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 彝家女孩胜儿郎——记西林彝学会副会长、基层农技员黄慧
黄慧是西林县普合苗族乡岩腊村的一名普通彝族女子,从小生活在一个多民族家庭。家中三位嫂子分别是壮族、苗族、仡佬族。黄慧善于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与嫂子们交流掌握多种民族语言。她天生勇于挑战,八十年代出生的她为了改变生活,中学毕业后就告别家人只身到社会上磨砺。目前她打造的以加工销售腊猪肉、腊猪脚、猪腊肠为主的“彝妹腊味”食品,年获利近20万元。身为西林县一名基层农技员和彝学会副会长的她,积极带领全县各民族同胞共同致富。
图为黄慧在自家的沙糖桔园漫步
搭建民族桥梁起表率作用
2012年,西林县八达镇周帮村的一个纯彝族村寨举办了第一届彝族火把节,广大彝族同胞在开展送布谷鸟、斗牛、打磨秋、摔跤、抢亲、抹黑脸等各式民间民俗活动,载歌载舞欢庆“火把节”的同时,也搭建起一座民族团结的桥梁。2017年6月,西林彝学会正式挂牌成立,彝家女杨美英和黄慧分别任会长、副会长。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和11月份,她们都以学会的名誉组织举办内容丰富多彩的彝族火把节和彝族年活动。在“火把节”活动中,人们不分男女老幼,手拉手围着一堆熊熊的篝火,在优美动听充满民族特色的彝族达体舞舞曲声中尽情地跳起来、唱起来。尤其是彝族姑娘们的五彩裙在欢快的舞步中犹如彩虹的波浪,随着节奏一波又一波掀起,十分抢眼。西林彝学会由原来的50人,发展到目前的130多人,除了本民族外,还有壮、苗、汉等民族同胞加入。
据杨美英介绍,彝学会每次举办的活动,都是由黄慧来负责筹集资金和文艺表演节目。每一次活动的举办都很成功,反响很好。如2019年的火把节,我们以“激情火把,共度佳节”为主题,在县民族文化广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彝族“火把节”活动。吸引了数千名游客及当地群众尽情欢歌,共度佳节。该次活动还得到了贵州六盘水市彝学会及水城县、盘州市彝学会、黔西南州彝学会及兴义市彝学会,云南文山州彝学会及丘北、广南、富宁县彝学会、曲靖市罗平县彝学会,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那坡县彝学会的大力支持并献上精彩节目。“黄慧作为副会长,在组织协调和发挥西林彝学会的作用功不可没,她是各民族团结的表率。”杨美英说。
进山种果成为一名农技员
2014年,黄慧拥有了房子和车子后,她内心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进山找地种植沙糖桔。几经寻找,黄慧在西林县足别瑶族苗族乡板桥村找到了一片适宜种植水果的土地。该村是由壮族、瑶族和苗族组成的多民族村。黄慧找到该村部,向村干部了解她所选中地块的主人情况。当知道土地的主人共有30多户,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的责任田。她笑了,她相信自己能够说服这些少数民族群众会把田地租给自己。于是,黄慧充分发挥自己掌握多种民族语言的专长,一户一户地登门拜访。她结合每户家庭情况,用民族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家长道家短,说到少数民族心坎里。黄慧用民族语言与各民族群众之间友好交心,没有隔阂,没有矛盾,体现了民族共融。很快该村的少数民族群众都心甘情愿把土地租给黄慧。黄慧共租了该村50多亩,涉及35户群众的土地。黄慧除一次性支付地租给群众外,还邀请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到地里务工,协助整地和管理种植沙糖桔,每天支付不少于100元的工资,让出租土地的主人都得到相应的经济报酬。
租地种植沙糖桔后,黄慧在沙糖桔园里精耕细作,遇到疑难杂症就请教乡农技员或专门跑到县里请教农技专家。每到开花、保花保果的季节,她经常到古障、西平等乡镇的柑桔示范基地,上门向种植大户取经。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黄慧终于掌握了沙糖桔种植和管理中的剪枝、保花保果、用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性技术。2018年,她的果园开始挂果,2019年迎来了丰产期。黄慧种植的沙糖桔黄中透红,大小均匀,香甜爽口,果的品质品象属上乘,深受外省客商青睐。2019年底,黄慧的沙糖桔全部往北京等大城市销售。
图为黄慧在果地看果
板桥村的沙糖桔卖到北京这好消息一下子在足别乡轰动,该乡领导来到黄慧果地向她表示祝贺。同时,也把黄慧作为基层农技员人选推荐给县农业农村局。西林县农业农村局根据乡里的推荐,经过严格考核并呈报县人民政府同意,于2020年6月正式聘黄慧为西林县基层农技员。黄慧被聘为西林县基层农技员的消息一传开,该乡板桥、足别等村的果农纷纷上门请教她种果技术。她对笔者说:“每年三四月份,沙糖桔花朵凋谢后,结成绿豆小果时,会产生第一次生理落果,这时候就要做好环割技术,对树杆进行环割。环割后的果树,如果还长得过旺,还要进行二次环割,以压制其生长太旺而导致枝头落果。”
今年三月的一天,板桥村果农罗志方家种植100多亩沙糖桔,他亲自上门请教黄慧如何做好果树环割护理。黄慧拿着工具刀,来到其果地,对一棵棵果树长势情况进行讲解,并示范环割操作技术。截至4月22日,除统一集中开展水果种植技术培训外,黄慧亲自到农户果地面对面技术指导有15户。黄慧说:“做好果农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是我作为基层农技员应尽的职责,希望每一户果农都能种出好果,卖出好价钱。”
以佳节平台打出彝家妹子腊味品牌
西林县是“中国沙糖桔之乡”,近年来每年的12月都要举办“沙糖桔产业、茶叶产业文化展示活动周”,以政府搭台经济唱戏的方式吸引周边滇黔桂三省区成千上万游客来参加。西林县民间特色美食一条街最受广大游客青睐,对当地的手撕牛肉、手工制作的糍粑、腊味(腊肉、腊肠、腊猪脚、辣椒骨)、竹筒饭等民间小吃特别钟爱,一天到晚人山人海,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让人垂涎三尺。黄慧利用“活动周”这个极好的机会,在特色美食一条街摆了一个小吃摊,向各方游客奉上了她的特意之作——“彝妹腊味”,生意十分火爆。许多外地游客吃了她的腊味后,纷纷要电话,或者加微信想订购她的腊味。俗话说得好“酒香不怕巷子深”。黄慧制作的“彝妹腊味”色、香、味俱全,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在朋友圈传开了,无形中帮她打下了“彝家妹子腊味品牌”。据黄慧介绍,为了能够供应腊味,平时下村下屯见到有好的本地土猪肉,她就大量收购,回来就加工制作成各种腊味。
黄慧说:“我非常感谢县党委和县政府,为我打造‘彝妹腊味’品牌提供了最好的平台。每年我都接到很多订单,远的有江西、浙江,近的是南宁、百色及周边县区。每年的腊月间春节前是我腊味销售最旺的季节,顾客纷纷在手机下单订购,最多的一天能卖上700斤的腊肉和香肠。”
图为黄慧在小吃摊卖腊味
黄慧是西林县民族团结进步代表的一个缩影。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黄慧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她走出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带领各族群众共同迈向幸福生活。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盛世之年。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西林县党委、政府率领16万各族人民,发展沙糖桔、茶叶等产业,实施危房改造及水、电、路等民生工程项目,带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摆脱贫困。目前,一条条水泥路通到村村寨寨,家家户户住上小洋楼,建设了生态宜居文明和谐幸福西林,引领了全县各族人民迈向幸福新生活。(黄燕群 李世华)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刘伯承和政治委员
- 2 大凉山飞出的彝族兵
- 3 彝族姑娘:姚林辉
- 4 上海大剧院为彝族金嗓子杨学进首开...
- 5 营造
- 6 忆李力
- 7 “月琴之王”阿署竹林的艺术人生
- 8 难忘阿细跤王龙文才
- 9 某色尼古――大凉山彝族口弦名匠
- 10 万选蓉:做聋儿永远的“漂亮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