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各地彝学研究会与机构前进中的西南民族大学彝语言文学
彝语言文学学科方向作为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是1952年开办的彝语文专修科。1977年,语文系下设彝语言文学本科专业;1984年,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继续设彝语文学本科专业;1992年成立了彝语言文学系,2003年更名为彝学学院,开设彝语言文学本科专业;1991年招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7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被评为国家民委、四川省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品牌专业。2019年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专业招收第一届博士研究生。彝语言文学几十年的办学及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积极投身于民族地区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为我国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彝语言文学学科方向以“多语(通用语、民族语、外国语)+专业方向”为主要办学模式,形成本、硕、博一体的办学体系。拥有一支“兼通民汉,学贯中西”的师资队伍,95%的教师来自彝族地区,精通彝汉双语或者多语,具有多学科背景,目前在研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师队伍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0%,具有博士学位的占40%。
该学科方向先后涌现了一批在彝语言文学领域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在国际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沙马拉毅教授主持完成的“彝文计算机输入法”,被国际上命名为“沙马拉毅输入法”,在国际计算机输入领域有广泛影响,曾荣获“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的各种奖励。蔡富莲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云贵川百部〈毕摩经典译注〉研究》,对彝族传统文化与文学研究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历史价值。罗庆春(阿库乌雾)教授的彝、汉双语文学创作与研究,在国内外有广泛的影响,先后应邀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访问讲学,2019年3月应邀赴美国哈佛大学访问讲学。邱富元教授主要从事汉藏语言研究,2013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境彝族倮人(濒危)语言调查研究”立项,先后调查过40多种藏缅语族语言和方言。目前致力于濒危语言记录与数字化、彝语方言比较、彝缅语构拟等方面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彝语言文学专业教育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彝语言文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就是整个彝族文化教育史上空前的。新中国的彝语言文学教育成功开启了古老彝族文化现代化的新征程,自觉担负起新时代彝族文化繁荣发展新的目标任务,在党的领导下努力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繁荣富强作出新贡献。进入新时代,彝语言文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应该强调促进国家文化安全、文化主权的维护;强调各民族平等、区域稳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强调人文教育及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坚持中华各民族间“三个离不开”原则,促进中华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和战略举措,努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必须为国家长治久安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初心与使命。
彝语言文学学科方向将立足西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政治合格、业务优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管理者;为在国际相关学科领域内构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特别是“彝语言文学”乃至“中国彝学”的学科前沿理论体系,牢固掌握本学科国际话语权,通过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工程的全面实施提高本学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继续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和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能在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字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管理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工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 罗庆春)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