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男高音歌唱家李俊峰:从买不起鞋的流浪小子到开音乐会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原文标题:彝族小子流浪记:从买不起鞋到开音乐会)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2015年9月29日,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上海民族乐团男高音歌唱家李俊峰教授独唱音乐会,将在昆明海埂会堂隆重举行。
都说李俊峰的歌有着“老干妈”般的热辣,普洱茶样的酽醇,黄果树瀑布似的宽广。彝人的热血与豪情,西部的纯粹与苍凉,从他嗓间传递出来,让人印象深刻。
唱歌是骨子里的东西
彝族有个古老谚语: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四弦嘟噜跄,心慌脚杆痒;四弦跄嘟噜,皮痒骨头酥。”在我省曲靖地区的会泽彝族山寨,父母膝下6个子女,李俊峰排行老五,篝火边跳弦长大的孩子,李俊峰成了寨里第一个城里人。谈到自己的幸运,李俊峰说:“搞艺术要有天分,骨子里的东西,在你出生时就已决定。选择唱歌完全是一种自然状态。”
作为一个贫穷山区的孩子,李俊峰从小可以说几乎连双鞋都穿不起,但只要乡里来了演出小分队,李俊峰就会翻几座山,将赚下买鞋的钱,用于坐车看演出。要是寨里来了放映队,他会跟随放映队游走各个小寨子,免费电影一路往下看。
迷恋电影的彝家穷小子,在电影里看到生命追求。他发奋努力,1990年考上云南曲靖师范学校,1993年以优异成绩留校,成为一名声乐教育者,小山寨出了一个城里人。
辗转回乡重拾教鞭
在人们叫做“者海”的小寨子里,谁都有一副好嗓子,而命运却垂青于他。走出大山,李俊峰看到山外有山,199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师从著名音乐教育家张牧教授。于是,来自西部的天籁之声,成为京城一道亮丽色彩,在校期间他被不断地推举参加歌赛,先后捧回10多个大奖。
1999年李俊峰以优异成绩毕业,许多人劝他先“漂着”,等待进北京院团的机会,而他却脚踏实地回到云南,继续音乐教育事业。他说:“在声乐方面,其实云南的艺术环境是很好的,少数民族和地域性文化非常丰富,这里有着丰厚的艺术土壤,这或许也是我决定先回家乡的原因。”当他重新拾起教鞭时,幸运之神已经靠近他,“幸运是献给有准备人的礼物。”
上海的“引进人才”
上海民族乐团“微服私访”,寻找天籁般的男高音,张牧教授推荐了李俊峰。回到曲靖师范学校,李俊峰正带着学生进山,去倾听彝族老艺人的“海菜腔”,他无法去上海面试。一盘卡带的磁带,捎来李俊峰美妙歌声。凭借这盘粗糙的盒带,上海专家评委当即拍板:“就要他了!”
李俊峰将2000年称作“生命之年”,从未谋面的大上海将他从山里“人才引进”,担任上海民族乐团独唱演员,“在这座城市里,我举目无亲,就凭一副嗓子成了‘上海人’,这是我们寨里的神话。” 从此,鲜为人知的“者海”小山寨出名了,城里人随着李俊峰到访。于是,电线杆子竖起来了,水源接上了山,公路筑到家门口,会唱歌的姑娘小伙,像李俊峰那样,接二连三做起城里人……
李俊峰进入上海第一年,就获得“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最高奖,同年获得全国“孔雀杯”声乐比赛大奖,“我要用生命的歌,带给这座城市一道色彩。”从此,这位乌蒙之子视野更广阔了,他不再满足那副嗓子,开始探索科学声乐技术,研究民族声乐理论体系。
歌手到歌唱家的跨越
李俊峰再度选择音乐深造,他考进了上海音乐学院,成了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的弟子,并得到民族声乐教育家石林教授的悉心指导,“即使原汁原味的海菜腔,也有科学发声问题,找到那种‘规律’的东西,这对民族声乐发展会有好处。”在上海这座大都市里,李俊峰完成了一个跨越,从歌手到歌唱家的跨越。
在已经成功举办过10多场独唱音乐会的李俊峰看来,参与演出非常重要也很“过瘾”,当台下传来如雷的掌声时,他真实地领略了作为一个“歌者”的自豪与幸福。同时他也发现,只要是好歌,不论中外,不论古今,不论流行,听众的耳朵说了算。从那时起,他开始尝试涉足意大利歌剧和艺术歌曲,而再也不把自己归类为专业的“民族唱法”。他说:“因为它们一样地动听,在唱完《来香巴拉看太阳》和《峨嵋酒家》后,我肯定会《今夜无人入睡》吧?”
(原文标题:彝族小子流浪记:从买不起鞋到开音乐会)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