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乡旅游 Touris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乡旅游 > 彝区概览

凉山北大门——甘洛县

作者:蒋志聪 发布时间:2004-10-01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甘洛县位于四川省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与雅安、乐山交界。境内资源富集,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山川秀美,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1956年,甘洛建县。位于凉山州北部,南距西昌237公里,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幅员面积2153.85平方公里。居住着彝、汉、藏等民族。人口18万人,其中彝族12万人,占总人口的65.3%,汉族5.72万人,占33%,藏族3100人,占1.8%,其它少数民族占0.1%。全县辖7镇21乡,2个居民委员会,225个村民委员会,827个村民小组。境内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势险峻,最高海拔4288米,最低海拔650米,县城海拔1070米。气候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332℃,年降雨量815毫米。cf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自然地理 cf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甘洛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2度27分38秒-103度01分45秒、北纬28度38分24秒-29度18分32秒之间,东以马鞍山为界,与峨边县、金口河区交界;南与美姑县、越西县接壤;西与石棉县毗邻;北临大渡河与汉源县相望。甘洛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向青藏高原地势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由于受横断山脉的褶皱、隆起与断裂,加上河流的急剧切割作用,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显现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特征,境内最高海拔4288米,最低570米,相对高差3738米。气候条件优越。甘洛属中亚热带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光照充足,降雨集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日照166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80毫米,全年无霜期326天,立体农业特点突出,适宜于各种农作物生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县境内有7条主要河流,均系长江流域大渡河水系,流域面积1180.35平方公里,水能理论蕴藏量达95万千瓦,可供开发43万千瓦,河川径流量16.93亿立方米。土地资源丰富。全县有农耕地19万亩,林业用地195万亩(其中:森林面积90万亩),牧业用地65万亩。境内还生长着具有很大药用价值的天麻、党参、虫草、贝母等名贵药材和大熊猫、小熊猫、野牛、岩羊、獐子、雉鸡等珍稀动物。矿产资源富集。矿种多、分布广,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铅、锌、铜、铝、铁、磷镁矿、荧石、磷块岩、煤、耐火粘土、石灰石、白云石、水晶石等15种,其中铅锌矿储量十分丰富。cf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甘洛县城概况cf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甘洛县城所在地地名为“甘洛”,在彝语中“甘洛”本意指“甘”姓家族居住之地的意思,传说在很久以前,此地居住过彝族“甘”姓大家支,故此而得名。cf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甘洛县城地处甘洛县的腹心地带,依山傍水,面积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万人。县城海拔1060米左右,大渡河一级支流尼日河和大渡河二级支流甘洛河在这里交汇,气候温暖,降雨集中,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气候。县城北距省会成都320公里,南距州府西昌240公里,成昆铁路和省道乌金路切过县城,平行纵贯县境。以县城为中心,连接城乡的公路网络已形成,通车里程达480公里。cf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甘洛县城始建于1956年,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县城街道不断延伸,纵贯南北的主街道长达3公里。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建有110kv变电站和自动化电力调度中心,建有日供水5000吨的自来水厂1座,现有程控交换机总容量8000门,有线广播电视可传输22套电视节目,有公办高完中1所、初中2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有大众电影院1座、文化馆1座,有餐饮、娱乐、商贸等各类服务企业和摊点3000多个……cf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甘洛县城正以它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独特的彝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商来这里投资、经商、观光和居家。cf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甘洛县人文历史 cf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甘洛县位于四川省南部,,攀西地区北缘,处于雅安、乐山、凉山三市州交汇点上,有“凉山北大门”之称。全县幅员面积2153.85平方公里,人口18万余人?,有彝、汉、藏、苗等14个民族,彝族占总人口的65.3%。全县辖7个片区工委,28个乡镇。成昆铁路纵贯全境62.5公里,境内有7个火车站。甘洛县人民政府驻新市坝镇,北距成都320公里,南至西昌237公里。cf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甘洛县是1956年民主改革时始建,原名呷洛县,1959年更名为甘洛县。县境与雅安市的石棉县和汉源县,乐山市的金口河区,凉山州的美姑县和越西县相邻。境内山峦叠嶂,岭高谷深,景色奇特。cf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西汉时期,县境东北部曾设灵关道(亦名灵道县),后为护龙县;西北部设置过阑县。民主改革前县境大部分区域属黑彝和“土司”统治区,是完全封闭的奴隶制社会。cf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甘洛自古都是川滇通道中极为重要的关隘和要塞,从战国时期以来的漫长岁月中,县境内留下不少的名胜古迹。汉时的灵关道从境内通过,并在境内设治所。唐贞观年间开辟的清溪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清溪峡内两岸千仞峭壁,古木参天,谷中溪流淙淙,潺响回环,花岗石嵌成的古道上马蹄印深深陷于其中,古道旁尚有护路兵营的“齐民雕”遗址。金字塔形的吉日波山,在彝文经典《勒俄特依》中记载为:洪水淹没天下时,世界仅存的几个山顶之一。县境西南的德不洛莫原始森林,传说为彝人送鬼德幽灵集中之地,被称为“恶鬼”之山,充满神秘色彩。其它名胜古迹还有:海棠古庙、古城墙、“将源”石刻;天平天国将领赖裕新壮烈牺牲之地;田坝的土司衙门遗址;尼日河开建桥摩岩碑石刻;唐加湾古墓群、海棠古墓群等。cf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甘洛县具有悠久的历史,.还有多姿多彩的彝、汉、藏民间文化,在语言、文学、建筑、服饰、用具、饮食、体育及风俗习惯等方面极具民族特色。彝族传统节日“彝族年”和“火把节”,彝族汉子的“擦尔瓦”,阿咪子(彝族姑娘)的“百褶裙”,以及久负盛名的“杆杆酒”;藏族传统节日“布渣卓”(藏年)和“措乃屋”(射箭节)等都表现了各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南方丝绸之路上的海棠古镇时古道著名的重镇,汇集了汉民族的多种地方文化,这里古庙寺宇集中,道、佛、儒文化融为一体,历代商贾、文人、落魄官宦滞留于此,留下不少佳话和传说。建县后,随着成昆铁路的建成通车,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甘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特别时改革开放以来,以铅锌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随着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文化事业繁荣兴旺,成为了西南地区第一个全国体育先进县,被誉为大凉山上一颗璀璨的明珠。cf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