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环州乡:“五措并举”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
近年来,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环州乡紧紧围绕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坚持“建设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制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总任务,坚持“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总要求。不断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助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维护”“五个认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基层党建、文化建设、产业发展、示范创建等工作深度融合,有力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
抓党建引领,筑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思想根基
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运用“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富民兴村”模式,依托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联系支部“2+2+1”制度、“万名党员进党校”等活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促使全乡党员干部牢固掌握新形势下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不断强化民族理论思想认识,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走深走实。深化党建网格建设,发挥网格化治理工作优势,构建“网格+民族团结”工作网格化服务体系,联动职能部门工作力量,通过网格走访、化解矛盾、法律援助等,促进辖区群众邻里和睦、守望相助、亲如一家。
抓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丰富形式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方式,通过集中宣传、入户宣传、张贴标语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入基层、面向群众、融入生活,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心中、融入血液、注入灵魂。在集镇搬迁点和政府驻地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墙壁彩绘3面,在东环路、白环路入乡主干道设置超大宣传栏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4块,在主题街道安装永久性宣传栏16块,悬挂宣传标语40余条,同时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环州集市,发放民族宗教工作应知应会手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知应会手册、《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宗教事务条例》等宣传材料3000余份,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有形有感有效。
抓文化交融,凝聚民族团结奋进力量
支持“环州彝号队”文艺队通过自编自排节目参与全县酒歌比赛,展现当地民族文化特色,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用酒歌的方式演绎出来,寓教于乐、化教于心。每年举办“火把节”民族传统节和“野生菌开山节”文化节,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跌脚”歌舞表演、非遗文化传承展示、农特优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促进民族民间文艺振兴。以节日活动传递团结、互助、进步、友好的理念,各民族在共享节日盛会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拉近了各民族间的情感距离,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打造环州村民族团结广场、环州村史馆,完成环州主题街、环州钟楼、环州大村牌坊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各民族搭建了交往交流交融平台。
抓产业发展,擦亮民族团结幸福底色
充分运用“民族团结+产业振兴”相融合促进产业兴旺的发展方式,把民族团结进步建立在产业链上、党员干部聚在产业链上、各民族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大力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经过多年的产业发展,全乡形成了烟叶种植、青豌豆、花卉、中草药,养殖肉牛、肉羊、壮鸡、生猪等特色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成野生菌促繁保育基地200亩,建设封山育茸核心基地200亩,积极发展林下高山冷凉花卉种植8万余苗,盘活环州集镇村集体资产建设新型智能中药材植物工厂1个。通过“1223”模式加快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建成团碑村养牛示范村1个;依托“云岭黑山羊”品牌,在环州万松山打造云岭黑山羊养殖场1个。通过产业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产业增效、村集体经济壮大“三效合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抓先进示范,奏响民族团结进步辉煌篇章
通过以典型事迹渲染民族团结氛围,积极开展各类先进典型评比活动,评选“种养殖能手”8批次16人、“最美家庭”2户、“最美庭院”32户,多渠道传递先进典型事迹,让先进典型事迹宣传一个、带动一家、影响一组、感动一村,营造出人人学先进、当先进,共同促进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月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好优良“家风、家规、家训”,以个人文明促家庭文明,以家庭文明促社会文明,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幸福感。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李绍德,武定县委宣传部;龙再能,武定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