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贵州彝族文化与彝区旅游的开发
贵州彝族文化历史悠久,由彝族学者王明贵、王继超二人编撰的《水西简史》不仅研究了水西土司的历史,而且对研究整个西南地区土司制度的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填补了研究水西历史乃至整个西南地区彝族土司制度的空白;赫章县的“可乐遗址”将彝族的历史领进了陶器时代;大方县“宣慰府”进行恢复重建和对三十集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的打造,是毕节试验区和大方县弘扬民族文化,再现历史辉煌,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建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等都是彝族文化在当代的再现。
贵州的彝族主要分布在纳雍县、毕节市、水城县、盘县、大方县、威宁县、赫章县、黔西县、织金县、晴龙县等地。至今还保存着较完好的文字、习俗、歌舞、服饰、饮食习惯等。因此发展贵州彝区的旅游文化是很有价值的。它同时响应了2012年的国发2号文件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精神,是实现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把贵州彝区的文化与旅游开发联系起来,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紧抓机遇,发展好贵州彝区旅游经济
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把贵州开发成为文化旅游创新区。传承优秀的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的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这无疑给贵州彝区的旅游开发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同时也给彝族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我们要巩固好大方县“贵州宣慰府”彝族旅游景点的发展成果。“宣慰府”的建设不仅仅只是增加了大方县城的人文景观,而且是在保护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脉,体现地方风土人情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所以我们要巩固好并将其作为示范向贵州的整个彝区推广和学习,将其作为贵州彝区的旅游特色向国内和国外推出。
其次我们要保护好赫章县的“可乐遗址”。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可乐遗址墓葬那些奇特的埋葬习俗以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随葬器物,对揭示古代夜郎文化面貌,探索夜郎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贵州近年实施夜郎考古计划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考古发现。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赫章县文管所在赫章可乐发掘古代夜郎时期“南夷”族战国至西汉时期墓葬108座,有许多重要发现,其中一些奇特的埋葬习俗及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随葬器物更为珍奇。它可以说是贵州彝区的最珍贵的旅游资源,对彝族文化的研究和考古具有重大意义。是很稀有的彝族文化资源之一。
再次我们要力争复建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的杨家湾“宣慰府”。所建规模和相关资料纳雍彝学会已经送到纳雍县城建局。力争在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政策的支持下得以复建。
二、拓宽思路,努力整合彝族文化,展现彝族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优越性
首先,历法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彝族的十月太阳历可以与玛雅文明相媲美。闻名世界的玛雅其精髓之一便是历法。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都通行农历,但在我国的彝族,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鲜为人知的古老的历法——彝族十月太阳历。据推测,此种历法渊源于远古伏羲,大约有上万年的历史。它把中国的文明史追溯到埃及、印度、巴比伦三个文明古国之前。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届相轮回纪日,3个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习称“过十月年”,全年为365天。每隔3年多加1天,即闰年(闰日),为366天。
其次,据考证,彝族的向天坟,其实就是古人用以观天象星斗的天文台,与彝族太阳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彝族十月太阳历是悠久神秘的古老历法,它与中国儒、道、阴阳学说有深厚的渊源关系,至今还有许多“密码”有待破译和研究。那么我们怎样去整合彝族文化,使之成为可取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呢?
1.贵州彝族文化的整合与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密切与彝区人文地理相结合。利用优秀的彝族文化打造旅游品牌,把娱乐和吃住等有机结合起来;把彝族的习俗与先进的文化结合起来;把旅游区文化广场的开发和文化馆的修建结合起来,整合彝区旅游资源。
2.改变观念,与时俱进是彝区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求彝区的老百姓丢掉那些守旧的观点,努力为彝区旅游的开发打开大门和提供方便。要努力把人们未知的可能还留存于民间的彝族文化贡献出来,为旅游的开发提供可靠的衣食资源。彝区人民要充分了解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为落后的彝区经济发展和实现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3.在彝区实行“双语教学”,巩固和传承彝族文化是彝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的有力保障。彝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离不开传承二字,然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离不开教育的。所以彝区“双语教学”是巩固彝族文化产业与旅游共存共发展的根本,是旅游业带动贵州彝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
三、努力探索,大力发掘可取可开发的彝族文化旅游资源
贵州的彝族还有很多习俗、歌舞、饮食习惯等是很值得开发的,也是至今传承下来的很淳朴的民俗。
彝族的饮食习惯
1.贵州的彝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杂粮面、米为主食。早餐多为以杂粮做成的粑粑加甜酒为主食。午餐和晚餐以玉米和荞疙瘩饭为主食,餐桌上常有酸菜豆米汤、土豆、用辣椒做成的盐水等。在所有杂粮做成的粑粑中,尤以荞麦面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据说荞面粑粑有消食、化积、止汗、消炎的功效,并可以久存不变质。贵州威宁荞酥已成为当地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现在已经注册成商标并畅销于国内外。
2.肉食以猪、羊、鸡、牛肉为主。主要是作成坨坨肉、牛汤锅、羊汤锅。狩猎所获取的野猪、野鸡、野兔子等也是日常肉类的补充。
3.贵州的彝族喜欢吃山地里野生的蘑菇、木耳、核桃、李子、八月瓜、栽秧坶[1]、小酸花、牛角坶等。然而这些野生食物又具有季节性,这无疑是彝族区域的来自大自然的绿色小吃的一道风景线。另外贵州的彝族人还喜欢在不同的季节选择自己种的不同的蔬菜如白菜、青菜和野生的芹菜、荞菜等来做火锅和酸菜吃。彝族日常饮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饮酒之习在老年人中比较普遍,彝族饮酒每次斟上满满的一杯,徐徐而饮。
彝族的婚礼
1.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婚宴多用猪、鸡肉,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贵州的彝族有女方在出嫁前邀集女伙伴聚餐哭嫁之习,哭嫁内容有与父母、兄弟姐妹难以割舍和与隔壁同龄人难以惜别之情;贵州有的地方也把这种哭嫁方式称之为“哭嫁歌”。凡娶亲嫁女,都要在自家的屋子里摆上酒席,热烈欢迎和款待来自各地的亲朋好友。在自家的庭院里用树干搭棚和烧上熊熊大火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等。
2.贵州彝族的婚恋奇特而有趣,让新娘挨饿、亲朋通宵哭嫁、向迎亲者泼水、抢背新娘、唱酒令等传统婚俗都是很有趣味的。
(1)背新娘
按照彝家俗规,新娘出阁时,双脚不得落地沾土,否则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须由接亲的小伙子来背新娘,并扶她上马。迎娶归途上还有种种规矩:倘山高路窄无法骑马时,须由接亲的小伙子轮流背负新娘而行,过河涉水,更得由人背过河,新娘的绣花鞋万万不能沾水。
(2)泼水打亲
彝族认为,清水能驱恶除邪,送走妖魔,带来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时一定要泼水,为能经受住这个考验,在迎亲时,男家选派未婚伙子去接亲时,既要身体强壮,又要精明能干,既能招架泼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抢走”新娘的艰巨任务。另外还有“越打越亲”和“不打不亲”之说。所以在推荐人选时反复审议,择优录用,有的不惜长途跋涉,选拔良才。
(3)唱酒令
“唱酒令”是贵州彝族的汉语译过来的,彝族叫“阿买肯”。在男方要去迎亲之前要先找好押理先生且这个押理先生要是精通“酒令”的。去迎亲的那天晚上男方家带上备好的酒礼站在女方家大门外唱“酒令”。女方家也要请唱“酒令”唱得最好的在屋内,双方一唱一和,直到彼此唱到心灵相通后,女方家才把大门打开,迎接娶亲者进屋。在屋子里贵州彝族喜欢称为“堂屋”的中间摆上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满酒和茶以供“唱酒令”的人一边喝一边唱的。进屋后双方手牵着手形成圆形,其间留出双方“甩洗脸帕”[2]的人的空间,就这样一方一首直唱到天明迎亲时还不善罢甘休。所唱的内容主要是诉说“苦情”和“怎样过日子”等等。尤其是诉说“苦情”的内容会使人伤心的落泪。
3.贵州的彝族还有抢亲之说。在“抢亲”的头一天晚上,姑娘们向小伙子展开了猛烈的水战。姑娘们用泼、淋、灌、射等各种方式凶猛地攻击小伙子,使来“抢亲”的小伙子难以招架。于是,聪明的小伙子便在天黑以前找到存水的地方,悄悄地倒掉一部分,以减轻“水灾”之袭。
4.经过一晚上的水泼,当早晨来临时,“抢亲”便开始了。这时,姑娘们拥着新娘,小伙子们前去“争抢”,姑娘们防守严格,小伙子必须机灵多变,乘一瞬间出现的漏洞,抢走新娘便跑,直跑出一二里山路才改为行走。可见,把新娘“抢”到婆家是多么的不容易!但彝族却认为,婚礼中的这一泼一抢才会驱除邪祟而保证日后生活不受侵扰。
彝族的火把节
“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涉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被照耀得如同白昼。按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节日期间,人们弹着大三弦,跳起“阿西里西”和“乌蒙欢歌”,同时举行传统的“祭火”仪式。节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处,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壮观。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撮泰吉”
“撮泰吉”系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彝语的音译,现在见到的文字音译名称有“撮衬姐”、“撮寸几”、“撮屯姐”、“撮特基”、“撮泰吉”等十余种。其中,“撮屯姐”比较接近彝语的译音,现在用“撮泰吉”的名称,是借吉利的谐音汉字做译名。在彝语中,“撮”意为人或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一般译为“人类刚刚变成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但也有学者认为,“撮泰吉”反映的是变成鬼神的祖先当初迁徙、垦荒的艰难场面,并借助祖先的威灵来保佑后裔和驱逐邪魔瘟疫。因此,“撮泰吉”的含义理解为“请变成鬼神的老祖宗来保佑后裔的游戏”或“人变鬼神的游戏”更恰当一些。
撮泰吉表演演员共有13人,6人扮人物,3人扮狮子,2人扮牛,2人敲锣打钹。6个人物是:山林老人惹戛阿布,做巫师装扮,不戴面具;阿布摩,彝族老爷爷,1700岁,戴白胡须面具;阿达姆,彝族老奶奶,1500岁,戴无须面具;麻洪摩,苗族老人,1200岁,戴黑胡须面具;嘿布,汉族老人,1000岁,戴兔唇面具;阿安,阿布摩和阿达姆之子,戴无须面具。据说原来戏中并无阿安出场,演出时只是用一个布包代替他,后来演出“撮泰吉”才加入了阿安这一角色,因为“戏演了这么多年,他也该长大了”。面具通常长约一尺,前额突出,鼻子直且长,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用锅烟涂成黑色,又以石灰或粉笔在额头和脸部勾勒出各种线条,黑白相间,极显粗犷、神秘、森严、古朴。表演中不戴面具者为山林老人或山神(2000岁),是自然与智慧的化身。
撮泰吉表演主要分为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个部分,其中耕作是全戏的核心,主要反映彝族迁徙、农耕、繁衍的历史。正月十五的扫寨即“扫火星”活动将整个撮泰吉演出推向高潮,表演者走村串寨,扫除灾难和瘟疫,祝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每到一家,他们都要坐在火塘边念一段吉祥祝词,并向主人索要鸡蛋和麻,走时再从柴房四角扯一把草。之后来到寨边路口,把三个鸡蛋埋入土中,点燃茅草,将其余鸡蛋煮熟分食,口中念“火星走了,火星走了”。
黔西的“象祠记”
象祠是祀奉傲象的寺庙。象,传说是与舜同父异母的兄弟,初时多次设计害舜欲夺其位,后被舜的德行感化,死后人民怀念他而寺庙供奉。黔西灵博山(现九龙山)象祠之所以为众人所知,是因为被贬谪贵州的王阳明曾亲临该地,留下了赞扬水西人民淳朴豁达的《象祠记》,赋予灵博山象祠儒学意义。其间,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王鸿儒认为,王阳明被贬谪贵州,与少数民族共同生活的人生的经历为其心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这个观点得到了各位专家的赞同,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兵客观地分析了全国各地文化旅游与“名人效应”的关系,并指出王阳明及其《象祠记》是黔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在宝藏。
与会的专家纷纷表示,灵博山象祠有着极高的文化品位,希望黔西县能够结合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名人文化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打好“象祠”这张牌。
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开始生产于明朝洪武年间,随奢香夫人进京入贡而名扬国内,至今已600多年历史。大方漆器有杯、盘、碗、罐、瓶、壶、漆画等400多个品种,具有质地坚实、造型古朴雅致、涂漆光亮、漆色润泽生辉的特色。装饰多以写实与大胆夸张相结合,形成鲜明地方色彩。现产品除保留隐花、明花、退光等传统手法外,还发展了明光、印漆、台花、金花、银刻、五彩嵌花等品种。
毕节市大屯土司庄园“三官寨”
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毕节市大屯土司庄园折进去,沿着蜿蜒山路,不多时便到了三官寨。阳光从林荫里射下来,三官寨沐浴在盛夏的阳光里,疏影横斜,魅影流苏,午后的蝉声忽远忽近,静谧而安详。
三官寨又名三官地,彝语叫“协阔迪”,谈起三官寨的来历,当地人介绍说,三官是道教所奉天官、地官、水官,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护佑一方平安。三官寨历史上系大屯土司庄园的十八寨之一,长期以来,大屯彝族土司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地方综合体系,奠定了大屯一带彝族文化的基础。
三官寨人口共2700多人,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近80%。2002年6月,三官彝族村寨被列为贵州省二十个“少数民族保护与建设村寨”中唯一的一个彝族村寨,也是毕节地区唯一受保护与建设的村寨,三官彝族村寨悠久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得到前所未有的继承发展。
当然贵州彝区可取可开发的文化产业还很多,从旅游开发的不同角度来说,是具有可开发价值的。这些文化艺术产业为我们打造彝族村寨的特色旅游提供原材料,也是彝族文化与旅游开发必不可少的内容。我们要以这些文化艺术产业为基础,做好学在农家、美在农家、乐在农家的贵州彝区旅游品牌。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彝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必不可少的内容
旅游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观念文化层面上的竞争。我们只有把眼界放宽一点,率先致力于观念层面的旅游文化建设,率先形成和积累具有自身特色的先进旅游观念文化,率先把先进的观念文化内化为本地旅游业的思维定式、意识定势、情感定势和行为定势。这就需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把彝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为贵州加快建成“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目标奉献彝族人的礼品。应做到:
1.推进旅游宣传促销加强合作。进一步整合彝族文化旅游资源和产品线路,强化旅游信息营销系统合作。这就要求在开发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不得在推进旅游宣传促销中做不切合实际的宣传。
2.共同打造贵州彝区的旅游精品线路。根据彝区的实际情况,打造彝族文化与旅游资源的产业链条,形成弧形和圆形文化产业链条。这不仅可以增加彝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的活力,还可以增强其生命力。
3.加大旅游项目投资领域合作。贵州彝区的文化旅游建设和发展仅靠彝区的政府和老百姓是发展不起来的,需要不同领域的投资与合作,需要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配置。
4.彝族文化与彝区旅游业的开发,要提高认识,层层抓好并落实到位。要增强其自身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必须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脱离了理论去谈彝区旅游业的开发和丢掉实际的东西去谈彝区旅游业的发展都是不科学的,是极为不可取的。
五、作为贵州彝族区域要开阔视野,搞好彝族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和管理力度
首先谈彝族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根据“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加大彝区旅游开发方面主要是要善于整合行业资源,形成融合发展新模式。
一是要通过彝区旅游规划修编、标准化制定、市场营销策划,不断扩大乡村旅游的覆盖面。
二是要力争“十二五”期间在300个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中争取到相应的发展指标,打造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彝区旅游扶贫示范点,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彝区旅游扶贫示范区和各具特色的彝区旅游扶贫品牌。
三是要结合我省“三化同步”和“五张名片”战略,规划一批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艺品、旅游商品、民族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为载体的彝区旅游产业园。形成一批与彝区旅游相关联的示范点。以“贵州彝区旅游节”为载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举办彝区旅游的主题节会活动,不断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不断提升我省彝区旅游的国际国内影响力。
其次我们谈彝族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管理力度。开发是在于发展,然而发展在于管理。再好的品牌,再强大的产业,离开了精细的管理是不可能健康发展的。因此我们在开发彝区彝族文化与旅游业时要加强学习各种科学管理知识,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增强对彝族文化与旅游业开发区域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发展好彝区的文化与旅游业。
综上所述,发展好彝区的文化与旅游业,要放眼世界,认真学习借鉴成熟旅游地区取得的成果,引进先进理念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实行“五首抓”[3]五首都要硬的方针,环环相扣的理念。做好“新型”人才培养,以独特的民族风情,优质的旅游服务和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抢抓政策和社会各界支持、抓机遇、抓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抓住彝区特有的物质文化,抓住开发和建成后的管理,打造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在发展好贵州彝区的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同时也为实现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彝区应有的力量。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参考文献
[1]坶[mu]:(垆坶)土壤,1.由适当比例的砂粒、粉砂粒和黏粒所组成的土壤。由于地方方言原因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字,借“坶”字来代。2.灌木,开花结果成熟后可以食用。
[2]甩洗脸帕:地方方言,意思是把毛巾放在手里甩,这是在唱酒令时的动作。
[3]五首:既是本文的五大要点。
原载:禄文斌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2014年1月1出版,《彝学弘论》;文稿来源:云村寨;图片来源:彝族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