个民族骨子里的文化自信。
谈到《天穹的歌谣》,贵州省地方戏艺术研究会会长、贵州省文化厅原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罗运琪说,在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宝库中,彝族山歌就像宝库门边亭亭玉立的美丽少女,她在你的面前款款而行,你会情不自禁地在她的带领下,去领略彝族的毕摩文化,领略彝族同胞的民情风俗,领略博大精深的彝族典籍。我们致敬过侗族大歌,致敬过苗族飞歌,而当你在盘县的山水间听到歌头悠长、粗犷奔放、节奏自由、旋律优美的彝族山歌的时候,你一定会再次感动,对民间文化顶礼膜拜。
在全剧的幕间戏中,与其说是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不如说是一种新的文化传承方式。一个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彝族形象,像一本本“真人图书”屹立于台口,从服饰到肢体,从语言到表情,那些唱腔的背后,是藏在盘县淤泥河畔、娘娘山下的千年文脉,必将永远守护着一个民族,给予他们力量和自信,陪伴他们走在与时俱进的征程中,走在彰显文化自信的高度里。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