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彝族“绣郎”飞针走线“绣”繁华
“绣一个月亮,再绣一个太阳……”悠扬婉转的歌声回荡在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苍山石门关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内,绣娘们一边唱着彝族传统刺绣调,一边熟稔地挑花刺绣。绣娘身边还坐着一个青年男子,男子名叫张启诚,是大理州彝族刺绣唯一的“00后”传承人。
这位来自漾濞县鸡街乡的小伙子,从小受奶奶影响,在孩童时期就学会了剪纸和刺绣。大学期间,张启诚用心研学民族刺绣,多次参加彝族刺绣、服饰相关培训和比赛,曾荣获全国商业设计中心2020年度金牌彝族服饰设计大赛第二名。大学毕业后,张启诚将传承和创新彝族文化确定为自己事业的发展方向,决心返乡创业。张启诚突破传统,继承了奶奶吉珍林创办的手工刺绣经营部,做起了少有男性从事的刺绣工作,彝族刺绣成为他事业的起点。
张启诚和奶奶一起沏茶。漾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张启诚对彝绣的喜爱滋长于幼时,从记事起奶奶和妈妈总会一针一线地给他缝制衣裳。张启诚的奶奶吉珍林是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也是家族里刺绣技艺第六代传人。
年幼的张启诚看着五彩的丝线经过奶奶灵巧的指尖变成翩翩起舞的凤凰、朵朵盛放的牡丹、栩栩如生的蝙蝠和老虎……他的心里从此埋下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的种子,他缠着奶奶也想学刺绣。奶奶递给张启诚一把钝剪刀,让他用树叶练习剪纸样。直到张启诚能够用树叶剪出像样的图案后,奶奶才允许他剪纸绣花。在奶奶的教导下,如今的张启诚早已出师,奶奶也把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彝绣珍品全部交给了张启诚打理。
谈及返乡创业的初衷,张启诚颇有感触:“小时候,漾濞好几个村几乎人人都穿彝族服装,我们只要看到穿彝族服装的人就能一眼辨别出是哪个村的。上大学以后我寒暑假回家,发现村里除了老人家都没有几个人穿彝族服装了。我们彝族人都把祝福藏在针线里,彝族服装的一针一线都寄托着我们对亲人的爱和希望,我觉得这是一件特别温暖的事,彝族的传统文化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失传。”
小时候,张启诚家里并不富裕,他最初的记忆是妈妈背着他到核桃林、玉米地、烤烟地里劳作。在当地农业部门和烟草部门的帮助下,经过多年的努力,张启诚家的种植技术水平提高了,种植效益好了,生活质量才逐步上来了。从前的日子虽然艰辛,但是在绚烂的彝绣、有趣的歌谣和欢快的舞蹈陪伴下,张启诚度过了快乐而温馨的童年和少年时期。
2022年,张启诚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贷款6万元创立了文化传播公司。初出茅庐的张启诚低估了做买卖的难度,第一批订单的出货并不顺利,先是原本联系好的绣娘临时反悔,后来好不容易凑够了绣娘,绣品却还是出了问题,最后只能以成本价清仓甩卖。货卖不出去,贷款还不上,绣娘也被遣散了。张启诚不敢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好每天坐在绣品面前琢磨。尽管创业之路艰辛,张启诚也曾饱受“男孩子绣花”的非议,他都不曾在意,而是朝着心中的“理想国”坚定地走去。张启诚深知,只有让传统彝绣满足当代审美、让绣娘适应现代市场需求,才能把绣品变成有经济价值的商品,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他不断探访研究,学习四大名绣的生产营销模式,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创业之路渐入佳境。在奶奶吉珍林的帮助下,张启诚还创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让彝绣得到了更多走出去的机会。
如今,张启诚的公司已有86位绣娘,其中还有3位残疾绣娘。绣娘们灵活就业,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创效增收。
张启诚认为,传承的前提是生存,目的是发展。他带领绣娘们守正创新、提升技能,将传统的民族元素与时尚元素结合起来,匠心独运地设计了彝族刺绣剪纸装饰品、手工编织、文创笔记本、文创丝巾等产品,许多产品走出深山,远销北京、上海等城市,张启诚也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非遗传承不是把东西放在博物馆里,只有活态传承才能让传统技艺重获新生。把身边的奶奶、阿姨、姐姐们聚在一起,把她们想表达的东西带到更远的地方,更好地守住彝族传统文化的根,我认为自己正在做的事非常有意义。”彝绣这一传统技艺在张启诚手中绵延出新时代的梦想。(陶淋艳,来源:大理州烟草专卖局)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