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毕业,我们也可以服务西部”
当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西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浙江师范大学十多个大一、大二的学子选择了暑假服务西部,到西部体验生活,为毕业后参加服务西部计划奠定良好基础。
今年我省开展选拔应届毕业生到西部参加志愿服务的报名工作的时候,浙师大的几个学生党员便萌发了“何不趁暑假去热热身,为以后服务西部打下基础”的想法。于是志同道合的7、8个同学便上网查询,联系地点,开始了暑期志愿服务西部的准备。7月5日,他们从浙江金华出发,奔赴国家级贫困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开始暑期志愿服务西部活动。经过三天三夜的长途车程,志愿者终于到达目的地,尽管旅途非常劳累,可他们还是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活动,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一曲服务西部的青春奉献之歌。
走访贫困学校、贫困家庭:心灵的震撼才刚刚开始
为了了解西部的经济发展和教育状况,收集第一手资料,实践队员分赴金阳县对坪区、丙底乡高峰村、德溪乡双龙坝等地,走访了当地的中小学和贫困家庭。由于地势相差较大,人口分散,交通非常不便。而且刚下过雨,山路泥泞,一脚踩下去拔出来,再也看不到鞋子的原来面目;山水暴涨,当地带路的几个彝族村民跳下水,把志愿者一个个接过去。7、8月是当地气温最高的月份,气温也只有10来度,彝族同胞的脚被冻得发抖。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跋涉,志愿者来到海拔3500多米,常年低温的丙底乡高峰村。看到一间破旧即将倒塌的土墙危房就是一所学校时,志愿者震惊了。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四面土墙,手能在土墙中间的裂缝里“自由活动”,屋顶的瓦已经零零落落,下雨的时候,学生就要披着塑料薄膜上课。黑板上的油漆已经脱落,墙上一块比较完好的地方写着“教育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标语。在阿果校长的提醒下,志愿者发现学校是那个地方唯一有瓦片的房子,其他房子用的是木板、草絮或塑料膜。
当地彝民大多靠土豆和荞麦为生,由于地处高寒、山体滑坡,农作物低产,农民吃不饱穿不暖,年收入几乎为零。在彝民家中,志愿者看到人畜共居一室,在常年积雪、气温低下的环境中也只有一件毡子,白天当衣服穿、晚上当被子盖。当志愿者为彝族同胞唱起《同一首歌》的时候,都落下了眼泪,他们拿出身上带的300元钱捐给当地小学,为改善彝族儿童的上学条件而尽微薄的力量。
爱心捐助:大手牵小手,命运紧相连
志愿者为当地少数民族学生带去了学校学生的问候和爱心,向少数民族学生捐献了3000元现金、50个书包、50个文具盒和价值2000多元的衣物,这些东西承载着志愿者滚烫的爱心。家庭经济非常贫困,家中无一床棉被,房屋靠政府资助搭建,成绩非常优异的四年级彝族学生阿则哈者感动得热泪盈眶,他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道:“感谢哥哥、姐姐们的帮助,为了明天,我一定要上学,我一定要好好读书”。而吉古尔洗、贾瓦晓牛等女同学则唱起了自己学校老师创作的《我要读书》,“一件衣裳遮风挡雨已经足够,哪怕是补丁在袖,心中有希望在动,为了明天,我要读书……”稚嫩清纯的歌声流露出她们强烈的读书愿望,在场的青年志愿者勉励受助学生勤奋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把家乡和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在志愿者离开丙底乡中心校的时候,孩子们集体唱起了《我们不再是你操心的孩子》,“我们不再是你操心的孩子,会好好读书,会认真上课……”。看着渐渐远去的学校和孩子们,志愿者再一次流泪了:同一片蓝天下,东部和西部,汉族和彝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联合多方志愿者 便民服务受到群众欢迎
走访了很多学校、贫困家庭和贫困学生,看到了西部贫穷落后的现状。志愿者感觉个人力量实在太微弱,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特长和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当地群众做一些实事,然后带着对西部的感情回东部,为西部尤其是西部的孩子继续努力。
志愿者联合在当地工作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和当地志愿者,在金阳县城街头开展“青年志愿者义务便民服务”,家电维修、农业技术服务、法律咨询、电脑维修和知识解答、环保问答及医疗卫生服务,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便民服务台前挤满了要求服务和咨询的群众,尤其是农业和医疗卫生的健康咨询台更是“门庭若市”,不断有群众前来咨询。志愿者们头顶烈日,耐心地接待前来咨询的群众。
走访“西部计划”志愿者:你们的爱心棒我们来接
暑期志愿者所到之处,处处感受到“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当地的口碑和对西部建设的影响,走访“西部计划”志愿者成了活动内容之一。很多时候,他们的名字被“青年志愿者”这几个字所替代。几乎所有志愿者都表示“不能辜负西部人民寄予的厚望,毕业后只要有机会,一定参与‘西部计划’,用一两年的时间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正如他们在出发时所说的:“‘青春’二字只有和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熠熠生辉、尽放光华。”“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如果你选择了西部,你也会这样做。”“西部计划”志愿者金志华告诉师弟师妹。“毕业后,只要有机会,我一定来西部!”这是大家共同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