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环境人类学的本土化研究与应用性探索:《云南石板河径流区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
(A book review ofThe Eco-Environment and National Culture of the Yunnan Shiban River Runoff Area:The Localizati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Exploration of Environmental Anthropology)
环境人类学是人类学大体系中的一个新兴学科,其发端于西方学界对环境与文化互动关系的研究,之后经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形成了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审视人类社会诸文明的重要理论。2017年12月,云南民族大学环境人类学教授何大勇、国家注册环评工程师李子海共同撰著的《云南石板河径流区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一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面世。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对环境人类学的具体应用和学科本土化的探索与思考。其以“石板河径流区(云南禄劝县)”为中心,集中探讨了生态功能区与美丽乡村建设、土司府遗址和红色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等问题,并且对该区域内的彝族、傈僳族双笛文化、彝族水文化以及烤烟种植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诸多具有建设性的见解。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在书末附译了日本帝京大学教授野本敬先生的《从清代云南武定彝族土目那氏动态来看官—彝关系》一文,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文本内容,且基于国际的视角,拓展了读者的视野。
根系本土
当今方兴未艾的环境人类学,已成为我国人类学体系中一个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学科进行区域内本土化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云南罗婺故地作为土司文化盛行之所,深受专家、学者们的青睐。凤氏土司的统治瓦解后,形成了暮连土舍那氏、勒品土巡捕李氏、环州土舍李氏、汤郎土巡检金氏、撒甸土官常氏这五大势力分治的局面,而长期以来撒甸常氏似乎被其它四户的光华所掩盖,故对其鲜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鉴于此,作者对位于禄劝县撒营盘镇的常氏土司府遗址开展了实地考察,并且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揭示了常土司“从凤易常”的由来始终,让人们对这个近乎被历史淹没的家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研究禄劝全县的水文化时,作者从彝文古籍中对水的理解、禄劝地名中的水文化这两个方面来介绍当地彝族的生态观,正如书中所言“构建出原住民族社区民众共同遵守的千古规则”。之后作者把坎邓村彝族、傈僳族的“双笛”这一特殊民间艺术形式与婚嫁礼俗穿插,淋漓尽致的展现于读者眼帘。并在深入探讨了当地自然生态、民族文化资源后,又以烤烟种植为基点,转入了对生计方式的研究。其在转译尚无统一规范的彝语时用了多个同音汉字,如“笛(蹀、叠)脚舞”,体现出其严谨的学术精神,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就此而言,将环境人类学这一“舶来学科”根植于本土,当为本书更深层次的价值所在。
着眼实地
早在19世纪末,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就已提出:人类学属决策科学,应用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作者在前言部分就阐明了本书的出版缘起于“禄劝县云龙水库石板河径流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美丽宜居示范村研究”之课题,从中即可得知书中所述内容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旨在解决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作者首先针对该径流区的生态功能建设展开了研究,并且对主要水体地表水环境质量做了采样检测并制成图表,直观地分析所得之数据,使自然科学有人文科学理论能够有机的衔接互补,为本区域内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对相关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然后,作者又通过对撒营盘镇常氏土司府的考察,提出了六项保护与开发的建议。与此同时又基于该镇坎邓村的系列调查和研究,建议政府和村民联动,共同治理打造美丽宜居示范村。并凭借大量的党史资料和村民口述,极为生动的再现了那场红军长征时期,“铁流后卫”红五军团的石板河阻击战,据此策划了红色文化特色村、露天战争博物馆、董振堂纪念碑的建设方案。最后,作者还研究了该村彝族、傈僳族双笛文化的源流与现状,并且提出详细的保护和传承计划。所以,单从学术理论的应用而言,本书以石板河径流区为研究主线,结合了自然生态环境、红色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人文历史、农业经济结构等要素,规划出相应的发展蓝图,是对环境人类学应用性实践的一次可贵的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促使环境人类学从理论走向应用,同时也将在更大范围内服务于各地的区生态、文化和经济建设。综上所述,本书以小见大、触类旁通,内容跨越了古今界限,辐射禄劝、武定二县,是将环境人类学的本土化研究与现实应用相结合的先锋之作。
(作者简介:商宇宏,男,武定彝族,现就读于昆明学院。主要从事微观民族学和少数民族口述史学研究。)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