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张传玺先生是当代知名的历史学家,1958年他率中央民族学院学生张元庆等人在武定从事彝族社会历史调查,撰写了《武定县万德区万宗铺村彝族社会历史调查》,该报告包含慕连土司历史,报告收入1963年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内部编印的《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1986年10月出版的“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收入了该报告。此后,张传玺先生对报告中的慕莲土司历史重新进行了补充、考订,撰写成《云南彝族慕连土司史迹补正》一文,1995年8月公开发表于燕京研究院编《燕京学报》新1期。 本书稿是张传玺先生在《燕京学报》所刊论文基础上的进一步补充修订本,另加入当年调查的彝族碑刻手稿,有新的材料和新的见解。在内容结构上,分为民族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从华夏和蛮夷戎狄等族名谈到汉民族形成、云南彝族慕连土司史迹补正、上下十三村反土司斗争及其遗迹、《禄劝常氏土司家史》相关资料汇考、环州地区各族人民反土司的斗争六个部分,对研究中国土司制度和彝族历史有较高学术价值。Xp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录
第一篇 云南彝族慕连土司史迹补正
一、万宗铺村
二、万德区的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
三、慕连土司政治史迹补正
第二篇 上、下十三村反土司斗争及其遗迹
第三篇 《禄劝常氏土司家史》相关资料汇考
一、禄劝毕摩张文元译《禄劝常氏土司家史》
二、鳳氏世系记
三、《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鳳□世袭脚色》
四、禄劝钻字崖彝文碑文译文
五、武定府同知徐进手记《镌字崖石刻》
六、《明史》卷314《云南土司传(二)》“武定”条
七、鳳氏后裔那氏碑铭汇录
第四篇 环州地区各族人民反土司的斗争
一、土司的统治和剥削
二、反土司的斗争
三、反土司斗争的结果
附论一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一、阶段——从夏商周到秦汉
二、第二阶段——从三国到隋唐
三、第三阶段——从五代十国到清末民初
附论二 从华夏和蛮夷戎狄等族名谈到汉民族形成
一、华夏族名,既是自称,也是他称
二、蛮夷戎狄族名,既是他称,也是自称
三、华夏与蛮夷戎狄融合而为汉族的历史进程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