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乡旅游 Touris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乡旅游 > 行记彝乡

会理市新安:四川省唯一的傣族乡

作者:​何宗林 发布时间:2022-08-31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新安位于会理市境内,是四川省唯一傣族乡——新安傣族乡,新安傣族乡地名由来是以境内“新开田”“马鞍桥”两地名各取一字得名,后“鞍”字简写为“安”,即为“新安”。
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安傣族乡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地处会理市南部,东和新发镇江普接壤,南隔金沙江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万德乡相望,西靠江竹乡、树堡乡,北与普隆乡毗邻,距会理县城109公里,有黎溪、新安公路过境。区域面积137.27平方千米,有耕地1548.3公顷,下辖6个村委会,区域面积137.27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末,新安乡户籍人口3735人。其中傣族2202人,傣族人口占58%,傣族主要聚居在马鞍桥和沙铁两居住地。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3.jpg

马鞍村移民小区傣家小楼(图片会理市作协提供)

新安傣族乡境内河道属金沙江、城河水系。城河境内河道长13千米。新安傣族乡境内最高点位于龙茂山,海拔2074米;最低点位于鱼木鲊,海拔897米。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民国时,属绿普乡。1953年,置新安乡。1958年,乡改公社。1983年12月,公社改乡。1996年1月,改新安傣族乡。截至2020年6月,新安傣族乡下辖辖龙茂山村、马鞍桥村、寨子村、新开田村、普隆村、田坝村6个行政村。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其中马鞍村是移民村,整个村里的房舍全是独栋小别墅式样,这是一个新的移民村,居住房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马鞍村被群山环抱,静静的坐落在金沙江岸。簇新的洋房以光秃的群山作为背景,颇具傣家建筑韵味。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傣族群众与彝、汉各民族相濡以沫,和谐相处。当地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民族风情浓厚,自然环境优美。新安傣族乡历来是闻名遐迩的歌舞之乡、文化之乡,其浓郁的傣族文化风情、川滇地域特色独具韵味。新安傣族乡历史悠久,境地内有新石器遗址、古战场遗址及悬棺遗迹等。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001.jpg

会理市新安傣族乡政府大门(图片会理市作协提供)

一、地域概况

傣族跟水分不开,新安乡的傣族,跟城河分不开。城河从会理县城流淌而下,到了新安,水流更大,水质清澈,成为灌溉、饮用的基本水源,可以说,是城河哺育了新安傣族人民。两山之间,新安乡逶迤盘踞在城河冲击而成的狭长河谷,以及两边的二半山上。这里是川滇交界处,凉山州最南端的一隅。新安傣族乡光热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该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气温年较差小,日差较大,无霜期长;冬春季干旱多风,夏秋雨季集中。多年平均气温13.3℃。无霜期年平均240天。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甘蔗、芒果、大青枣、酸角、烤烟、早市蔬菜等农副产品。养殖业以猪、牛、黑山羊为主。高山峡谷,紧邻江边,使这里处于独特的湿热的河谷气候,充足的阳光与富足的水源,也使这里盛产热带作物和早熟蔬菜。全乡形成四季豆、茄子、西红柿等早市蔬菜7500余亩,芒果、大青枣、石榴等亚热带水果8000余亩,烤烟1600余亩,农业产业年均产值超过1亿元。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步行到金沙江江边赏景(图片会理市作协提供)

二、历史迁徙

傣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自战国末年,秦国商人即“南贾滇僰僰僮”,时僰人多数居滇,亦散居于蜀,西汉时“西夷邛僰”散居于邛都(今西昌)、会无(今会理),唐宋时期称樊族为“白衣”、“金齿”明清时期称为“焚夷”、“摆夷”,自称“傣”:新中国建立后统一族称为“傣族”。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傣族来自云南。据明《萨连安氏宗祠碑文》与清《土司纪要》等史籍记载,明洪武年间,建昌月鲁帖木儿叛明,云南景东傣族土官刀佩、安伏成等带兵随明将前往征讨,事平之后,“改兵为民,婚娶耕种”。但也有民间传说,凉山傣族多数是近两三百年从云南景东等地逃荒来的。他们当中有与攀枝花市、云南武定的傣族交往联姻。上述两地成为州内傣族的另一个来源。金沙江对岸,就是云南省武定县,马鞍桥村的傣族村民就是从云南武定县迁徙过来的。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另据考证会理傣族多系元末明初自云南景东迁来,头目阿骇徙其属来会川迷易住种,后以军功授“迷易士千户”。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景东傣族土官安伏成、刀佩等率傣兵随征月鲁帖木儿,事平留守迷易,管理安宁河一带,并改兵为民,婚娶耕种,开垦田亩,报纳夷粮。其后,迷易、红卜苴傣族先后迁徒黎溪、通安一带定居。清代云南禄劝、元谋、武定等地傣族,或因战乱,或因亲谊,或因寻求土地耕种,多有过江进入普隆、新安、新发定居的。现今傣族人口分布在黎溪区普隆、新安两乡,另零星分布在通安区新发、江普、竹箐、杨家坝等乡;全县合计傣族人口近4000人。无聚居村寨,都和汉、彝、傈僳等族杂居。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傣族多临河而居,从事农耕。明末清初,其社会经济已从封建领主经济走向封建地主经济,生产、生活都处于较低水平。分布在黎溪、通安两区乡的傣族人民,长期和汉族杂居,其社会基础与汉族无异。1952年进行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历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生产有所发展,生活有所提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普隆、新安两乡已建为会理的蔗糖生产基地。并在国家扶持下,兴办铁矿及其他乡镇企业。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傣族与汉彝各族杂居,相互交往时已通用汉语、汉文;由于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歧视,县内使多年自称为彝或“土里”,否认民族成份,至1985年经多次工作始认定为傣族,其文字和像语已基本消失,反能通晓彝、傈僳等几种民族语言。其生活习俗,如年节、婚丧、服饰、起居等均与当地汉族相同,已失去本民族特征,但仍继承着傣族人民“谦让为仁”、“少言为礼”、“敬老尊长”、“互助和睦”的优良传统。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在金沙江江边赏优美的新安傣族孔雀舞(图片会理市作协提供)

三、服装服饰

传统的傣族服饰剪裁宽大,妇女穿对襟短衫,袖口绣边,下穿褶裙,衣裙均爱用黑色,穿自制便鞋。未婚少女穿右偏襟短衫,胸前常戴一块银制链条,绣花围腰,下身穿裤。男子短发,包头,穿对襟短衫。老年人穿长衫,下身穿裤,比较宽大。传统的傣族服饰已很少。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shuijie.jpg

会理市新安傣族服饰(图片会理市作协提供)

四、传统节日

新安乡历来是闻名遐迩的歌舞之乡、文化之乡、蔬果之乡,其浓郁的傣族文化风情、川滇地域特色独具韵味。泼水节是傣族的隆重节日,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意为新年)。是傣族同胞代代相传的重要传统节日,表达了傣族人民热爱家乡,纪念祖先,不忘传统的初心。半数以上游客是奔着“泼水狂欢”而来,泼水现场简直就是年轻人的狂欢聚集地;中老年人则倾向于观看傣家歌舞表演、民俗文化仪式活动等;部分游客则选择城河漂流体验;还有一部分游客则愿意坐下来品尝傣家美食、采购特色小商品和土特产。2005年首届新安乡傣族泼水节成功举办,在会理县及邻近的攀枝花、西昌及云南地区形成一定影响力。此后,新安乡每年初夏都举办傣乡泼水节,游客逐年增多。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会理市新安傣乡泼水节泼水狂欢(图片来自会理宣传)

新安傣族乡传承悠久的傣乡历史文化,为文旅产业发展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2017-2019年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会理风情游-傣乡泼水节”活动,平均年度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紧抓乌东德库区马鞍坪移民安置点建设良好契机,着力打造3A景区,为旅游产业大发展积累了雄厚基础。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新安傣族乡,除了泼水节,傣族村民也过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中秋等节日。春节仍然是所有节日中最隆重的,腊月底,先送灶神上天,然后清扫室内室外,使环境焕然一新。除夕,一家人都要团聚,饭后,大伙便到晒坝上“踢脚”。近年或由乡政府组织联欢晚会,跳舞,表演节目,进行球赛。正月初一,要早起,要争挑早水,越早越吉利,来年财源越茂盛。早餐吃“饵快”(云南、会理的地方小吃,用大米制作)。当天吃素不吃荤,早餐后到村中、河边或街上游玩。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最具傣族特色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新安乡的傣族村民还是一直要过的。在村里临江边看到一个圆形的广场,这个是为泼水节而建的,在每年四月份的泼水节作为节庆使用。但由于新安乡缺水,村民们不得不在泼水节前,将家里的水缸、盆盆、罐罐搬出来放在路边,盛上从城河打来的水,待到泼水节时,大伙再热热闹闹地聚在圆形广场一起彼此泼洒,欢度傣家一年一度的泼水节。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品新安傣家茶(图片会理市作协提供)

五、饮食习惯

居住在河滩的傣族以大米为主食,住半山的多吃玉米。这里的傣族仅在节日做一点粑米饭或汤圆,春节酿制米酒。猪肉以外的重要肉食是羊肉。家禽中以鸡为主。蔬菜主要是大白菜、圆白菜、青菜、马铃薯、豆类。其它品种较少。喜欢腌制晒干菜、酸菜做汤,酸菜煮四季豆,是平时常吃的小菜汤。由于天气炎热,因此常做凉拌菜。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进傣家做客,主人热情,空调凉爽,我们还有幸吃到正宗的家庭傣家宴,喝到自酿的糯米酒,这边的傣家菜跟版纳的风格又是不同,不过同样清爽少油腻,很是开胃。在老乡崭新的家里我们还看到一台老式的织布机,看上去颇有岁月感。村里也有对外的民宿,室内陈设简朴,安装有空调。走到村外,站在江边被江风吹拂,看着波光粼粼的江水,你会为之精神一振。江对岸就是云南省武定县万德乡,两岸之间有机动驳船来回摆渡,相互走往。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image.png

品尝新安傣家宴席(图片会理市作协提供)

六、文物古迹

新安傣族乡境内有三处石棺墓葬群,经考证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新开田村小营盘石棺墓葬群系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小营盘石棺墓群位于会理县黎溪区新安乡新田村东南约2公里处的城河东岸二级台地上,墓地总面积6450平方米,分布较为密集,约有100余座墓葬,小营盘石棺墓群为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小营盘石棺墓的墓室是先挖掘一长方形竖穴土坑,然后再用采集的天然石板竖置围砌成箱形棺。墓葬内随葬器物极少,但大多数墓葬保存有较完整的人骨架,均为仰身直肢,头向东北,骨架长多在1.45—1.60米。从小营盘石棺墓出土的遗物和埋葬习俗,结合金沙江流域已发掘的石棺墓来分析,考古专家认为小营盘石棺墓应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对研究西南地区石棺墓和古代民族的割肢葬俗,以及金沙江流域的考古学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年2月,凉山州人民政府将小营盘石棺墓群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会理市新安傣族新农村(图片会理市作协提供)

七、移民安置村成亮点

移民新村马鞍村房舍全是独栋小别墅式建筑,居住房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新安傣族乡613户2351人的移民已经全部入住马鞍坪安置点,移民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其中维系移民生产生活的土地需要3500多亩,当前,新安傣族乡移民在马鞍桥村已有平整土地2700多亩,并在土地整理区建了提灌站和高位大水池,能够从下方的乌东德水电站淹没区抽水到高位水池用于农业生产。如今为振兴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马鞍村位居金沙江畔,乌东德水电建设发电后,此地成为傣家水乡,金沙江水碧蓝,荡舟游览独具特色,傣族村落建设新颖,傣乡悠久历史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傣乡民俗民风浓郁,加之每年举行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游客可徒步游览沙地印象大佛,去新田村3组考古点参观,来到新田村瓦石田,体验激情水上皮划艇等。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今傣乡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此地将打造成3A景区,使它成为四川傣乡旅游的一大靓丽景点。h3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作者简介:何宗林,彝族,1963年生,四川省会理市人,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会员,四川温江微篇文学协会会员,会理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在线网、中国诗歌网、经典文学网、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微信平台、《诗文杂志》《微篇文学》《凉山日报》《西昌都市报》《凉山教育研究》《会理文艺》等网站、新媒体平台及报刊;有作品入选书刊,有作品参赛获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