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匠心”的彝族小伙沙马五加子 二十余年专注创新彝族传统手工技艺
今天故事的主人翁名叫沙马五加子,彝族,1980年出生在大凉山深处越西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五加子的家境本来就很不好,小时候的一次意外又让他右腿残疾,于是1995年小学毕业他就辍学回家了。
虽然残疾给五加子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不便,也让他的人生更加坎坷,但这位一心向上的少年,骨子里就带着一种不屈不挠的匠人精神。辍学回家后,五加子就跟爷爷学起了祖传的彝族手工银饰品加工技艺,至今20余年一直在学习钻研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加工技艺。这种20年如一日的坚持,也让五加子从默默无闻的穷小子,变成了如今拥有4间银饰加工店,年销售额近300万元的老板,同时,在业内也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彝族传统手工技艺匠人。
初出茅庐白手起家
1999年,五加子起早贪黑在跟爷爷学了四年时间,掌握了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加工技艺后,先在越西县中所镇摆摊设点加工彝族传统银饰品,靠着祖传的手工艺,加工出来的银饰品很受当地人喜爱,生意也越来越好。但对于一心想要弘扬彝族传统手工银饰文化的五加子来说,中所镇这个小地方,平台还远远不够。于是,1999年底,五加子只身一人来到了凉山的州府西昌,人生地不熟的他刚到西昌时,在四合乡亲戚家旁边搭建了一个简陋的木板棚作为临时加工坊,这个不到5个平方米的小棚子成了五加子事业的起点。
当时,西昌这里所有彝族人赶场都喜欢到什码子街,于是五加子加工之余就背着工具箱到什码子摆摊,一边现场加工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品,一边宣传彝族传统手工银饰的历史文化。除了在西昌市区,五加子还经常到礼州镇、安宁镇、太和镇、川兴镇、大兴乡等乡镇,以及昭觉县、美姑县、布拖县、普格县等地,一边宣传自己所掌握的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制作技艺,一边交流学习凉山各地的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制作技艺。在创业之初6年的时间里,五加子把凉山各地与彝族传统手工银饰技艺有关的东西都刨根寻底搜罗了个究竟,然后再取长补短统统融合在一起,最终创作出的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品典雅大方、款式新颖,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也因此挖掘到了事业上的第一桶金。
匠人精神是千锤百炼的成果
2007年,五加子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在西昌市仿古街大通门城楼下租了一间20多平米的门面,精心打造了出了属于自己的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店。有了闹市区店铺加上多年来取得的营销经验,五加子固定客源越来越多,每月的收入也增加得很快,从最初的每月收入1000元左右,到后来每月收入上万元。在这一过程中,五加子深刻体会到了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加工技艺学习创新的重要性,所以每天除了工作,五加子还努力专研彝族历史文化、漆器文化、服饰文化、银饰文化等方面的书籍,并将所学内容不断融入到自己所创作的彝族手工饰品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五加子到云南旅游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精美的牛头饰品,突然得到启发,绘制了一个草图。刚从云南回到西昌,五加子就迫不及待地根据那个牛头图案,创作了一对牛头形的彝族式银耳环。五加子正手捧着余温未散的银耳环满意地欣赏着,突然店里来了一位北京的游客一眼就看上了五加子手里的耳环,心仪的作品自己还没欣赏够五加子当时不怎么舍得卖,就故意报了个比较高的价格,没想到那位顾客价都没还,立即付钱买走了耳环,还留下了五加子的联系方式。五天后,那位外地游客从北京打来电话说,那对牛头形的耳环极具民族风,很多亲朋好友看了都想要,让五加子再制作十多对给她寄过去,并一次性先付了十对耳环的钱。此后,五加子经常四处探访名胜古迹,通过传统民族服饰、古建筑和漆器纹饰等收集古老的各民族元素图案,不断创新自己的作品,并开始通过互联网打开了网上销售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品的渠道。
用匠人精神影响身边的人
店铺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五加子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此时想起了在家务农的弟弟,如果把他叫来跟自己学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加工技艺,一方面可以让他走出大山生活得更好,另一方面他能帮五加子一起弘扬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加工技艺。弟弟来到五加子身边,从零开始学习,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弟弟基本掌握了五加子交给他的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加工技艺,并在仿古街开了自己的店铺,让五加子们的这门祖传手工技艺开枝散叶,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看到弟弟的事业起步,五加子想到了身边更多的人,下一个目标是亲侄儿。有了教弟弟的成功经验,教起侄儿来更是得心应手,一年多时间又把侄儿培养出师了,之后,侄儿也在上西街开起了自己的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加工店铺,而且规模比五加子和弟弟的还大,店铺面积有50多平米。
多年来,虽然五加子走向成功的路途困难重重,但在很多好心人的帮助下五加子披荆斩棘,战胜了困难。因此,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五加子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教别人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加工技艺时,不仅不收任何学费,反而给他们发工资,帮他们度过了暂时的困难,教会了他们生存之道和赚钱的本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推广和宣传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加工技艺,效果更理想。
弘扬彝族传统技艺 任重而道远
近些年来,为了宣传和弘扬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加工技艺,五加子积极参加各类民间艺术文化展,创作的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品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无形中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还引来了众多新闻媒体对五加子的关注:2013年,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组对五加子进行了专题采访,并在CCTV4(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北纬30°中国行(148集)播出了五加子讲述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加工技艺的相关内容。
五加子从事彝族传统手工银饰加工制作已经有20余年,他常说,自己从无到有,之所以能够有今天小小的成就,一方面是靠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好。但现在取得的成就,距离自己所期望的最终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刘伯承和政治委员
- 2 大凉山飞出的彝族兵
- 3 彝族姑娘:姚林辉
- 4 上海大剧院为彝族金嗓子杨学进首开...
- 5 营造
- 6 忆李力
- 7 “月琴之王”阿署竹林的艺术人生
- 8 难忘阿细跤王龙文才
- 9 某色尼古――大凉山彝族口弦名匠
- 10 万选蓉:做聋儿永远的“漂亮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