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发展

石林彝族自治县发展概况(2023)

作者:石林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3-02 原出处:石林县人民政府网 点赞+(11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s1.jpg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然地理】

石林彝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石林县”)是昆明市辖县之一,位于昆明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03°10′—103°41′,北纬24°30′—25°03′之间。东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毗邻,东北与曲靖市陆良县接壤,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相邻,西与昆明市宜良县相连。县域面积1719平方千米,距省会昆明78.07千米。东部圭山海拔2601米为全县最高处,西部巴江河谷大叠水瀑布跌落处海拔1500米为全县最低点,全县平均海拔1730米。全县三分之二的地区属喀斯特地貌,境内石林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森林覆盖率43.36%,常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干湿分明、四季如春”。2023年石林国家气象观测站(县城)降水量为519.0毫米,比上年偏少14%;年平均气温为18.2℃,比上年偏高1.5℃;全年日照时数2015.2小时,比上年偏多184.9小时。
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区划人口】

2023年,全县辖鹿阜、石林、板桥3个街道,圭山、长湖、西街口3个镇,大可1个乡,共7个乡镇(街道)。全县有1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3个村民委员会,534个村(居)民小组,384个自然村。境内居住着汉族、彝族、苗族、壮族等20多个民族。年末常住人口23.85万人,全县户籍总人口256029人。按性别分,男性128402人,女性127627人,男女比例1.01︰1;按户籍性质分,城镇人口115800人,乡村人口140229人,户籍城镇人口比重45.23%。在户籍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94545人,占总人口的36.93%;彝族人口90329人,占总人口的35.28%。出生人口1988人,死亡人口180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71‰。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综合经济指标】

2023年,石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4.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一产业增加值32.43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6.62亿元,下降5.2%;第三产业增加值85.41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1︰12.4︰6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2亿元,比上年下降22.9%。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占GDP比重为53.5%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农林牧渔业】

2023年,全县耕地面积57913.33公顷。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91亿元,比上年增长4.4%(可比价)。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36.12亿元,增长1.2%;林业产值4.23亿元,增长11.1%;畜牧业产值15.69亿元,增长8.4%;渔业产值0.46亿元,增长0.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41亿元,增长10.0%。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1761.8公顷,粮食总产量14.87万吨,比上年增长0.9%。人参果种植面积9627.6公顷,产量18.12万吨,产量比上年增长7.5%。烤烟种植面积8259.4公顷,收购总量1.56万吨,收购平均单价40.15元/千克,收购总值6.27亿元。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4.jpg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工业】

2023年,石林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3.26亿元,比上年增长2.3%。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户,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9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1%。完成工业和信息化投资21.4亿元。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1.0%,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1.4%。规模以上工业13个中类行业中,增速较快的为食品制造业增长46.2%,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9%,医药制造业增长48.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8.6%;下降较大的行业受非煤矿山整改等因素影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下降47.3%。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商贸·旅游】

2023年,石林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16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3.52亿元,比上年增长6.1%。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实现销售额9.32亿元和23.56亿元,分别增长14.7%和9%;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实现营业额3.35亿元和6.28亿元,分别增长9.6%和7.9%。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增长11.1%、7.7%、26.5%和15.6%。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017.5万元人民币,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1000万元的201.75%,比上年增长191.35%。阿诗玛旅游文化城建成运营,打造长湖国际露营基地、糯黑艺术家村等旅游产品。申报首批云南金牌旅游村3个,矣美堵村、大糯黑村、五棵树村成功创建为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成功举办中国石林第二届阿诗玛文化旅游节,石林景区被认定为“云南省绿美景区标杆典型”,入选“长江世界遗产之旅”“长江瑰丽地貌之旅”国家级旅游线路,石林县上榜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县级城市)、入选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全年石林县接待国内外游客889.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4%。全县旅游综合收入145.51亿元,比上年增长46.1%。石林景区接待游客334.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2.9%。其中:国内游客331.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0.1%;国外游客2.82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4.3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5%。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交通·邮政·通信】

石林县地处滇中城市群的交汇面,是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及滇东、滇东南3地州18县进入昆明和滇中的要冲,也是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入境我国的重要通道,昆石高速、石锁高速、西石高速、宜石高速、石泸高速、九石阿旅游专线与南昆铁路、云桂高铁构成现代交通网络。2023年,石林县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改造及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实施37.82千米绿美农村公路建设,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8千米以上。202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年末全县共有营运公交客运车辆210辆,共运送城际公交客运28万人次、县内公交客运101万人次。城乡公交班线119条,车辆210辆,出租车100辆。2023年石林县邮政分公司累计完成邮政业务总收入1782.08万元,其中:代理金融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27.28万元,寄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0.68万元,邮务类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85.50万元,分销收入累计完成262.77万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石林分公司实现业务收入5902万元,累计移动用户数7.6万户,宽带用户数3.6万户,5G用户数6.0万户。中国移动石林分公司实现运营收入21000万元,累计语音通话客户数达18.01万户,5G终端通话客户数达9.3万户,宽带用户数达6.4万户。中国联通石林分公司实现业务收入1449.68万元,新增移动用户19520户、固话用户80户,宽带用户800户。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财政·税务·金融】

2023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012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15657万元、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收入22792万元、调入资金2608万元、上年结转专项转移支付10034万元、置换政府一般债券收入1330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52万元,收入总计24205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4167万元,加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支出12982万元、上年结转专项转移支付1003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454万元、置换政府一般债券支出13300万元、上解支出308万元,支出总计232245万元。结余结转下年9810万元(年末中央发行的增发特别国债水利项目资金)。2023年县税务局共组织税收、社会保险、非税收入167347万元,比上年150207万元增长11.41%,增收17140万元。其中:组织税收收入72581万元,增长10.45%,增收6869万元;社会保险费收入70196万元,增长7.62%,增收4969万元;非税收入完成19172万元,增长26.07%,增收3965万元;组织其他收入(包括工会经费、职业年金)5398万元,增长32.92%,增收1337万元。加大金融领域专项整治力度,严防电信诈骗、非法集资、高利放贷等非法金融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4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覆盖22万余人次,引导群众不断提升防范风险的意识和鉴别风险的能力。争取各级企业类扶持资金和金融资金支持石林县中小企业的培育、发展,2023年共向上申报企业类扶持项目9个,争取到上级企业类扶持项目资金1434万元;发放“昆易贷”30笔,累计6921.5万元。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科技】

2023年,石林县7家企业填报研发投入1200余万元。2022年石林县完成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438.4万元,比上年321.6万元增长36.32%。年内云南盛节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石林石材有限公司、云南磐亿建材有限公司、昆明梓橦宫全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和石林鸿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6户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评审,石林县高新技术企业达13家;云南云彩金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昆明旭日丰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石林石材有限公司、石林久久电缆桥架有限公司、云南石丰种业有限公司、昆明东辉农牧有限公司、石林石海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石林华莱永生花卉有限公司、昆明明亮纸品包装有限公司、石林鸿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0家企业认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云南云牧王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石林立信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石林家香猪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昆明斛之梦制药有限公司4家企业认定为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云南云牧王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昆明梓橦宫全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石林鸿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石林绿宝康农业产业开发有限公司4家企业纳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教育】

2023年底,石林县公办在职教职工2913人(含特岗老师4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817人(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1315人、中级职称981人、初级职称445人、未定职称72人),工人95人,管理人员1人;离退休教职工1285人(退休1279人、离休6人)。幼儿园教职工555人(专业技术人员554人);小学教职工1045人(专业技术人员1027人);初中教职工747人(专业技术人员694人),普高教职工382人(专业技术人员365人);职高教职工68人(专业技术人员66人)。教育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合计教职工58人(专业技术人员57人)。体育服务中心职工10人(专业技术人员7人)。全县共有幼儿园93所,其中公办80所,民办13所,民办幼儿园中普惠性10所,营利性2所,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幼儿占比达到了94.29%。全县在园幼儿8187人,其中:公办学校5187人,占63.35%;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533人,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67人。全县共有小学71所(完全小学16所,教学点55个),共有在校学生16658人,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07%,实现脱贫户子女无辍学和义务教育学生辍学“动态归零”。全县共有初中6所,其中直属学校4所,乡镇中学2所,共有在校生8276人。全县共有普高3所,在校生7033人,职高1所,在校生1193人。年内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先行达标创建成效显著,改扩建幼儿园项目27个,县一幼晋升一级三等幼儿园,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63.36%。启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建成民族初级中学,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07%,“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通过国家实地核查验收。实施“三名”工程,引进名师8名、名校长1名。在全省首批、全市首个创建“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先行达标创建示范县”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推进普通高中扩容提质,高中毛入学率达99.75%,高考600分以上16人,一本上线281人,比上年增长37%,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5.jpg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化】

2023年底,石林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彝族三弦舞(撒尼大三弦)》《彝族(撒尼)刺绣》《摔跤(彝族摔跤)》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糯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月湖村彝族传统文化保护区、阿着底彝族撒尼刺绣之乡、彝族器乐、火草编织技艺、传统美术“面具(狮虎面具)”、传统技艺“绿茶制作技艺(十里香茶制作技艺)”、民俗“火把节”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市级30项、县级78项。强化阿诗玛文化传承与保护,糯黑村、月湖村传统文化保护区规划通过省级评审,成功举办2023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阿诗玛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保养维护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革命烈士纪念塔,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项。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卫生】

2023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86个。其中,医院9个、乡镇(街道)卫生院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70个、村卫生室97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综合监督执法局1个。卫生技术人员2249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18人、注册护士1073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病床1823张。年内挂牌成立石林县疾病预防控制局,鹿阜卫生院完成搬迁,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通过复审,着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巩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成果,县人民医院通过省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创建工作验收。板桥卫生院、石林卫生院、西街口镇卫生院成功创建为省级甲等卫生院,长湖卫生院、圭山卫生院、西街口卫生院成功创建为省级乙等卫生院,其中板桥卫生院、石林卫生院建成“心脑血管救治站”并投入使用。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体育】

2023年,石林县民族体育场、石林体育馆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2023年全国第一届学生(青年)运动会(公开组)射箭项目预赛在石林县民族体育场和石林外景举行;全国石林原野射箭比赛暨第五届昆明·石林原野射箭公开赛在石林风景区举行。2023年10月15—21日,昆明市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由昆明市人民政府主办,昆明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昆明市教育体育局、石林县人民政府承办,由各县(市)区,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组成代表团参加,共设13个大项132个小项,共有18个代表团1840名运动员、教练员参赛。石林县作为东道主,共组织了153名运动员参加了12个竞赛项目及所有表演项目的比赛,以136个奖牌荣获奖牌总数第一,其中获一等奖46个、二等奖56个、三等奖34个,以946分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年石林县运动员在参加国家级比赛中获银牌1枚、铜牌2枚,1个第5名;在参加省级比赛中获金牌16枚、银牌22枚、铜牌31枚。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社会生活】

2023年,石林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22元,比上年增长4.5%。按常驻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039元,比上年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94元,比上年增长7.2%。城乡收入比值为2.38︰1,比上年缩小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石林县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56元,比上年增长11.4%。按常驻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0265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213元,增长14.5%。城乡居民消费比由2022年的2.31︰1缩小到2023年的2.21︰1,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在持续缩小。养老服务设施投资984.42万元,鹿阜街道、板桥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完成主体工程,石林中心敬老院提升改造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成职业培训18526人次,提供有效就业岗位2360个,城镇新增就业2311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65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569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94个。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265人,转移就业收入1.83亿元,农村劳动力培训13074人次。“贷免扶补”扶持创业128人、2372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5452人,工伤保险参保38950人,失业保险参保1806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38711人。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生态建设】

2023年,石林县空气优良率95.89%,PM10浓度38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22微克/立方米。无土壤污染防治重点行业企业,无污染地块。完成8个“一住两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均不属于污染地块,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全县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扎实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工作,强化城市绿地建设,新增城市绿地5.35公顷。县城建成区绿地率40.31%,绿化覆盖率41.32%,建有公园绿地21个,人均公园面积14.89平方米。建设提升游园7个,改造提升步行绿道5千米,新建14个口袋公园,实施37.82千米绿美农村公路建设。石林街道成功创建省级绿美乡镇,成功申报省级森林乡村8个,红杉湖温泉酒店、上海恒联新天地花园、巴江俪岛被列为2022年省级绿美社区奖补名单,巴江河清香湖至永定坝段、团结水库、圭山水库、杨溪水库评为市级绿美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高质量完成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33个。推深做实林长制,实施滇东南山地石漠化项目,完成义务植树77万株,林草生态建设3.3万亩,核查森林督查图斑5931个9.27万亩。深化河(湖)长制,完成团结水库水源地保护、西河中上游沿岸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完成白马河甸溪河段河道治理工程,实施巴江河巴江桥至宜石高速公路桥段河道水环境治理及团结水库、杨溪水库、圭山水库、三角水库水生态修复。稳步推进第二污水处理厂、南城区截污干管、集镇污水处理厂(站)及管网提升改造项目。编制33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完成生态修复300余亩。积极推进污水治理,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95.66%。建成乡镇(街道)生活垃圾中转站8座,设施覆盖率100%。顺利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复核。全县森林覆盖率34.56%。全年完成营造林33045亩。其中,人工造林20045亩、封山育林15000亩。义务植树77万株。年末县域内共有古树名木17836株,其中国家一级25株、国家二级111株、国家三级17700株。QA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文字图片资料来源: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数据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