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乡旅游 Touris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乡旅游 > 彝区概览

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概况

作者:​西昌市政府办 发布时间:2025-03-15 原出处:西昌市人民政府网 点赞+(16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西昌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处四川第二大平原——安宁河平原腹地,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是攀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h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x3.jpg

(西昌城区,杨黎明 摄)

西昌自古就是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1935年,中央红军过凉山,在礼州土官庄召开了著名的礼州会议,确定了北上抗日的行军路线,并首次提出“长征”一词,在党史、军史、革命史上写下光辉一页。1950年西昌解放,设立西康省西昌专区,1955年西昌专区划归四川省,1978年西昌专区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合并,西昌撤县设市。西昌市幅员面积2882.9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常住人口96.6万人,城镇化率为70%;西昌属于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素有月亮城、太阳城、航天城、小春城之美誉,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h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x4.jpg

(西昌建昌古城,买锐 摄)

【资源储备】

西昌是中国同纬度地区日照时数和总辐射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发展绿色特色农业的最适宜区,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地区。西昌拥有林地265.956万亩、占幅员总面积的60.14%,拥有草原1.58224万公顷,拥有湿地0.00627278万平方公里,拥有森林14.80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1.37%,其中人工造林面积0.221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0.1392亿立方米,并且拥有古树名木3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76种,拥有全国面积最大、成效最好的飞播林区——东西河飞播林区,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一大批荣誉。凉山为千河之州,西昌是百河之市,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年降水量达993.0毫米,全市地表水资源量12.9亿m³,地下水资源量3.7亿m³。西昌矿产水能资源得天独厚。西昌地处著名的攀西裂谷成矿带,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探获矿石储量:钒钛磁铁矿约38亿吨、石灰岩:11216.49万吨、花岗岩:148.21万立方米、建筑用玄武岩、闪长岩:3666.06万立方米、硅石矿:42.91千吨,西昌矿石具有品位高、埋藏浅、采取条件好、综合利用价值高的特点,有色金属、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居全国、全省前列,是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核心区域。h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x7.jpg

(成昆高铁,魏建生 摄)

【文化发展】

民族文化资源独具魅力。西昌文化古朴,民族风情浓郁,拥有综合文化站2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古籍文献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非物质文化遗产56项。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栖息繁衍,春秋时期建有邛人部落。从西汉设立郡县开始,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西昌是南方古丝绸之路重镇,明清古城——建昌卫古城保存完好,享有“中国十大最美古城”美誉。境内有汉、彝、回、藏等36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4个,拥有全国唯一的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被称为“东方狂欢节”的世界级文化瑰宝——彝族火把节。火把节、彝族年、开斋节等民俗风情厚重浓郁,非遗“朵洛荷”、艺术奇葩“达体舞”、实景火秀“阿惹妞”精彩纷呈,醉虾、砣砣肉、火盆烧烤等特色美食应接不暇,彝族服饰、彝族漆器、南红玛瑙绚烂多彩。h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x6.jpg

(安宁河谷平原,凉山州委宣传部供图)

【生态建设】

生态旅游资源绚丽多彩。西昌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川滇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节点,拥有A级景区12家,是中国攀西地区阳光度假旅游核心区,地处最适宜人类居住的1500米海拔高度,多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0天以上。境内及周边地区有邛海-泸山、螺髻山、泸沽湖、灵山寺、卫星发射基地等众多景区,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养生栖息地、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建成2万亩的邛海湿地公园,邛海水域及湿地面积增加至34平方公里,成为全国最大城市生态保护湿地。2023年,西昌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21微克/立平方米(同比无变化),化学需氧量排放量0.0028万吨,氨氮排放量0.00021万吨,颗粒物排放量0.362万吨,这离不开邛海湿地涵养水土、生态净化的功能。西昌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环保科普基地、中国最佳野生鸟类观赏地等荣誉。乡村旅游瑰丽多姿,成功打造了以安哈“螺岭彝风”、樟木“茅坡樱红”等为代表的“乡村十八景”,形成独具民风、民俗特色的风情生态旅游长廊,是全国最富活力的乡村旅游县市。h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x2.jpg

(邛海湿地,来自西昌市国土资源局)

【经济发展】

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51.1亿元,占全州三分之一,增长8.7%,增速全州第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31亿元、增长4.4%(增速全州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326.3亿元(占全州41.86%)、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360.5亿元(占全州36.85%)、增长9.7%;规上工业总产值520.5亿元(占全州39.1%)、增加值增速1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2亿元(占全州43.69%)、增长11.2%,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0.47亿元(占全州71.3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12亿元、增长5.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3%、6.9%,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提升7位,位列第85位。hK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x5.jpg

(西昌智慧农业产业园,杨黎明 摄)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文字来源:西昌市人民政府网;图片来源:百家号-封面新闻。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