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罗婺故地万德镇将举办“二月八”第一届文化旅游节
雄奇滇中高原腹地,滔滔金沙江东岸,一座消逝的土司王城在历经300余年沧桑后,美丽转身,蜕变成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的,文化底蕴厚重的新时代彝族家园,这里就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万德镇。该镇以彝族文化、红色文化和石雕文化名片为引领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在传统节日农历二月八里将举办第一届文化旅游节。届时将开展斗牛、斗羊、斗鸡比赛、绿色食品展销、商贸物流、文艺表演、篮球、拔河、书画、摄影比赛,夜晚还有篝火晚会、民歌对唱、夜市街等活动。
武定县是彝族先民罗婺部的故地,从唐代罗婺部“雄冠三十七部”起,到明隆庆元年改土归流止,罗婺部及其后裔雄踞武定、禄劝一带600余年,官至云南布政司右参政。明朝后期,武定府凤氏土司谋事反对朝廷“改土归流”。朝廷调谴数十万大军镇压已围攻昆明城数日的“叛军”。被中央军击溃的土司军队仓惶逃出武定府的凤家城。他们在金沙江南北几经转战躲避敌军,建立起了政权,万德土司随之而兴。
到了清朝,在“改土归流”政策的重压下更名为那氏的罗婺土司又配合清廷消灭了起义军,朝廷因此赐其姓凤。随着朝廷对土司势力的打压,那氏一族先迁到发窝大黑山一带,在当地建立了新的土司衙门;之后不久,不得不再迁居到更偏僻的麻地、八公坟等地据险固守,最后迁到万德定居,并大兴土木,在万德湖边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土司府。
武定是革命老区县。1935年5月,红一军团长征途经万德镇,胜德村委会的以潘德、胜德、召不苛,纳作沟、西山、新村、扣己、茂莲(今万德)、长坝塘、万宗铺、下村、古亨铺、讨底衣、陈家村等村组,向各族群众宣传革命思想,打击土豪恶霸,带领群众冲进土司家里开仓放粮,解救被关押的无辜群众,在墙壁上写下了“彝民们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等标语,号召贫苦群众起来干革命,与反动势力作斗争。受红军精神的鼓舞,万德地区近千名彝汉农奴揭竿而起,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武装反土司压迫的斗争。以潘德村时年22岁的李新民深受感召,毅然加入红军队伍,先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斗争,曾4次身负重伤,为革命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万德镇党委书记古建辉说,乡村振兴,文化先行。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万德镇传承石雕文化和巩固文化设施,延伸农家书屋等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点。加快文化馆规划建设,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促进文艺创作。通过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与农业、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主动融入金沙江、己衣大裂谷旅游胜地建设,打造新的旅游热点和旅游业态。发掘土司遗址,创建文化旅游,迎合己衣大裂谷发展,打造万德文化品牌。以当地文化精髓传承增强群众文化自信,实现乡村振兴衔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已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9个化石点相继展开化石挖掘,目前武定县挖掘点工作进展顺利。据专家判断,这个挖掘点或成为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恐龙骨骼化石地。在武定县万德镇恐龙化石2号发掘点,一块恐龙骨骼化石已在工作人员的打磨下完整呈现,这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海鲁研究员团队在武定县化石挖掘点发现的第4具恐龙化石,是目前在武定县境内发现的第一具个体相对完整、国内最早期的恐龙化石。
万德镇位于武定县境北部,地处金沙江畔,北接己衣镇,西邻东坡傣族乡,西北隔金沙江与元谋县姜驿镇相望,东南与发窝乡相连,总面积201.5平方千米,距县城109千米,最高海拔2907米、最低海拔898米,地形地貌复杂,立体气候明显,森林覆盖率57.66%。万德既有古老的历史遗迹、浓郁的民族风情,又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多样的自然生态和光荣的革命历史,素有“彝族家园”“壮鸡之源”和“石雕之乡”的美誉。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李绍德,武定县委宣传部;张绍福,武定县文旅局;苏爱淋,万德镇党委宣传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