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推开彝族文化传播大门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品牌理念:《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彝文出版物,也是彝文出版史上具有空前学术价值,且涉及领域最为广泛的彝文经典集成,具有重大的文化传承价值。
“《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自去年12月出版后,便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出版两个月内,便已成功售出近30套1800册。目前,有关机构和个体读者对该书的订单一直不断,相信该书的再版指日可待。”提起《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的市场情况,四川民族出版社副社长、彝文出版中心主任陈蓉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道。
为抢救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明史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主创造了一套具有独特信仰内涵的母语书写文明传统,千百年来,一代代彝族人生生不息地传承与传播,最终形成了浩如烟海、独具民族特色的彝文文献典籍,进而缔造出源远流长、高致深蕴的彝族古老文明体系。
然而,随着社会的演进发展,彝族文献典籍的搜集、整理、抢救和保护却面临诸多尴尬的处境,特别是随着外来文化、商业化的冲击,许多彝族负责传授文字、撰写典籍的人员不再从事祖业,不再传抄典籍文献,加之古籍拥有者对文献的保管意识滞后、保护条件差,致使许多古籍珍本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在这样的背景下,四川民族社便将抢救和保护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上了日程。
2009年,四川民族社彝文出版中心组织编辑团队,利用现代出版技术对濒临消失的彝族文献典籍进行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我们深知肩负着抢救和保护彝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起来。”陈蓉向记者坦言。
随即,彝文编辑队伍奔赴川、滇、黔三省彝区腹地深入调研、考察,回来便立即策划出了《彝文典籍集成》(1—160辑),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便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于2015年年底出版。
用现代技术丰富彝文古籍出版内涵
《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总体规模为60辑,422小卷,3.6万码(幅)正式用稿量,内容涵盖了四川境内有彝族建制乡的所有地区。在陈蓉看来,所收录稿件范围弥补了以往彝文古籍整理出版均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内搜集的缺憾,“除凉山彝族自治州外,乐山、雅安、宜宾、泸州、甘孜和攀枝花等地民间收藏的彝文古籍均有收录,其中包括大量文物层级相当高的精品、珍品。”
相对历史文物、文化遗存而言,古籍以文字形式直接记载了各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反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做好古籍整理出版,不能为了出版而出版,还要通过采用当前的先进技术,丰富古籍出版内涵,使它的出版价值达到最大化。”陈蓉表示。
陈蓉所说的出版价值,除了对彝文古籍的抢救和保护,还有传承。
由于绝大多数的彝文古籍均散存于民间,因此,从未有人对彝文古籍进行过详细的分类。“为充分体现该项目的出版价值,项目组召开多次专家研讨会进行反复斟酌和论证,最后决定用现代学科分类法对彝文古籍进行分类,从而便于大家查阅。”李蓉说道,根据古籍内容将该书分为哲学宗教、天文历算、历史地理、军事、文学、医药、习惯法、教育、经济、谱牒十大类。
同样,为了充分体现《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的使用价值,便于广大彝族文化研究者翻阅和检索,经多次专家会的讨论和论证后,编辑们决定小卷名统一音译。“每一小卷包含卷名、字数、藏书者及内容提要。其中,我们邀请了资深的古彝文专家团队对古籍稿件进行汉文内容提要提炼,也是彝文古籍出版史上的一项创举,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彝文古籍的出版内涵,方便了古籍读者查阅、使用和研究。”
让彝族传统文化精髓为世界所知
《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彝学大典,内容包含了彝族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教育伦理、天文历法、文学艺术、风俗礼制、医药卫生等彝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彝文出版物,也是彝文出版史上具有空前学术价值,且涉及领域最为广泛的彝文经典集成,具有重大的文化传承价值。”陈蓉向记者说道。
民族文化是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彝族文化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来,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承下来的。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传承并被世界所知。
古籍作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其价值不言而喻。“该书的出版是系统整理、抢救、保护彝民族古籍文献的重大文化工程,对传承、弘扬彝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彝族传统文化精髓为世界所知,为人类共享畅通了路径。”提起《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出版的重大意义,陈蓉如是说。
的确,《彝文典籍集成·四川卷》通过忠实保存彝文古籍的原始风貌,而且化身千百,为广大彝学研究者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究的精品蓝本,为彝学研究和彝族文化的传播开启一扇古老的大门。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