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NGO
澳大利亚艾滋病防治项目官员克斯.贝(Keith Ball)撰写的中国彝族NGO
在日本神户召开的第七届亚太“国际艾滋病研讨会”少数民族社区论坛的小组会议上,我见到了来自中国西南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女性白史各女士。(白史各女士此次参会由香港乐施会提供资助)。白女士在会议期间表现得非常敬业、非常专业。我在会上就少数民族的艾滋病问题对白女士进行过访问和讨论,会议结束后,我又通过电子邮件就同一问题访问了白女士。在后面的访问中,由于白女士不能用英语直接与我进行交流,她们研究会的彝族志愿者王霁女士在其中充当了翻译的角色,对我的电子邮件采访给予了协助。
白女士于1991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的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在当地政府建立的一个研究所-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担任副研究员。长期以来,以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的视野研究艾滋病。参与中英项目,被聘为四川省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专家库成员,申请主持福特基金会资助艾滋病预防控制项目“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知识对艾滋病的防治及宣教干预措施可持续发展研究”,参加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凉山州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工作组”,并参与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防治战略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制订工作。在凉山爱滋病防治工作中,对适合彝族社会文化特点的本土化艾滋病防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凉山彝区艾滋病的防治及本土化宣教模式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对抗击艾滋病做出了切实的努力。同时,白女士也一直艰苦卓绝地致力与毒品和艾滋病抗争的彝族非政府组织-凉山州社会性别与艾滋病防治研究会(GARRA)的建立,她是该组织的创始人并义不容辞地担任该组织的会长。GARRA是一个感染者参与其中的民间组织,它通过利用本土资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来对彝族人民进行艾滋病教育,从而与艾滋病作斗争。
中国有8%的人口为少数民族,而记录在案的艾滋病确诊患者有36%是少数民族。凉山州的艾滋病患病人数在中国的艾滋病患病人数中已占到前几位,其中90%的艾滋病患者是贫困的彝族,在这些彝族患者中85%的患病者年龄在25岁到40岁之间。据2004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截止到2003年12月,据专家根据中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84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7%,艾滋病流行呈明显的地区和人群聚集性。疫情报告显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吸毒人群占:43.9%;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约占:24.1%;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中的艾滋病病人人数和死亡人数可能已接近高峰。全球基金第四轮项目预计中国需要接受抗逆转录酶病毒治疗的人数目前大概是8万人(占HIV感染者总数的9.5%),估计需要治疗的人数约为12000,估计接受治疗的人数约为6000。
白女士强烈感到少数民族在艾滋病问题方面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当地政府鼓励白女士的组织开展爱滋病防治工作如推广使用安全套,治疗宣传教育和倡导,彝、汉双语宣传材料开发和效果应用研究以及向公众普及艾滋病及其防治知识。当地政府希望这些工作进行起来以后,这些模式可以在其他地方推广使用。
中国和英国在2000年启动了中英艾滋病项目,这一项目是在云南和四川进行的一个为期5年的实验项目。项目的目的是针对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STDs)易感染人群建立一个疾病防治、治疗、护理模式。这一项目将于今年年底结束,人们都希望它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全国性艾滋病反应机制并且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政策制定框架。
(中英项目始于2000年,由中英两国政府共同实施。项目旨在云南和四川两省的高危和脆弱人群中建立可推广的艾滋病预防、治疗和关怀模式,为国家相关政策框架提供信息并促进其发展)。
我想问一下你,我可不可以在我的文章中用你的名字。如果这样会令你不快,我理解并且尊重你的意愿。
再一次感谢你为爱滋病防治工作所做出的努力,祝一切安好。
此致
Keith Ball
本文已在澳大利亚政府官方网上发布
英文:http://www.lsyzgaara.ngo.cn/cn/article.php?articleid=52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