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越西土碉

作者:楠枫 发布时间:2011-03-14 00:00:00 原出处:中国越西 点赞+(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追溯一个地方的文化和历史,实物和文字是最主要的依据。特别是实物,它能真实的反映出一个地方的文化和历史发展演化的过程,最能体现出这一地方生活的人的生活面貌、审美倾向和精神价值取向。jV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土碉是越西很常见又很特别的一种建筑。它和四和院以及彝族刀楼并称为越西民居三大特色建筑。
 
碉在汉语辞典中有两层意思:一、碉堡指军事上防守用的坚固建筑物,多用砖、石、钢筋混泥土等建成。二、碉楼指防守和瞭望用的较高建筑物。从辞典对碉的解释中可以看出碉的出现是同军事的需求相联系的,并且它是以高大、雄壮、坚固的形象出现的。我们可以从电影、电视中看到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碉堡、碉楼。如长城和西安城墙上的砖石碉楼、四川阿坝州的石碉楼和现代战争中普遍使用的钢筋混泥土的碉堡等。惟独不见用土筑的碉楼。而越西的碉楼却全为土筑又是民居这是为何?它究竟是军事堡垒还是纯粹的民居?它因何而建呢?就让我们一起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还原历史的真实。
 
越西土碉集中分布在南方古丝路上的汉族聚居区。以城关、中所、新民三地最为集中。越西的土碉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土碉一般二至四层不等,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墙体厚度(当地叫“狮子头”,是指筑墙夹板的宽度)有一尺八的,有二尺的,有二尺四的,最大的狮子头有三尺二的,非常结实,大户人家的土碉楼在基脚上砌石条,砌至一至二米再起土墙。碉楼的楼层用木板相隔,每层以楼梯上下。最高的土碉可达十五米以上。还有一种土碉,当地人称“金包银”,这种土碉,外围以土夯筑,内层用上好的木料相装饰,有厢房、书房、侧室、主室以及杂物间。土碉的窗子很小,底层最少,二层以上四面都有。土碉楼以一户为一单位,也有的几代同碉居住。有的为了相互照应,兄弟或父子各筑一碉,按左青龙右白虎方位又称青龙白虎碉。土碉以土夯筑,呈黄白色,坚固、厚重而高大,上层视野开阔。按道路和人们的生活地域呈自然分布。土碉冬暖夏凉特别益于存放腌制品。
 
现今,越西的土碉楼最古老的要数河东乡道光年间修筑的冯氏碉楼,还有光绪、宣统年间的青龙白虎碉,还有民国时期的,大量是解放后修筑的。土碉使用年限可达二百年以上,同四川阿坝地区的羌族石碉可谓一文一武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是川西南一绝。
 
越西是南丝绸之路零关古道上的重要一段,是古时出成都平原达于邛都和云南的要冲,是古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先秦时期为古邛人居地,汉代司马相如通西南夷,汉武帝设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军队和汉人随之迁入,先进的建筑方式随之传入,军事堡垒和民用居所沿路而建。由于战乱频繁、夷人侵扰以及建筑材料的获取等原因,土夯筑城是当时军队的首选(三国时,诸葛武侯在越西所筑的奴诸城城墙则厚达六尺)。越西泥土粘性好,取材容易,夯土墙如达二至三尺则厚实坚固且冬暖夏凉,因此,深受百姓喜爱。随着外迁人口的大量涌入以及耕种的需要,百姓迁出城堡沿官道和田地为基础建筑房屋,为了自保和防卫,坚固、厚实、高大的土碉应运而生。百姓或以户为单位,或以群而聚,将土碉修的坚固、高大,并在碉楼上设置观察口,既可用于居住,又可用于相互联系、自保和防御观察之用,可谓是一举多得。如今,战乱和匪患已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依然能看到的土碉保留着的狭小的观察口。可见,越西的土碉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军事民用。
 
又是一个大晴天,我独自漫步在城外的农家小院旁,几株柿树、梨树、桃树疏朗的枝干和高大的土碉相映衬,构成了农家小舍的美丽风景。难怪有旅人吟诗赞叹:“曲径波漾小轩窗,何处归来不还乡。轩窗土碉胜群芳,归来他乡是故乡。”
 
 
 
彝族人-网诞生于北京,已经20年了。初心不改,在浮躁的网络时代,留一片净土,为彝族留下更多闪光的文化。

所属专题:

文昌故里魅力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