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心围腰:易门彝族服饰文化的结晶
陆伟 文/图
十街乡是易门县的彝族乡,那里的彝族妇女在华丽的盛装外还穿着绣有精美图案的护心围腰。护心围腰除了装饰作用外,还有哪些用途呢?带着种种疑问,近日,记者来到易门县十街彝族乡摆衣村。
护心围腰的传说
据摆衣村村民介绍,很久以前,这里的妇女心灵手巧,各家各户都是女人当家,简单笨重的活计都是男人做。一天,一个叫柳鸳鸯的神仙骑马来到摆衣村,看见田里干活的都是男子,便问面前的汉子:“老哥哥,你家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来挖田?”汉子答道:“我家孩子还小,他妈要在家中照看。”柳鸳鸯又问道:“你一天要挖几百几十锄?”这一问,可把汉子难倒了。柳鸳鸯忙说:“别急,回家好好想想,明天再来回答。”说完就骑上马走了。
这个汉子回家后,把在田边碰到的事一五一十地跟媳妇讲了。媳妇满不在乎地说:“这点小事也把你难住了,我会教你说的嘛。”
第二天,汉子照常在田里挖田,柳鸳鸯果然又来问他,汉子反问道:“你的马一天能走几百几十步?”柳鸳鸯一听大喜,忙问他:“是谁教你回答的?”汉子老老实实地说了经过。柳鸳鸯想了一下说:“我明天要来你家做客,叫你媳妇备九十九样菜,要百十百个碗、七十七双筷,摆在千只眼的团桌上。”说罢扬长而去。这下可把汉子急坏了,急忙丢下锄头回家,把柳鸳鸯的话告诉媳妇。媳妇听完笑着说道:“一切我会备办,不关你的事。”
媳妇刚刚把饭菜摆好,柳鸳鸯就来了,媳妇迎上去招呼道:“大人点菜简便,小妇只好照办,请随意用吧。”丈夫端出饭菜一看,原来,“九十九样菜”指的是韭菜,“百十百个碗”是指白瓷碗,“七十七双筷”是指漆过的筷子,“千只眼的团桌”指的是筛子。饭后,柳鸳鸯十分钦佩地说:“你家媳妇确实心灵手巧,不仅有口才,还有肚才,今天我没带什么礼物,身边只有护心围腰一块,送给她吧。”媳妇把围腰围在身上,别人见了无不称赞,人人喜爱。从此以后,护心围腰便在彝族妇女中代代相传。
这个传说是否真实已无从考证,但与十街山水相连的浦贝、峨山甸中等地的彝族妇女也喜欢系“凸”字形护心围腰,却是真实的。
护心围腰与彝族文化
据了解,彝族护心围腰主要以黑色或蓝色布料做底,沿“凸”字形腰头钉三道银制“桂花珠”,或以彩色丝线挑绣成桂花状排列。第一道以红丝线绣各种藤式花草,第二道以红丝线绣制连片的左、右旋“卍”图形,正中间嵌一白底绣花三角形“围腰芯”,沿花芯底部配犬牙状花纹。围腰头左右两边各钉一块银制围腰牌,以一条八股或六股头银链挂在脖颈,两头分别搭钩在围腰牌顶部小孔。腰部用白布为底缝制左右各一条飘带,上绣蝴蝶、石榴、花草等精美图案,反结于后腰为摆,也有的直接用银链作为飘带腰索。
彝族尊左,以左为大,左、右旋“卍”吉符,不仅代表着彝族古老的万物雌雄观,而且凸显了女性的至高地位。事实上,彝族妇女的围腰还蕴含着重要的彝族历史文化信息。在围腰头下第二道镶饰中间,必用红丝线绣制首尾相连的左、右旋“卍”符。按彝族传统文化的解释,作为宇宙天体旋转动态象征的符号,左旋“卍”即为雌,右旋“卍”即为雄。这是彝族古老的雌雄观念的直接表达,左旋的“卍”代表太阳,右旋的“卍”代表北斗。
彝族护心围腰,多以蓝色或黑色布料做底,有的使用围腰芯,有的直接在围腰底料绣上花、鸟、虫、鱼等精美图案,用一根细细的银链杂以彩色丝线相缠绕,挂于左右两侧围腰边纽扣上系紧为饰。每块彝族围腰的制作,都必须经过剪纸、裁剪、刺绣、挑花、配饰等环节,每一个细微的过程都倾注了彝族妇女的聪明与才智。任何一块围腰无论做得如何简便,都不能轻易省去,而且要本人手工刺绣而成。
据说,彝族少女是没有护心围腰的,只有结了婚的彝族妇女才能穿戴护心围腰。彝族孩子出世后,“哪个剪脐带?祖母剪脐带。脐带剪断了,娃娃包在围腰里,要来洗娃娃。”而彝族妇女们也经常说,“冬天一块围腰,赛过一件衣服”。地里劳作或出门走亲戚回来,彝族妇女围腰里兜着的,是家里孩子们最企盼的花生、水果、糖果等。
彝族妇女的护心围腰,是彝族服饰文化的结晶,它美观实用,是最能体现彝族妇女心灵手巧的女红工艺品,因此成为彝族青年男子传统择偶的重要标准之一。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