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罗婺故土白鸟栖息地——武定县插甸镇哪吐村彝家山寨的美丽蝶变
哪吐系彝语,哪(鸟)吐(白)白鸟之意,相传,远古时候,云南罗婺故地插甸坝子人烟稀少,人迹罕至,各路神仙就云集这里,谋划着要把插甸坝子变成一个美丽的高原湖泊。
于是各路神仙严密的分工,有的去乌蒙山用牧羊鞭连夜赶来石头,到插甸坝子下游,有的准备锄头、撮箕在下游的扯依咩等候,有的来到半路接应,当来接应的这位仙人从插甸坝子边走边玩,边看风水,西面大山连绵起伏,从云龙坝子一座接一座链到插甸坝子,东边大山像一条健壮肥硕大的大公牛,尖包高高突起,来到哪吐坝子时,这里土地肥沃、流水潺潺、绿草茵茵是人类生存的好地方,要是变成海,这里零零星星的村子、村民又怎么办?这位仙人已经后悔了,要是乌蒙山的石头赶不来才好呢,这里丰草水美,繁衍人家,想着想着东方开始现出鱼肚白,他无意中捡起一个石头往沼泽地里一摔,成群结队的白鸟从草丛里腾飞而起,恰好这时候仙人从乌蒙山赶来的石头到达地爬松梁子,鸟鸣声、雷鸣电闪般的石头滚动声惊动了地爬松下增益村的鸡开始啼鸣,狗也满村疯咬,住店的、赶马的一应惊呼起来,石头就再也赶不动了,于是留下了今天地盘松半腰上的石马、石人、石象、石桌、撑腰石等奇形怪状的模样供人观赏。在下游等待的那位仙人,等着等着却睡着了,等到天亮才慌慌张张端一撮土在哪里,如今成为插甸坝子下游出口的一个小山包。此后慢慢的白鸟栖息地逐渐繁衍生息,开垦出肥沃的土地,成为今天富饶美丽的哪吐坝。故事是否真实虽没有考证过,但是这些地形地貌非常的逼真,民间故事也在一代又一代的流传。
解放后,这里的彝族人民翻身做主人,1950年成立哪吐社管会,辖区哪吐、古普、增益、和尚庄,1959年改为哪吐大队、1961年改为哪吐公社、1966年和尚庄从哪吐分出去,成立高峰大队、哪吐改为红胜大队、1970年古普从哪吐分出去成立古普大队、1972年增益又从哪吐分出去成立增益大队,1984年改为哪吐乡政府,1988年增益合并哪吐成立哪吐村公所,1990年增益分开成立增益村公所,2000年改为哪吐村民委员会至今。
哪吐村,距离镇政府4.公里,国土面积15.91平方公里,海拔2100.00米,年平均气温13.90℃,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405户,1595人,居住着彝、傈僳、汉3种民族,耕地总面积2151.亩。2012年以来,该村在省委组织部的大力帮扶下,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层党建,得到了极大改善,五网建设全覆盖,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脱贫攻坚这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战斗中,哪吐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苦干实干,改变了贫穷落后面貌,一举甩掉了贫困帽。
过去由于受区域因素的影响和交通因素的制约,哪吐村民居住条件简陋,人居环境差。省委组织部加大民居改造、卫生厕所、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购置垃圾车、村村建有文化室、活动场所、垃圾池,努力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让村里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目前全村大部分农户建盖了“小洋楼”,上元乐村民小组52户,48户住上了砖房。该行政村跃居全镇建房最多的村,成为“插甸经验”的亮点村,省内外参观者纷至沓来。
哪吐村发生的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村民们激动地说:“现在我们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善了,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的生活就像顺梢吃甘蔗一节更比一一节甜。”
脱贫后,哪吐村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为人居环境整治目标,大力“整治六乱”“开展六清”“创建六美”,形成专班,强力推进,不断提升全镇美丽乡村“颜值”。工作中,专门成立“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党总支、党支部、列入网格化管理,制定红河黑板,通报各组、户等人居环境情况,迅速调度人员对存在问题进行限期整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哪吐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立每周二为人居环境整治日,党员干部会同镇、村志愿者,集中开展村庄治理,对于六乱情况进行专项整治。由村“两委”干部带头,充分发挥公益岗等力量开展村域内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由于工作有实绩,治理有效,荣获国家“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