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要闻

云南武定发窝乡:荷兰豆鼓起彝族村民钱袋子

作者:李绍德 陈顺红 龙才华 发布时间:2023-05-25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小满节里,来到云南省武定县发窝乡养马场村荷兰豆种植基地,绿意盎然的豆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田间地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卸青翠欲滴的荷兰豆,这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T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1.jpgT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年云南普遍干旱,但这里植被完好,用水是有保障的,冷凉的气候很适宜种植荷兰豆,加上当地优良的营商环境,我们从2021年就来这里租地种植荷兰豆了,今年种植110亩,长势很好,已经进入采摘期,从目前的价格看,每公斤卖到了15元,就算每公斤10元都每亩产值超万元了,仅这一茬荷兰豆就有100多万元,收获后还可以种些晚秋粮食作物。看来荷兰豆在这里还是有奔头的产业。”基地老板普猛喜笑颜开地说。T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3.jpgT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排排的荷兰豆在蓝天白云下郁郁葱葱,鲜嫩的枝藤上结满了豆荚,一大群妇女正在有说有笑地采摘,养马场村民小组晏会芬边摘边对我们说:“我们村的土地每亩600元流转给公司,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我们出不去的来基地务工,摘豆荚按计件,每公斤1.3元,手脚麻利的一天可以拿200多块,一般的也不下一百来块,在家门口打工,又能照顾家庭,很划算!”T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普猛说:“基于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积极探索形成“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进一步激发了当地村民的创业信心,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农民收入增加,土地收益更多。在种植荷兰豆过程中,基地邀请了发窝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技术员来指导,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治、化肥减量增效等先进技术,种出的绿色菜豆产品品相好、绿色无公害、营养价值高,颇受市场青睐。”T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5.jpgT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调整经济结构、进行农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经过一系列调研后,镇村两级发现荷兰豆属性喜冷凉且长日照作物,成本低、周期短、回报高,是一种收益十分可观的经济作物。而发窝乡又是得天独厚的冷凉气候,十分适合荷兰豆的生长,于是,荷兰豆产业便在这里“开花结果”。目前,,附近代家、养马场、小发窝、左中梁子村都有农户来这里摘豆荚,每天都有60多人。荷兰豆真是鼓起来山里人的钱袋子。”发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红坤信心满满地说。Td1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绍德,武定县委宣传部;陈顺红、龙才华,武定县发窝乡)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