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音乐舞蹈

玉溪彝剧简介

作者:beley工作室 发布时间:2003-06-15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玉溪彝剧正式定名于1986年,主要流布在峨山、新平、元江等县彝族聚居地,也有小型节目演出。b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74年,元江县文工队谢光廷用彝族“阿色调”、“海菜腔”等音调编演了一人多角的节目《彝家女儿上大学》,此后,又编演了《卖茶姑娘》、《植树歌》、《只生一个小宝宝》等节目。1986年,峨山县文工队的冯治平、李长明等编演的《荒古情斗》、《荞花又开》;1989年李长明编演的《外乡人》等剧目,从剧本、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都向戏曲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特别是《荞花又开》,以及1995年宋佳良等创作演出的《赶羊调》等剧目,都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赢得观众及专家的赞赏和肯定。自《荞花又开》成功后,彝剧被认为是玉溪地区新兴的少数民族剧种。b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剧的剧本文学以散文体、七言体、十言体为其唱词格式,人物对白采用汉语彝腔,并采用彝族擅长的比兴手法润饰。在音乐上,以市内彝族各支系的民歌为素材进行配曲创作。在表演上,以彝族活动作为基础,并借鉴其他地方剧种的表演技巧,衍化出欢快步、迎客步、送客步、劳作登山步、俯身步、跌脚步等一系列动作。彝剧的剧目题材大多反映彝族现代生活,剧中的人物都给观众有强烈的亲切感。b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b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峨山彝剧有单一的唱腔,结构比较简单,以一句式、二句式、四句式为主,也有六句、八句和多句式的;也有按段落可以分为两段、三段、四段一直到多段体的;有按速度变化,用散板、慢板、中板、快板的结构组成的;也有曲调随着唱词跑,句式或段落不很规整的。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齐唱、领唱伴唱(即当地彝族群众年说的“凑腔”、“帮腔”、重唱、合唱等等。bt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编辑: 尼扎尼薇 发布: beley工作室 标签: 玉溪 彝剧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