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乡旅游 Tourism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乡旅游 > 彝乡览胜

威宁,原来贵州大尺度的风景都在这里

作者:银生活520 发布时间:2020-07-08 原出处:新浪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威宁,听名字,是一个普通的名字,不过威宁在贵州却不是一个普通的县。威宁是贵州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威宁是贵州夏天最凉快的县,威宁是贵州面积最大的县。由于威宁地处乌蒙山区,海拔高,因此这里植被稀少。正是由于威宁海拔高,造就了威宁不一般的风景,可以说叫做大尺度的风景。我们就来数一数威宁有哪些大尺度的风景。
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草海:贵州最大的天然湖泊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喜欢旅游的朋友一定都知道青海湖是中国最大湖泊,但是大家不一定知道贵州最大的湖泊是草海。草海水浅,水草丰茂,因此使这里的成为候鸟的过冬地。目前有100多种珍贵的鸟类在此栖息,特别是黑颈鹤,在草海过冬鸟类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草海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过冬地。目前威宁草海已经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111.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222.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444.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333.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百草坪:贵州面积最大的草原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百草坪草原位于贵州省威宁县东部的高中山地区,草原面积有40多万亩,海拔2400~2800米之间。百草坪属低纬度高海拔、起伏较小的喀斯特丘陵山地草场,是西南重要的畜牧基地,享有“南方草原”之称。百草坪的独特还在于有起伏跌宕的地势,在于有云天雾海的奇幻。站在海拔2817米的百草坪主峰祖安山上眺望,百草坪犹如一块被飓风掀卷起的巨大绿毯,正切合了“乌蒙磅礴”的雄浑大气。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555.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666.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777.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888.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999.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西凉山:贵州最大的回族聚居地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西凉山:地处贵州省威宁县城(草海)西面,面积七十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层峦叠障,群峰拱卫,终年云烟缭绕神奇迷人,有回民在山上繁衍生息。主峰陆家大营,是贵州第三高峰,海拔2854米,站在峰顶,眼底万顷山海,群山像条游龙从乌蒙千里奔来。回族村寨风光迷人,村寨昂头歇足,与西凉山雄奇险胜的风景相得益彰。而这片土地馈赠于山民们的,是经年的风沙,满目疮痍的山体和黄皮寡瘦的玉米、洋芋、荞麦和燕麦。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a0.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a1.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a2.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a3.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a4.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牛栏江大峡谷:东方最神奇的峡谷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牛栏江峡谷:牛栏江是一条跨越贵州和云南的河流,在江底乡江底村一个名为“老熊洞”的地方流出威宁,牛栏江峡高谷深,江流曲折,两岸沟壑纵横,峰岭绵延。江岸山岭平均高差近2000米,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立体气候十分明显。牛栏江峡谷有着十分奇特的地貌特征,沿岸的山岭分3个层次重叠,这一奇观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并有学者将牛栏江峡谷称作“最神奇的东方峡谷”。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a5.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a6.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a7.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a8.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摆大山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摆大山位于贵州省威宁县麻乍乡境内,山顶平缓,,南北长7公里,面积约40平方公里。在大山的山腰、峡谷间,是长年翠绿的树木,其中夹生八角树、江子树和野竹林,有野生大叶白杜鹃上千亩,每年四五月间开放时,就像给马摆大山系上一条白色的腰带。登上这块绿色的大地毯,那么也可以认识一个回族姑娘,让她告诉你这里千年流淌的故事与传说。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a9.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b0.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b1.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b2.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石门坎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贵州省威宁县的石门坎,是中国最落后的地方之一,然而在1905年,随着英国传教士柏格理的到来,这里迅速成为“西南苗族文化的最高区”,中国现代教育水平最高的地方。在西方人眼中拥有“文化圣地”、“海外天国”、“云的那一边”等美誉。1905年,柏格理带领汉族老师到石门坎建教堂创办学校,这是第一所苗民小学,也是中国第一个双语教学学校。首开中国男女同校之先河,男女平等接受教育。1912年学校取名“光华小学”。1910年循道公会西南教区苗疆教育委员会在此成立,石门坎由此成为基督循道公会在西南地区传教、办学和推动乡村建设的大本营。教会带领苗族义务投工投劳,先后建立教堂、小学、中学、游泳池、运动场、孤儿院、供水设施,药房,曾有大小建筑42幢。后人赞叹,“一片荒地,极端经营,竟至崇墉栉比,差别有天地。”多年来,由于地震和人为的破坏,再加上年久失修,多数建筑被毁,现存建筑只有女教师宿舍、长房子(办公室)、石房子(牧师宿舍)、小砖房(教师宿舍)、麻疯病院、足球场、游泳池和柏格理、高志华墓。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b3.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b4.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b5.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b6.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b7.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板底彝族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板底乡,位于贵州省威宁县城东北,是一个典型的以彝族为主的乡,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丰富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民间文学代表作有《阿诺楚》、《放鹅娄记》等。民歌有出嫁歌、娶亲歌、丧歌、蛇歌、情歌、儿歌、生产劳动歌及新民歌。音乐有歌曲、器乐曲、舞曲。傻叉(山歌)、阿勺啃(酒礼歌)、啃嗬本(丧歌)曲目繁多,旋律朴实。板底乡的乐器有唢呐、月琴、口弦乐曲等。板底村彝族音乐舞蹈种类繁多,题材广泛,曲目丰富。威宁板底村板底彝族的衣食住行别具一格,婚俗风趣无比。群众喜吃大块肉、砣砣肉,喜喝“转转酒”、“咂酒”。板底彝族无论是嫁女还是娶亲,白昼歌声不断,舞蹈翩跹,通宵达旦,彻夜不眠,整个婚礼过程是一幅活托托的民族风情画卷。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b8.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b9.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c0.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c1.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c2.jpg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hk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