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动态与资讯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联合承办“藏羌彝走廊的文化资源及民族遗产的符号学研究”学术研讨会

作者:《彝博通讯》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4-12-27 原出处:《彝博通讯》 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2014年12月13-14日,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藏羌彝走廊的文化资源及民族遗产的符号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心工作会在西南民族大学隆重举行。 本次会议由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主办,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联合承办。国家民委、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作家协会的领导出席开幕式,中心核心协同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等相关机构和单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和中心工作会议。yN8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3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暨揭牌仪式在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南区国际学术会议厅举行,开幕式上,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主席项楚教授、四川大学副校长许唯临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校长曾明教授、党委副书记吉克跃林教授共同为创新中心揭牌,同时举行了协同单位合作协议互换仪式并向中心特聘专家颁发了聘书。本次揭牌仪式推动了中心与核心协同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的协同关系,标志着中心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下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别专题学术研讨会在百港国际酒店召开,中心秘书长徐新建教授、尹富教授主持会议,专家们等就民族认同与身份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关系的维护、多民族对中国文化共同体的认同、“部族、民族、国族”、民族政策与人类学理论、中西视野下的“民族”及其“形式”纠葛等学术热点问题展开交流与对话,进一步推进中华多民族文化遗产与文化凝聚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术和对策研究。赵毅衡、罗庆春、唐小林、段小强等专家学者分别主持了研讨会。会上,专家们围绕在中国建立一种民族符号学的可能性、符号学平台建设、故事活动问题与中国多民族文学及文化、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符号象征、身体文本与遗产符号、意大利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经验、白马藏族与符号、存在人类学、民族地区生态局势与符号学、符号的文化整合功能、广告中的少数民族主题等学术热点问题作了学术交流和对话。 
  14日,研讨会继续举行,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曹顺庆教授宣布由西南民族大学牵头的“藏羌彝走廊的民族文化资源平台”正式启动。阿来、万果、蔡华、张明善分别担任主持,专家们围绕藏羌彝民族文化资源平台建设、藏传佛教护身符的意蕴、藏彝走廊多民族文学生活、现代化背景下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对策、藏羌彝民族走廊与嘉绒藏区地理文化、走廊民族等学术交流和讨论。
  15日,研讨会第三场学术专题“藏羌彝走廊民族文化资源研究”研讨会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 各位学者专家结合自身的学术研究成果如彝族毕摩经书、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文学经典重读、藏族文化的精神实质、存在人类学、藏彝走廊多民族文化生活、藏羌彝民族走廊与嘉绒藏区地理文化空间、彝族有声语言与口传文化保护和传承、藏羌彝走廊上的濒危语言及其保护和本教徒之雍仲本教史观等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 邱富元教授就藏羌彝走廊上的濒危语言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王成平副教授结合自身的学术研究成果如彝族毕摩经书、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专题报告。两位彝族博士对彝族文化发掘和保护等方面的诸多研究,引起参会人员普遍共鸣。
(华中通讯组 收集网络资料 供稿)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