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要闻

武定发窝乡:彝族节庆文化助推“绿美乡村”

作者:李绍德 莫开国 发布时间:2023-12-27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车从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城出发,沿着长己柏油路一路向北,近一个多小时便到达全县彝族较多的发窝乡。才到街头,鳞次栉比的青瓦红墙美得格外显眼,干净整洁的街道纵贯南北,举头看不到一根电线,说是全州第一家实施电网入地工程,智能化的民族团结广场上熙熙攘攘,一幅“村在绿中、绿在村中、绿美共建”的绿美乡村画卷扑面而来。
t8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1.jpgt8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年来,随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发窝乡以民族节庆为载体,“五大振兴”为抓手,一幅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贫困、拥堵、脏乱、破败的穷乡僻壤成为过去,变成记忆中的代名词。t8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3.jpgt8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窝乡集镇作为全乡的核心区域,是全乡人民、各地客商从事交易、商贸、旅游、观光场所,其颜值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底蕴、乡村文明程度。该乡以打造“新型集镇、绿美乡镇”为宗旨,通过乡党委、乡政府积极努力,全乡各界人士积极支持配合,县、乡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党委政府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投资520万元,成了楚雄州首个实现集镇电网入地的乡(镇),极大地改善了集镇面貌。原来墙面、空中交织的架空线路存在安全隐患、影响美观,现在实施电网入地后,隐患解决了、街道美观了、供电更加安全可靠了。t8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5.jpg

发窝乡成为楚雄州首个电网入地的乡镇。杨进坤 摄

原来这块地方被私人强行占有并搭上彩钢瓦房,地面附着物杂乱无章,成为整个集镇卫生整治的重点和难点。人大代表李红坤、李晓娟2名同志积极向乡党委提出意见建议,“希望通过乡、村两级努力,即村上协调场地,乡上争取项目,就地临街建个议事长廊,方便群众休息议事”。通过村党总支书记、乡人大代表李红坤牵头,乡司法所、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等部门多次深入强占地块的农户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说服强占地块的主人自行拆除彩钢瓦房。而乡人民政府积极采纳建议,多方争取资金,投资50万元的议事长廊半月内拔地而起,议事“小场景”撬动了民生“大幸福”。t8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7.jpg

村民议事长廊成为集镇亮丽的风景线。杨进坤 摄

以前发窝街过往的行人很少,虽然有几家凉粉摊,但摆设杂乱、环境卫生差、蚊蝇飞舞,风一吹,灰尘落在碗里,很少有人关顾。该乡以问题为导向,认真听取凉粉摊主的意见建议,通过整合乡内资金,筹资10万元帮助摊主建成了8个清洁美观的凉粉摊。现在的发窝凉粉摊不仅食客络绎不绝,更成为集镇美食一道亮丽的风景。t8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9.jpg

干净卫生的凉粉摊。杨进坤 摄

由于疫情等多种原因,全乡已经多年没有举办过传统民族节日了,今年党委政府举办了“桃花节”“六月六”“彝族年”通过各级媒体,微信朋友圈、抖音、头条等自媒体,发窝乡在省内外真的火了一把。全乡各族人民、四面八方的游客在这里跌脚、唱歌、看斗牛、品美食,火的不只是传统节日各项活动,还有火树银花不夜天,夜幕降临后,灯火辉煌,乡民族文化广场上极具智能化的电子大屏,以及广大群众聚集起来自娱自乐的激情场景。t8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11.jpg

热闹的发窝乡民族文化广场。杨进坤摄

今天的发窝乡集镇优美、村庄绿美、民心顺了,生活和工作在这里的人们心情都更加愉悦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t8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绿化、美化’的自觉意识,全面掀起绿美行动‘新高潮’,做深做透绿美乡村‘大文章’,真正让‘魅力彝乡·生态发窝’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家园。”发窝乡党委书记李华说。t8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绍德,武定县委宣传部;莫开国,发窝乡)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