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要闻

彝傈山寨美如画——武定县插甸镇哪吐村绿美村寨见闻

作者:​李绍德 发布时间:2024-05-21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插甸镇哪吐村在省委组织部的大力帮扶下,镇村两级以“党建+生态”为抓手,做活山水文章,努力绘就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幸福乡村新图景。
A7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limage001.jpgA7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进武定县插甸镇哪吐村委会上元乐村民小组,这里一派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的景象。群众眉宇间、言语中流露着自信和希望,到处是美满幸福新图景。宽敞笔直的村间道路两旁,整齐地耸起了一幢幢小洋楼,宽敞的院子,窗明几净的房间,新潮时髦的家具,圆了全村共同奔小康的梦想;新建的文化广场上,老老少少齐歌共舞,其乐融融……变化从何而来?上元乐村民小组的答案是:依靠党的好政策,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党组织“活”起来,让堡垒“强”起来,让党员“动”起来,让党旗“飘”起来,让村寨“稳”起来,让群众“富”起来。A7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limage003.jpgA7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元乐村民小组有50户,199人,居住着傈僳、汉两个民族,傈僳族占85%以上,近年来,上元乐村村民小组,坚持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民族政策落实,以民族政策的落实来检验党建工作成效,选配好领导班子,使基层党建成为跨越发展的“加油站”、和谐稳定的“防火墙”、民族团结的“助推剂”。该组在26名党员的带领下,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成立了种养殖业协会,引进公司、土地流转,建立起芦笋、蔬菜、魔芋、食用菌种植基地、小龙虾、生猪养殖基地,村民领到地租后又到基地打工,实现双赢,组里也有了收入。全村有73人外出务工,户均超过1人,收入一年比一年多,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扎实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最美庭院”评比、人居环境整治、河道治理等系列活动。A7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limage005.jpgA7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元乐小组还探索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党群互动、便捷高效”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该村民小组网格化治理,实行“一组一规一网一会一站一队”(“一组”指党小组、“一规”指村规民约、“一网”指治理网格、“一会”指议事理事会、“一站”指党群连心站、“一队”指志愿服务队)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基层治理基石。A7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哪吐村一张网格,将“万根丝”拧成“一股绳”,凝聚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守护住乡村的安宁与幸福;多元共治,积累暖心事敲开“幸福门”,细致入微润民心,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基层馥郁盛开;树立新风,让“家园美”浸润“乡风美”,开启乡风文明治理新模式,美丽彝村焕发出勃勃生机,擦亮了“中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名片。A7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limage007.jpgA7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不断增强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楚雄”、科学统筹市域社会治理力量、全力构建向善向好的治理环境,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带来的民生暖意,流淌在一方方乡村美景之中。A7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两步一盆花,十步一换景,各色盆栽绿植整齐摆放、养护良好,村民的房屋外墙上挂着具有特色的农具、草帽、草鞋作为装饰。走在哪吐村的乡村小径上不禁会感到好奇:这些既彰显村民“个性化”,又井然有序的景观是如何打造并维持的呢?A7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家每户门口的花草都是村民负责,自己浇水和看护。像这一棵就是之前的树苗没成活,村民自己来补种的。”楚雄州武定县插甸镇哪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凤珅指着路边的一盆树苗介绍道。A7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绍德,武定县委宣传部,13619482456)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